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改革探讨

2017-09-26 18:19吕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吕瑛

【摘要】高等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要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的原则;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

【关键词】高等数学 ; 教学改革 ; 教学内容 ; 教学手段 ; 考试模式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9-01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高等数学作为建筑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强化创新意识的目的。

一、“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1.定位不明确导致课程重视不够,对高等数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的中心地位毋庸置疑,公共基础课程中两课教育和体育教育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外语、就业指导和心理教育课也受到广泛重视,唯有数学课似乎可有可无。正是由于对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一,导致忽视高等数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高职数学課时数一再压缩。 2.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忽略应用性。现有的教材重传授知识、轻应用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少。教材、教学体系中理论要求过于严谨,计算繁杂,重理论推导过程、轻实践应用,这与职业教育教学需求不符。

3.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差,学习倦怠,没有积极性。高职学生主要是高考低分的学生和职高毕业生,很多学生数学知识很差。而数学又是强调知识连贯性的学科,基础不好,智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再加上高职院校没有升学的压力,部分学生只求“不挂科”,没有学习动力,使数学教学难度增大。

4.教学模式落后。现有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班级集中式授课,教学手段无外乎“黑板加粉笔”,教学方法也就是“填鸭式”,缺乏学生的参与讨论,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

5.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单一。评价的内容侧重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方式也就是期中期末的一纸试卷。

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一种能直接上岗的技术性人才,因此,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应定位在专门性与实用性上。教学观念要更新,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变革,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学手段要改善,评价方法要改革,实现“专业类别不同,开设课时不同;考察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重在知识应用,提高综合素质”的改革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具体目标是依据专业类别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融入相应的数学知识;制定不同专业数学课程标准。

三、“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原则

教学目标坚持“掌握概念、培养应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原则;教学内容坚持“培养能力为主,理论必需、够用”原则;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突出全体性”原则;教学手段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原则。

1.突出数学教育的全体性。高职有很多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生之间因为文理科等原因也存在较大差异。数学课程目标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伍。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准备相应的学习材料,为各层次的学生搭建公共学习平台,体现数学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2.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工具性。高职数学课是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依据专业的不同,面向职业岗位群,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让学生学习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一方面要体现“必需、够用”原则,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思想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基础性素质。

四、“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评价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等数学”课是高职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与工具课,既能为接下来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需的数学理论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运算,明确数学在各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为专业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奠定基础。应用能力目标:具备求最值、求解最优化问题的能力;具备数学建模能力,能求解相关专业中的面积、体积、投资与成本等问题。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能力目标:掌握无穷与极限、微分与积分,掌握求极限、导数等基本方法,提高运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情感及素质目标:具有理性思维,有善于合作精神,积极向上,有闯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变革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选择适合本专业的数学知识,注重数学知识与专业的衔接,发挥数学知识在专业上的应用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形成不同专业类的数学课程体系。

3.创新教学模式。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应用模块和拓展模块两大模块。

综上所述:立足于构建更适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定位更精准的数学课程体系,在为学生专业学习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提升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李大卫.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革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5(9).

[2]李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J].大学数学,2007(4).

[3]田智,王喜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体会和设想[J].中国成人教育,2006(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