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

2017-09-20 10:54李俊燕
读天下 2017年2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摘 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老人传统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方向。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级文化;弘扬

一、 学情分析

我教的是二年级,这些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孩子在家中深受家长的呵护和溺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自理能力差,集体观念淡薄,家庭教育使孩子们缺乏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做事严谨的传统美德。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失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二、 让传统文化融入班级文化中来

传统文化教育人向善,因此,有必要用传统的思想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承担起架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去和未来的桥梁的责任,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让每一个学生骨子里渗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怎样渗透传统文化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 朗读国学,领会传统文化

我们不仅自己编写了校本课程,整理经典的诗文,每天利用早读时间带领学生背诵,而且还引导学生背《弟子规》《三字经》《音律启蒙》等国学经典里的精美佳句。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班队会开展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国学的理解,感受韵律美,而且明白了“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美与高尚在孩子们心中得到统一,习惯与品德在孩子身上形成。我还利用语文课多次上经典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它的博大精深,体会其丰富的内涵,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 利用传统节目将班级文化落到实处

结合传统节日,搭建平台,寓教于乐。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讲解这些节日的来源,每个传统节日我都带领孩子们办黑板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还针对各个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如许多地方在春节还保留着贴对联的活动,我就让学生去调查观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力,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三) 让传统美德渗透到班级管理中

《弟子规》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要有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我就以《弟子规》为班规,一条一条落实,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要求学生对父母要恭敬有礼,并与家长联系,督促他们,慢慢地孩子们变得礼貌多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告诉孩子们我们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同学之间就是兄弟姐妹,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同学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情深意浓,自从以《弟子规》为班规后,以前没跟老师打招呼的孩子也变得主动打招呼了,以前懒的同学积极主动地擦黑板,打扫卫生了。

三、 结语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应该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汇总的言语,行为,心态等细节方面着手,以传统的“诚、信、勇”,“恭、敛、礼、让”等对学生进行指导,规范和训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这是一种细致、累计式的教育。让行为习惯如涓涓细流,汇聚到良好美德的大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3.24.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上的讲话.2014.9.24.

[3]弟子规.

作者简介:

李俊燕,四川省內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