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 定期筛查 远离宫颈癌

2017-09-27 08:17
健康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寒梅性生活亚型

□文/本刊记者 叶 云

接种疫苗 定期筛查 远离宫颈癌

□文/本刊记者 叶 云

2003年,一代巨星梅艳芳因子宫颈癌并发肺衰竭病逝时,才40岁。从那时开始,宫颈癌走进公众视野,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但并不清楚如何预防这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癌症。

前些年,听说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有一小部分女性飞去香港、国外打宫颈癌疫苗,不过相当费时费力。令人高兴的是,上个月初,内地首个宫颈癌疫苗终于正式上市。一时间,要不要去家门口排队接种宫颈癌疫苗,成了很多女性谈论的话题。

宫颈癌疫苗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女性接种?接种了宫颈癌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宫颈癌到底有多可怕?平时如何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显示,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分钟即检查出一例新发病例,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

从2000年至2011年,宫颈癌发病率在我国女性中成倍增长。以浙江省为例,在过去十年之中,肿瘤登记地区子宫颈癌发病率为11.78/10万,居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之后,居女性肿瘤发病第六位,并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越来越多,发病率最高的集中在45~49岁之间。

作为人类历史上首个病因明确的癌症,99.8%的宫颈癌都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径主要是性接触。目前已知HPV病毒有100多种亚型,有至少14种高危亚型HPV与宫颈癌相关,其中HPV16和18型是全球约70%宫颈癌的致病原因。

女性只要开始性生活,一生中被HPV感染比例的概率就非常高。根据相关数据,已婚女性感染比例高达80%。大部分女性能依靠自身免疫力将HPV病毒清除,但10%的女性会由于免疫力不够强等原因自身无法清除病毒,形成持续感染,最终可能会发展成癌前期病变,甚至宫颈癌。但是,谁也没法确保自己的免疫力始终处于强健状态。

接种疫苗有效预防宫颈癌

2006年,全球首支宫颈癌疫苗诞生,被认为是现阶段预防宫颈癌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式。如今,全球已有70个国家将宫颈癌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为这一疫苗最适宜人群——青春期女孩免费接种。全球多国的防治经验显示,宫颈癌筛查配合疫苗接种,将会显著降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率,从而降低疾病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适宜接种年龄为11~12岁,或在发生性行为前。目前,国际上在使用的HPV疫苗包括2价、4价和9价疫苗。“价”代表了疫苗覆盖的病毒细分种类。4价疫苗在2价疫苗基础上增加了低危的6型和11型病毒,9价则在此基础上又新增5种HPV亚型。3种HPV疫苗都采用三剂免疫接种程序。

我国对疫苗准入十分严格,任何疫苗进入都要经历数年的临床试验、审核才能批准上市。已在国内全面上市的是 2价宫颈癌疫苗。4价宫颈癌疫苗也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的上市批准,将会很快正式进入市场,用于20~45岁的女性接种。

9价疫苗目前还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需要比较久的等待。

如何接种2价宫颈癌疫苗

●适合9岁~25岁女性接种

根据2价疫苗测试数据,目前只推荐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接种,小于或超过这个年龄段暂时不能接种。

事实上,适合接种HPV疫苗的年龄,各个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机构建议都不一样,全球范围内是9~45岁,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的年龄是9~25岁。超过年龄又想接种的女性也不要沮丧,等着已经获批上市4价宫颈癌疫苗。

●采用3剂免疫接种程序

疫苗共有3针,须于6个月内,按时接种3针,以获得最大保护。在第一次接种后,第2剂疫苗可间隔1~2.5个月后接种,第3剂可在第1剂后5~12个月内接种。专业人士推荐按照“016”进行接种,就是于0、1、6月分别接种一次。

●去这些地方接种

各大城市的社区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以接种,也就是平时孩子接种疫苗的地方。

●接种疫苗后要注意观察

在注射疫苗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没有不适情况后再离开。注射前3个月内,应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和血液制品。

此外,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热、肿胀,全身发热、疲乏、肌痛、头痛、关节痛、胃肠道不适等,一般不需处理就可以自行缓解。偶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头晕、局部感觉异常及淋巴结病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自家门口打疫苗省时又省钱

宫颈癌疫苗在内地上市之前,很多经济状况好、对关注自身健康的女性会去香港接种疫苗,甚至形成了一股时尚风潮。但去香港接种疫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媒体报道,现在预约去香港接种疫苗,队伍已经排到了10月,也就是说,要等到10月份才能接种第一针。同时,去香港接种疫苗产生的费用也不可小觑。

24岁的王小姐是一个普通白领,她的小姐妹飞到香港接受了宫颈癌疫苗接种。“她打的是4价HPV疫苗,去年9月打了第一针,之后11月第二针,今年3月第三针。每次抢了特价机票,和同行的人同住平摊房费,加上打疫苗费用,总的花费起码一万多。”王小姐觉得自己时间和财力上都有问题,去年听说HPV疫苗要进入国内后,就一直在等。

虽然根据各省当地政府的采购政策,HPV二价疫苗最终价格会略有不同。但在家门口打疫苗,不但节省了时间,三支疫苗注射下来的费用大约只有去香港打疫苗的1/6。“太好了!我一听说可以打了,上月初就跑到社区医院去排队了,不用去香港折腾了!”王小姐高兴地对记者说。

有些女性自己之前在香港注射过一针宫颈癌疫苗,剩下的两针能否在内地注射?一般来说,宫颈癌疫苗三针一起卖,不可能单独拆出两针来销售,并且不同种类的疫苗是不能混着接种的。

关于宫颈癌疫苗的其他问题

●女性超过25岁还能不能接种?

