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2017-09-27 10:03李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沟通情感教育新课程

李峰

【摘要】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重要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这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出了情感目标,情感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要实施情感教育,真正做到“以情育情”。本文通过阐述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对传统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表现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提出新课程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 教学 ; 情感教育 ;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87-02

我于2003年被招聘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时恰逢新课程改革,很幸运的是听了一些专家关于新课改的会议,我受益匪浅,始终坚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理念,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中,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打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那么从我的实际出发谈一下现在小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及分析原因,找一下适合的对策。

一、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情感教育的定义

情感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丰富的精神方面的感他教育。它的主要特征,是以爱为核心,通过心与心地对话以理育情来进行教育。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必须既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深按教育规律,并按规律执教,更必须具备一颗爱学生的心。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以爱为核心,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情感教育得以实施的关键。真挚的情感教育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动力,更是传承美德的需要。“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情”对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要真挚地爱自己的工作,用真情实感去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去关心学生,用心中的净土和亲历亲为的德行去滋养学生。

1.情感教育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面对社会的飞快发展,面对网络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面对学生群体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应对?怎样才能让学生辩别真伪?怎样才能让学生用道德标准判断是非?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品德教育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而是滴水穿石之功。老师把爱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也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2.情感教育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动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动力。

二、我国情感教育缺失的现状

十几年的小学教育生涯,让我深深的感到了小学生情感教育缺失的现状。

在教育上我们只注重传授知识,只注重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情感以至于他们脆弱、敏感、自私、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对事物表现出冷漠。突出的表现有:

(一)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成熟表现

1.“自我”中心性格使其无法理解他人。现在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在溺爱中形成了较强的自我中心性格,只关心自我而无视他人,凡事只考虑到自己,习惯于从“我”的角度去看问题,不会换位思维,因此很难理解他人。这必然导致同学之间相处困难。

2.不知道关心他人,以至于友谊淡漠,同学关系疏远。有些同学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出在生活、学习方面的自私。如有的同学不愿在生活细节上帮助他人,有的同学有好的学习经验、学习材料而不愿与人分享,有的在参加劳动时与同伴斤斤计较。

3.认知上的片面性、极端性使小学生对同伴常发生曲解。他们常常不能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不放,常戴有色眼镜去看人和事,难以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二)爱心和责任心的缺乏

1.情感的冷漠

现代的孩子并没有真正懂得“爱”这个含义,没有理解爱,也没有学会爱,他们理所当然的接受别人的给予而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大多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依赖性很严重。但他们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消极情绪。在物质上,他们比任何一个年代的孩子都要丰富,穿名牌,吃比萨,然而在“自我为中心”上也同样超过了任何一个年代的孩子,当自己的愿望稍有得不到满足的地方,他们就对父母大吵大闹,只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面对同伴很少有谦让和合作 ,面对他人的痛苦与困难表现出令人难以接受的冷漠。

2.责任心的缺乏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父母、教师对孩子的责任心呈现“超重”的趋势,他们在承担着本不该是他们的责任,家长给予孩子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关心,教师对孩子的成长付出辛勤的劳动。孩子只是责任心的接受者,他们不去关心什么,甚至连自己也不需要自己来关心,他们对自己的责任心认识不清,更没有深刻的体会,他们不懂得任何事情都需要承担一定的后果。因此常常不知是非对错、率性而为、半途而废,这样的教育,便成为一种残缺的教育。因此,我们的家长,教师们都在困惑:为什么?他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收获的却是冷漠,不见心中期盼的感激。为什么?他们苦心教导下的孩子却无力承担自己應该尽的一个小小的责任。

(三)承受挫折能力差

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是个人遭受失败而保持常态的能力,是社会适应力的构成要素之一。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占多数 ,平常娇惯惯了,抵御挫折能力、迎接困难的能力与勇气少了,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代”。缺乏艰难困苦的磨练和经受挫折的体验,使他们一遇打击,就不知所措,受不得委屈、责难就像温室的花朵受不得风雨洗礼一样,从而使人格的发展不健全、不成熟。

三、情感教育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家长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家长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父母素质低不会教育孩子,更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方式了,在农村经常看到父母本身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而当孩子出现一些缺点错误时就大发雷霆,使孩子心理上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就是父母过分的溺爱。父母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换回孩子想吃、想喝、想看、想玩时那一时满足的微笑,使得孩子自我意识膨胀:狭隘、任性、蛮横、依赖性很强,承担能力差。endprint

2.解决对策

要想解决家长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家长培训、家教专家讲座、家教成功父母现身说法等多种活动形式,强化家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意识,使家长认识到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不可缺失的良师益友。

(2)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关系即孩子的教育过程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作用、彼此互动的过程,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教师在“孩子情感教育的缺失”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教师在“孩子情感教育的缺失”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爱的教育,我们往往建立在空中楼阁中,一提起爱,只是口头上强调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而这些抽象的概念,是孩子一时接受不了的,何况大多时候,我们还采用的是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往往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老师,但眼睛却是很无辜、很无知,透出的是迷茫。我们也同时无奈的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对爱的概念是如此的空白。

2.解决对策

要想解决教师在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育的情境,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科技发明活动、艺术鉴赏与实践活动、体育活动等,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反复体验积极、健康的感受,陶冶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三)家长在“对孩子的不尊重”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家长在“对孩子的不尊重”中存在的问题

父母不顾及孩子的自然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只一味的为孩子设计未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培养子女,注重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满足,对其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当父母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期望值过高,而忽略其精神世界时,当孩子无法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时,便会产生厌学、焦虑、急躁的消极性格。

2.解决对策

培养孩子尊重人,要从尊重孩子入手,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建议做法如下:

(1)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简单就予以轻视,对于孩子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2)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有个交待,不要说说而已应付孩子,只要说出来就一定要做到。

(3)孩子为家长做事要说谢谢,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也应该讲礼貌。

(4)和孩子说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不随便打断制止孩子说话,多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大胆的表达出来。

(5)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解决问题,重视和爱护孩子的作品,不随意处理孩子的作品,不强迫孩子公开自己的秘密,不乱翻孩子的东西。

四、总结

为了造就民主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给学生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鼓舞与欣赏,这对于防范和消除病态的自我中心塑造民主的性格,十分必要。民主的性格就是乐于分享、善于沟通,能与所有人平等交往,坚持自我的尊严和高度尊重他人的性格,这种性格是需要用真诚、关爱和平等的交往去培植的。总之,在学校实施情感教育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注的温暖与幸福,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更多的民主和谐社会建设者来实现中国梦。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马子驎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

[2]潘婷.以学生为本、情感教育为主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云南: 云南科技管理杂志,2008,3

[3]董晓星,陈家麟. 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3.

[4]敖敦.论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6.

[5]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課程目标[J].教育科学研究,2004,6.endprint

猜你喜欢
沟通情感教育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