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相关性研究

2017-09-28 08:18王铁荣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9期
关键词:阴虚证阳虚证气阴

何 涛 王铁荣

(四川省隆昌县人民医院,四川 隆昌 642150)

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相关性研究

何 涛 王铁荣

(四川省隆昌县人民医院,四川 隆昌 642150)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CRF)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160例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测量患者的血肌酐 (Scr)、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室间隔厚度(IVSD),分析中医证型分布与左心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ei指数与IVSD随着中医证型演变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各中医证型之间的Scr、Tei指数与IVSD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中医证型之间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肾功能损害的不断加重,CRF中医证型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将中医证型与IVSD、Tei指数、LVEF结合起来,能够为预防、诊断、治疗CRF合并心脏疾病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慢性肾衰竭 中医证型 Tei指数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室室间隔厚度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CFR在临床上开始被广泛应用,但对其治疗方案和优势的认识尚未统一[1],而且传统中医分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临床应用时客观依据不足。心血管疾病是CRF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临床研究发现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是CRF患者在心血管疾病表现前就存在的临床症状,其中以左心室肥厚(LVH)最为多见[2]。 Tei指数(Tei index)即心肌做功指数,它测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强,且不受心率、心室几何形态、心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可以准确反映左室的整体功能[3]。因此,本研究将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检测相结合,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肾内科门诊、住院的CRF患者160例,纳入标准为: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周岁,小于70周岁;同意接受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检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血管、肝、肿瘤等疾病者;合并精神病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严重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紊乱者;年龄小于18周岁或大于70周岁,哺乳或妊娠期女性患者。

1.2 研究方法 记录全部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史,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对全部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记录患者的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室间隔厚度(IVSD)。患者清晨空腹采血2 mL,分离血清后,使用上海科华公司提供血肌酐(Scr)试剂盒,采用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Scr。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RF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160例CRF患者中,脾肾气虚证49例,脾肾阳虚证45例,肝肾阴虚证25例,气阴两虚证34例,阴阳两虚证7例。各中医证型组患者之间的性别构成、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CRF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CRF患者的中医证型与Scr的比较 见表2。各中医证型中除了脾肾阳虚证与肝肾阴虚证之间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两两中医证型之间的Sc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中医证型患者的Scr水平逐次增高,各中医证型之间的Scr总体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脾肾气虚患者的Scr指数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中医证型患者,阴阳两虚患者的Tei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提示CRF发展早期多表现为脾肾气虚证,CRF发展晚期多表现为阴阳两虚证。

表2 CRF中医证型与Scr的比较(n)

2.3 CRF中医证型与Tei指数、IVST、LVEF的关系比较 见表3。各中医证型之间的Tei指数总体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RF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中医证型患者的Tei指数水平逐次增高;而且脾肾气虚患者的Tei指数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中医证型患者,阴阳两虚患者的Tei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分析CRF患者IVSD发现,CRF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中医证型患者的IVST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各中医证型之间的IVSD总体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CRF中医证型分布与IVST具有相关性。分析CRF患者LVEF发现,各中医证型之间的LVEF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F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中医证型患者的LVEF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表3 CRF中医证型与Tei指数、IVSD、LVEF的关系比较s)

表3 CRF中医证型与Tei指数、IVSD、LVEF的关系比较s)

证 型 n Tei指数脾肾气虚证 49 0.469±0.078△脾肾阳虚证 45 0.587±0.083*△肝肾阴虚证 25 0.637±0.071*△气阴两虚证 34 0.764±0.082*△阴阳两虚证 7 0.873±0.069*IVSD(mm) LVEF(%)10.12±1.34 56.23±7.42 11.24±1.46 54.31±8.76 12.09±1.39 53.75±6.94 12.89±1.51 52.96±8.37 14.06±1.73 48.27±7.83

