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寨悠歌

2017-09-27 00:53许初鸣
闽南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畲族村寨山歌

许初鸣

汽车从新圩镇镇区出发,沿蜿蜒的山间公路盘旋上行,地势渐高,不到20分钟就来到海拔400多米处的官畲村口,若隐若现掩映在奇木异卉中的农舍渐次扑入眼帘,若有若无渗透在温润空气中的茶香钻入鼻孔,抑扬顿挫回荡在空旷山谷中的山歌开始飘入耳廓,谁能抵挡这视觉、嗅觉和听觉同时对人多个感官的全面撩拨。

这个民族特色村寨隐藏在深山老林中,不肯轻易示人,一旦呈现在世人面前,就以它那特色鲜明、魅力无穷的靓容牢牢地吸引人、深深地陶醉人。记得我第一次到官畲村,刚与它打个照面,就被它震撼了。车到村口,我听到村里传来悦耳的山歌,虽然听不懂用畲族语言唱的是什么意思,但那悠扬婉转的旋律不但飘进耳廓,而且已经飘进心窝。一下车我就急匆匆地想循着歌声去见识歌唱者。听人说,现在山民正在村子里唱山歌,走进村里就能看到演唱的场面。我沿着建在悬崖的栈道曲折前行。栈道是观赏官畲村容村貌最好的地方,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半山腰间高低错落、浓淡有致的农舍民居与繁盛茂密、绿意盎然的树木相互映衬,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精美画卷。我一边走,一边看风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断按下相机的快门。那天游客又特别多,栈道挤挤拥拥,几百米栈道我竟走了近半个小时。待我穿过文化长廊,来到凤凰台前,畲家山歌的演唱已经结束,极具民族特色的畲家舞蹈正在进行,也已经接近尾声。不过,这也好,虽然没能见识山歌演唱者,却让我有机会拍了几张畲家舞蹈的照片,也是很值的。

真是与众不同的畲族村寨!

“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畲族是中国南方游耕民族。1000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

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据统计,目前全国有畲族人口70多万人。漳州全市有畲族人口5.8万人,居福建全省第二位。

我们来到的这个畲族村寨则有300多年历史,当年他们从汰内溪汇入九龙江北溪的地方溯流而上,找到这样一个风水宝地,在这里繁衍生息。冬去春来,斗转星移,这样一晃就是350个春夏秋冬。“畲”字是一个非常草根的字眼,浑身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而这个官畲村的村名为什么在“畲”字前面有一个“官”字,难道真的是傍上“官”了吗?一个村民告诉我,这有一个传说,说是当年先人来这里,看到这深山老林中有一处山凹形如田螺,是安居立业的好地方,这里已有一位汉族人居住在这里,但因为这个汉人科举金榜题名正要到漳州城里当官去,于是就落落大方地把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让给他们。一群畲族人在这里定居了,一个畲族村在这里新生了。因此,这个村子就在“畲”字前面加个“官”字,叫“官畲”。史书无此记载,不过这个旧属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五都的村寨,村民虽与外界交往不多,但汉畲之间、官民之间相安无事,从未发生过什么纠葛。因此,“官畲”村名由来的传说也就让人无法置疑了。

从地图上看,官畲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东部,在笔架尖山麓南部的高山半岭之地,东与华山村接壤,西与新圩村交界,北与华丰镇芹岭村接壤,至笔架尖约4公里,南与黄枣村交界,距新圩镇约10公里,距华安县城约20公里。全村80多户400多人,多姓蓝、钟、雷,分成4个村民小组,拥有山地面积2.6万亩,林地2.4万亩,耕地1850亩,地盘不小。

因为官畲地处山凹中,人烟稀少,过去防范野兽和匪盗的侵扰成为村寨的头等大事。早年,他们曾把整个村子都用篱笆围起来,有的地方还围了两重,连出入的门也做成自动关闭式的,进出自动关闭式的门需要特别小心,一不小心后脚跟就会被卡住。村寨两边各有一座两层楼,建筑较高、视野较广,遇有匪盗,村民们都各自锁好家门,然后逃进这两座寨楼,准备防御和抵抗。寨楼的四面都留有枪眼,用于向村外瞭望和火药枪射击。竹篱笆是官畲村防御匪盗和野兽的一个特色。

也因為生活生产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受外界的干扰、渗透,这里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畲族语言,没有受到其他语言的同化,而且保持着不少独特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如请火、踩火、打枪担、娶新娘、砍柴舞、畲歌对唱等。在一年一度的“请火节”民俗活动中,全村80多户村民们都穿上传统服饰,村里自己组织的鞭炮队、鼓乐手和旗杖队抬着神像在村道上巡游,到山头上祈求上天赐火,采集火种,祈祷新的一年畲乡红红火火、五谷丰登。

