让童心课堂“活”起来

2017-09-20 10:54甘立娥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视频孩子

摘 要:怎样的课堂才算是童心课堂?相信大家都认可这样的一个理念:处处以孩子們为出发点的课堂,真实的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着乐趣的课堂。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螳螂捕蝉》教学视频中,导一导、演一演的环节,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他先请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在练台词的时候,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从孩子们热情地参与到专注的排练,很明显看到了孩子们是在快乐地学习着。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多么亲切、幽默的话语!让我们听着不禁一笑,更何况孩子们了。如此种种都充分体现了薛法根老师的毫无负担、轻松自在、充满乐趣的课堂特点。

关键词:童心课堂;教学视频;孩子;充满乐趣

从薛法根老师的课,我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我想这不正是童心课堂的典范吗?更是我要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的课堂。想孩子们所想,以欢快有趣的、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演绎课堂,让课堂充满童趣、让课堂充满微笑,让童心课堂“活”起来。

“活”起来,也就是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让童心课堂“活”起来的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确立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语文阅读课文教学中,让学生自由选择段落读文,这一举动就很大程度上挑逗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朗读完毕,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指导、听范读等多形式引导后再读,再一次激发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

“学之者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以识字教学而言,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如有老师在教学人教版新教材第三册《识字7》一课。一开始,她就出示美丽的课件(屏幕上有蓝蓝的天空,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地,各种各样的动物……)对大家说:“今天,森林里举行动物表演会,可爱的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参加,你们想去吗?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学生的眼球瞬间都聚集那里了,有的说:“我看到了美丽的孔雀。”有的说:“我看到了漂亮的锦鸡。”接下来,老师随机把孔雀、锦鸡等词语出示在相应的动物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孩子们个个读得有滋有味,浑然忘我。认读词语后,又请学生上来跟动物交朋友,并把自己的朋友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兴致勃勃走上台,有的跟孔雀交朋友,说:“孔雀的尾巴像把扇子,美极了。”有的跟锦鸡交朋友,说:“锦鸡的羽毛五颜六色,真惹人喜爱。”有的跟大雁交朋友……学生个个抢着上来,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孩子们既认识了事物,又巩固了词语,还发展了语言,尽显其主体性。

二、 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引导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三、 做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从低年级孩子的识字规律看,存在着这样的普遍现象: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就是要多形式、多复现。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多种形式:

(一) 游戏巩固

游戏是学生的乐园,像“摘苹果”“找朋友”“采蘑菇”“吃瓜果”等课件都非常吸引学生。多媒体游戏把生字的巩固贯穿游戏中,调动学生手脑心多种感官,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思维,轻轻松松巩固生字。利用多媒体设计游戏巩固识字,不但汉字“动”了起来,学生更是全身心地动了起来,注意力十分集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巩固对汉字的记忆与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形近字辨析

抽象的理论无需多说,从以下的教学案例中便已明了:如“池、驰”两个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清清的小池塘)出示“池”字,让学生明白池水清清与水有关,闪动三点水旁,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或说话。然后随图(马儿奔跑)出示“驰”字和“驰”字宝宝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明白奔驰、飞驰、驰骋都是跑得快,闪动马字旁,加深刺激,让学生认识“驰”。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哪个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总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新课程指导我们,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掌握,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童心课堂真正“活”起来。

作者简介:

甘立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视频孩子
孩子的画
教学视频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学视频也可以这样拍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孩子的画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DelPhi教学视频的设计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