这个问题总体来说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性生活情况,简单归纳一下,建议接种人群分为以下几类:

9~25岁,不论是否有性生活史都推荐接种。

大于25岁没有性生活的女性,也推荐接种。

大于25岁有性生活且固定性伴侣的女性按自身具体情况接种,比如HPV检测还为阴性。

接种宫颈癌疫苗最关键的原则是,预防接种最好是在性生活开始之前,最合适的人群年龄是9~25岁。这个年龄段里,专家认为越早接种越好。

●接种了宫颈癌疫苗后,多长时间有效?

宫颈癌疫苗2006年上市,所以长期有效保护年限目前还没有观察结果,什么时候需要追加接种,目前还没有实验数据,模型预测是30年。

一般接种3次疫苗,之后不需补接种。确切的保护有效时间还没有观察数据,但根据疫苗研究的随访来看,有研究报告抗体水平的维持和疫苗的效力能够长达10年,所以只能说,目前认为不需要后续接种。

●2价、4价宫颈癌疫苗是“淘汰货”?

有传说宫颈癌2价、4价疫苗都是美国的“淘汰货”,首先得明确这是谣传和误解!

在美国,宫颈癌疫苗属于免费接种,美国疾控中心将2价、4价宫颈癌疫苗删去,只保留9价,这与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无关,除了因为9价疫苗的覆盖面更广,也出于卫生经济学方面的考虑。

从一种疫苗的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10多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尽管国外已经证明安全,但由于人种差异以及质量要求不同等因素,任何一种疫苗要在我国上市,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多道临床试验程序,这个过程往往需要5年时间或者更长时间。目前获批的2价疫苗可以预防16、18两种亚型的病毒,而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群16型HPV病毒感染率高达76.7%,18型HPV病毒感染率达7.8%,为最高危亚型。

打个比方,就像去餐厅点餐,2价疫苗就像一份主食,可以吃饱,4价疫苗比2价多了个饮料,而9价疫苗就像个套餐,不仅仅能解决基本温饱,还能兼顾解渴、营养等问题。所以说,“2价4价宫颈癌疫苗已被淘汰”这个说法显然不恰当。

接种疫苗后仍要坚持做定期筛查

接种疫苗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自我防护和定期筛查依然十分重要。

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医师楼寒梅从事宫颈癌的诊治多年,经验十分丰富。她告诉我们HPV病毒有100多种亚型,与宫颈癌相关高危亚型的有10余种,而疫苗针对的只是其中的几种。如果人体感染了其他型的HPV病毒,同样有可能引发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的防线中,第一道防线是打宫颈癌疫苗,第二道防线是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最重要的就是第二道防线。即使在广泛开展宫颈癌疫苗接种的欧美国家,都要求女性接种疫苗后,仍定期筛查,且筛查模式和频率,与没有接种者一样。”楼寒梅强调,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没有注射宫颈癌疫苗的女性,只要按规定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也能做到早期发现宫颈癌或癌前病变。

楼主任提醒,以下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更不可掉以轻心:

●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HPV病毒者;

●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过多或不洁性行为;

●早婚早育、多产多孕的女性;

●性病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吸烟、营养不良者;

●有宫颈炎症和重度宫颈糜烂者;

●性交后阴道出血、绝经以后阴道有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者。

宫颈癌筛查方法

对于人人害怕的癌症,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倡导: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早期宫颈癌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所以大部分女性很少到医院妇科做筛查,这也导致一些女性失去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

楼寒梅介绍,现在主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是新柏氏(TCT)液基细胞学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TCT在二、三线城市都已经开展,而HPV检测可能在大城市才能进行。

TCT检测能发现早期病变的细胞,较常规宫颈刮片法更客观、更准确且无人为误差,能做到真正的早期诊断 (诊断率高达90%以上)。

HPV病毒是引起宫颈癌的元凶。感染(HPV)后,大部分女性自身能清除HPV,然而有不到10%的女性,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HPV,这样HPV便与DNA整合,改变宫颈表面鳞状细胞的性质,慢慢侵蚀正常的宫颈,直到发生恶变。HPV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

21~29岁的女性只需要做TCT检测即可,不需要HPV检测,因为这个年龄段HPV感染率很高,但是多为一过性感染(短暂性发作的感染,大多会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而宫颈癌是需要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才会发生。“所以说,这个年龄段不用一发现HPV阳性就惊慌,以为自己得了宫颈癌,继续定期检查观察就好。”楼寒梅表示。

当HPV阳性或宫颈TCT检测有异常时,就要做阴道镜配合宫颈活检予以确诊。

宫颈癌筛查每年都要做吗

HPV病毒主要存活在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从有性生活开始,女性就可能被HPV病毒感染。

楼寒梅表示,21岁开始到65岁,在连续两次宫颈癌筛查结果正常的情况下,每隔2~3年做一次筛查。“现在宫颈癌呈现年轻化趋势,我们科室这两年也接诊过好几例20多岁的患者。如果有些女性早于21岁就开始性生活,那宫颈癌筛查也得提前。大于65岁女性,如果以前筛查结果都是正常,那么可以不用再继续筛查了。”

有些女性认为有性生活后再接种疫苗就没用了,关于这点,楼寒梅表示,通过筛查如果HPV是阴性,接种疫苗还是有作用的。

写在最后:

就女性而言,即使感染了HPV病毒也不代表一定就会发展成宫颈癌,只是有发展成宫颈癌的可能。积极接种宫颈癌疫苗,定期做宫颈癌筛查,一旦发现异常马上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将宫颈癌消灭在萌芽或早期状态。

猜你喜欢
寒梅性生活亚型
咏 松
性爱和谐有秘诀
性生活有“ 八 忌 ”
寒梅
如花绽放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徐寒梅:创新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
HeLa细胞中Zwint-1选择剪接亚型v7的表达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