3 讨 论

CRF 属中医学“水肿”“关格”“癃闭”“腰痛”等范畴,其主要致病因素是湿热或湿浊[5]。CRF的病机病因是痰热、浊毒、血瘀、水湿共同作用导致脾肾亏损,肾络损伤,阴阳气血俱虚[6]。刘兰英等认为CRF的诱发因素是饮食、外邪、劳累、情志所伤等[7]。王自敏教授认为CRF以肾虚为主再加上淤、毒、浊等实邪[8]。刘玉宁教授认为气阴两虚为CRF的起始因素,湿热蕴毒则引发和加重肾衰竭[9]。目前中医主要依据个人临床经验来对CRF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10]。CRF合并心血管疾病以气阴两虚、心肾不足为主要本虚,以痰淤互结为主要标实,并贯穿病情始终。CRF引发的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电解质紊乱、贫血等多种病变导致左心室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成为左心室肥厚、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减弱、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此外CRF中的肾小球硬化、肾纤维化会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加而影响心室重塑[11]。

血肌酐是一种能够直接、灵敏地早期反映肾小球率过滤进而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12],也是诊断肾功能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肾功能损伤程度越大,Scr检测值越高。本研究结果发现,CRF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中医证型患者的Scr水平逐次增高,各中医证型之间的Scr总体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肾功能损伤程度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Tei指数是1995年日本学者Tei提出的一个评价心脏收缩与舒张整体功能的新指标——心肌运动指数,它测量简便,重复性强,且不受年龄、心室几何形态、瓣膜反流的影响,可以作为评价CRF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重要指标。心脏功能下降,Tei指数增加[13]。Bruch等[14]将心导管检查作为金标准,测出正常人左心室 Tei指数参考值为(0.39±0.10)。 黄雪霞等[15]研究发现CFR患者代偿期、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到尿毒症期的Tei指数逐次增大。本研究结果发现,CRF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中医证型患者的Tei指数水平逐次增高,并且各中医证型之间的Tei指数总体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CRF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成人心脏室间隔厚和左心室后壁厚正常值一般大体8~10 mm。室间隔厚度增大是常见的左心结构改变。本研究发现,CRF中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五种中医证型患者的IVSD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且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CRF中医证型与左心室结构具有相关性。

综上所述,随着肾功能损害的不断加重,CRF中医证型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将中医证型与IVSD、Tei指数、LVEF等检测指标结合起来,能够为预防、诊断、治疗CRF合并心脏疾病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1]杨洪涛.慢性肾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1):3-4.

[2]Parfrey PS,Foley RN.The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cardiac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1999,10(10):1606-1615.

[3]Hesse B,Asher CR.Time to move to the right-the study of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erformance:too long neglected[J].Clinical Cardiology,2005,28(01):8-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5.

[5]李晓玥,孙伟.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3):274-275.

[6]马鸿杰,李康康.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4):361-363.

[7]刘兰英,王耀献,刘尚建,等.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浅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53-454.

[8]宋纯东.王自敏教授对慢性肾脏病(CKD)中医病机认识[J].中医学报,2011,26(12):1435-1436.

[9]菅云峰,马雷.刘玉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5):379-380.

[10]马莹,孙伟.现代中医对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235-237.

[11]Kaysen GA.The microinflammatory state in uremia: causes and potential consequences[J].J Am Soc Nephrol,2001,12(7):1549-1557.

[12]蔡晓婵,汤建新,刘健华,等.血肌酐值在慢性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78-79.

[13]邢晨芳,农丽录.Tei指数评价心脏整体功能的临床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3):183-185.

[14]Bruch C,Schmermund A,Marin D.Tei index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0,21:1888-1895.

[15]黄雪霞,吴金玉,杨李选,等.慢性肾衰竭临床分期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4):420-422.

R692.5

A

1004-745X(2017)09-164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9.046

2017-08-16)

猜你喜欢
阴虚证阳虚证气阴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肝阴虚证证候特点及辨证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条目筛选(一)——基于文献的条目的筛选方法和操作规程
218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