村民告诉我们:过去,唱山歌是畲民最常见、最喜欢的一种文化娱乐,无论男女老少,每个畲民都会唱山歌。田间地头总能听到畲民们激情四射的歌声。畲族山歌即景抒情,随题应答,内容既有对祖先的缅怀,更有对爱情、婚姻、家庭、为人处世的述说和讴歌:“蝴蝶成双翅膀翘,彩带一条束郎腰。太短娘女接上织,太长连(姑)娘一起绕。”“黄蜂来此坐厅头,人人叫我起歌头,起介歌头囵囵转,大细男女尽行透……”如今,畲家民歌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原来有许多畲族歌手,但现在许多年轻村民受时尚影响,常唱的是流行歌曲。随着老一辈畲民的老去,会唱畲歌的人越来越少。不少村民和有识之士强烈呼吁传承畲族山歌。有一位叫蓝贤的八旬村民潜心收集资料,于2007年整理出版《畲家民歌》,最近又整理出《畲家民歌续集》。现在,镇里的小学组织学生每周学唱畲歌,官畲村有些年轻村民也利用晚间在新建的凤凰台学唱畲歌。年届而立之年的村民蓝发明虚心向老一辈歌手学唱畲歌,如今已成为畲寨后起的知名畲族民歌手。我不知道我第一次到官畲村口听到的畲族山歌是谁唱的,但我相信这一定是官畲村民唱的,畲族山歌一定会一代一代传唱下去。

对于一般的旅游者来说,这个畲族村寨的民族特色其实在村里随处可以观察到,随处可以体验到。在崇敬祖先的传统村落,祠堂是全村的核心建筑。官畲村里的开基祖祠堂前面有一个水池,池中摆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据说里面还保存着祖上传下来的22幅民族图腾,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不肯轻易展示出来。我虽然没能亲眼鉴赏,但我理解村民对祖传文物珍惜和呵护。endprint

站在入村栈道观赏山村美景,是每一个游客来此的必修功课。尤其是栈道中段的文化长廊,12块圆匾图文并茂,生动地诠释了畲族的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在这里既可以斜倚在靠椅上稍作休息,也可以凭栏观赏对面山腰星星点点的农舍和层层叠叠的梯田。文化长廊内侧的小广场中心是忠勇王的高大雕像,这位畲族始祖也被称为盘瓠王,手拄龙杖威严地镇守着这个美丽的村寨,雕像两侧各有两根铜柱,镌刻着畲族特有的神秘图腾,代表蓝雷钟盘四大姓氏。

凤凰台是整个村寨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建在山崖上,面朝碧山宫,台前一片开阔地,可以容纳成百上千村民和游客观看演出或开展活动。一棵据说树龄300岁的桂花树见证了官畲村的沧桑岁月、官畲人的打拼历程,树下石凳石桌可供村民和游客休憩泡茶聊天。在最近的一次采风中,我在老桂花树下拍了许多穿着漂亮民族服饰的村民的生活照,让人很是振奋。辽阔苍穹下耸入云天的龙头杖与宏伟气派的凤凰台遥相呼应,让人感受到畲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镶嵌在民居屋顶的椭圆形族标“双凤朝阳”据说是官畲村首创的,让人深刻铭记畲族文化与众不同的特色,现在已经得到广大畲族民众的认可。凤凰台下的畲族文化陈列馆,以众多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展示着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官畲人受到造物的厚爱,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因此对大自然怀着深厚的感恩情结。村里有一项流传几百年的“护林公约”,要求村民自觉保护村寨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村寨后山1200多亩的生态林,任何人不得随意砍伐破坏,连入林捡拾干枯树枝也不允许。谁违规就必须把砍伐的树木充公,罚宰一头猪,供全村男女老少吃一餐。300多年来,一代代的官畲人谨守规矩,对生态环境厚爱有加,是闻名远近的省级生态村。

如果说官畲的“美”首先是大自然的特别恩赐,那么官畲的“富”则更多的是村民们的拼搏结果。官畲人不满足于大自然赐予的美,呵护美、提升美,而且大胆自觉地追求富、實现富,努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现代与传统融汇的富美乡村。近年来,他们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全村共种植优质铁观音2000多亩,实现人均4亩茶的目标,建起茶叶加工厂87家,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村民们组建畲寨茶叶合作社,注册资本110万元,社员102个。官畲村升级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村民近10年人均纯收入增长8倍,去年达1.6万元,超过新圩全镇和华安全县的平均水平,家家户户都建起新房。正如山歌里唱的“垅垅茶田青玉阶,片片烟云绕相随”,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的茶香。我们午休的畲寨农佳是一位村民开办的民宿。老板告诉我们:这几年,他们靠种植茶叶、经营茶叶赚了钱,发了家,建了这座四层楼,开起了民宿旅馆。他们开的旅馆正好面对凤凰台、碧山宫、风情广场、文化长廊,可以把村寨的主要景点一览无余,视野开阔,空气新鲜,因此受到游客的特别青睐。每逢节假日,通过电话、网络预订房间的很多。一到旅游旺季,往往要提前十天半个月才能预订得到。这位老板自豪地说,这就是他们实施“种茶富民、旅游兴寨”战略,走“种生态茶叶、办生态旅游”致富路的成果。同行的摄影家伙伴就向这位老板预订:过一段时间要约几位摄影发烧友来这里住几天,拍一些畲寨风景风俗照。

这个畲族村寨延续着几百年的传奇故事,越来越富,越来越美。“畲族飞歌官畲村,男女对歌是祖传。千年畲歌几十款,连续十暝唱未完。”去过官畲两回,离开多少天了,耳边还回荡着那悦耳动听的畲寨山歌,这从历史深处传来的悠远歌声显得更有历史感,也更有现实感,越发悠远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畲族村寨山歌
畲族颂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苗山歌
锅巴粥
山歌好比春江水
国画:唱支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