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2017-09-28 08:18王景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9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针刺

王景辉

(陕西省周至县人民医院,陕西 周至 710499)

针刺联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王景辉

(陕西省周至县人民医院,陕西 周至 71049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107例急性腰扭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治疗5次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次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RO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2.26%,高于对照组的38.89%(P<0.01)。结论 针刺联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显著。

急性腰扭伤 针刺 腰痛穴 局部运动疗法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软组织突然遭受扭闪或过度牵拉等间接外力所致的损伤,俗称“闪腰”“岔气”。可伤涉及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和关节囊、腰骶关节及骶髂关节等。以腰痛剧烈、腰不能挺直、活动不利、腰部僵直、腰部肌肉痉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以关节间滑膜嵌顿和继发充血、肿胀以及关节突关节移动、腰部肌肉痉挛为病理特点。占临床腰痛的12%以上[1]。西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主要包括牵引疗法、物理治疗、西药疗法、封闭疗法等,3 d之后酌情考虑康复和适量运动,患者恢复的时间较长,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易造成慢性腰痛。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急性腰扭伤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扭伤”的诊断标准执行[2]。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同意接受本研究的治疗方法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椎体或椎管内合并有肿瘤、结核、骨髓炎或者严重骨质疏松者;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有肝炎、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或者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而不能坚持针刺治疗者;腰扭伤前患有腰椎先天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或者腰椎滑脱而导致的腰痛患者;妊娠妇女及哺乳期患者;意识模糊,或者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腰扭伤的患者1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 31 例,女性 22 例;平均年龄(45.26±14.28)岁;平均病程(2.08±0.52)d。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6.16±14.48)岁;平均病程(2.11±0.65) d。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直立位,取患者腰痛穴(于前额正中)、双侧后溪穴(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采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0.35 mm×75 mm,华佗牌)刺以上3穴。针刺腰痛穴时,采用平刺,双侧腰痛时宜向下针刺;右侧腰痛,宜向左侧平刺;左侧腰痛,宜针向右侧平刺。针刺的深度均为2~3 cm;后溪穴采用直刺,进针约3 cm。3穴均采用提插手法,以感觉酸麻胀痛为度,行针1 min后休息1 min,5 min后快速起针。然后患者俯卧位针刺常规穴位: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委中(双侧)、绝骨(双侧)、阿是穴。提插、捻转泻法使之得气。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5次。观察组先针刺患者腰痛穴和双侧后溪穴,针刺方法同对照组,针刺结束后立即嘱患者行腰部运动,幅度宜从小开始,运动方向为先左右、后前后晃动腰部,逐渐加大幅度,然后做下蹲起立动作,共运动5 min后起针。针刺运动结束后同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5次。

1.4 疗效标准 参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根据腰椎活动度评分(ROM)评价腰椎活动度。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判断[3],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等自拟疗效标准。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善。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量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1次和治疗后VAS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0.05,△△P<0.01。 下同。

组 别 治疗1次 治疗后观察组 4.16±1.22*△ 1.71±1.02**△对照组 6.33±1.31* 2.63±1.51**n 治疗前53 8.56±1.08 54 8.43±1.1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治疗1次 治疗后观察组 14.16±2.62 19.88±5.52*△对照组 13.33±2.51 16.26±5.61*n 治疗前53 10.45±3.11 54 11.03±3.4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OM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1次和治疗后ROM积分均明显下降 (P<0.05或 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ROM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ROM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治疗1次 治疗后观察组 1.90±1.12*△ 0.70±0.92**△对照组 2.50±1.01* 1.30±1.21**n 治疗前53 3.70±1.21 54 3.90±1.02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急性腰扭伤属于中医学 “闪腰”“臀腰痛”“瘀血腰痛”等疾病的范畴。《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本条文较全面概括了腰腿痛的病因病机,劳累或外伤使筋脉损伤,以致正气虚弱,脉络受损,气滞血瘀,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内阳,瘀血与水湿互结,致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经络腧穴学说认为损伤多发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腰部循行段。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由于发病突然,经气运行状态被破坏,致经络闭阻,气滞血瘀,致气血运行障碍而出现不通则痛。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观察组治愈率为62.26%,好转率分别为100.00%,获得了较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针刺选取腰痛穴、后溪穴及常规腧穴。本研究所采用的“腰痛穴”位于前额中间,属于督脉,督脉通于腰骶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可治疗腰扭伤。本腰痛穴是采用平衡针疗法。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及组织均通过经络系统相连接,阴阳贯通,维持着阴阳动态的平衡。一旦“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候,治疗应遵循“以上调下,以左调右”的方案执行。正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言“善用针者,从阴引样,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这也是“平衡针法”的理论的精髓所在。研究认为:“平衡针”的目的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调整患者自身的平衡系统,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4-6]。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拦江赋》载“后溪专治督脉病”。手足太阳经气相通,故取后溪不仅可以疏通太阳经气,同时可以疏通督脉经气,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效果。腰痛穴和后溪穴均为远端取穴,针刺远端穴位不但可以发挥镇痛效应和提高患部痛阈,还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使肌肉间不平衡力学关系得以改善,痉挛的肌肉得以缓解,使错位腰椎小关节复位,局部供血恢复,促进功能位恢复,使腰部肿痛消失[7-9]。

急性腰扭伤早期血肿、炎症刺激,导致患者疼痛,部分患者惧怕活动使疼痛加剧,而保持制动体位,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本病及时选用针刺运动疗法,可促其自身早期活动,继而使肌组织得以较快修复,改善了疼痛和功能障碍症状,同时缩短了恢复的时间,足见运动与针刺相结合治疗此病协同作用的重要性。适当被动辅助运动或主动运动能促进针刺止痛作用的发挥[10],针刺结合运动还可以使微小移位、错缝的腰部小关节自动恢复,同时使发生嵌顿的筋膜得以回位[11]。

本研究针刺配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其本体感觉得以较快的恢复,增加了患者活动的信心,使其逐渐加大活动的幅度和频率,腰部的适度活动也起到相应的良性循环治疗作用,从而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34-1135.

[2]韦贵康,施杞.实用中医骨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19-52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

[4]李胜强.平衡针结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4):321-322.

[5]吕燃,谢杰伟.斜扳法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311-312.

[6]张雪艳,卓春萍.平衡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7):635-637.

[7]黎波,柴华,杜元灏.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理论探讨[J].陕西中医,2009,30(3):590-591.

[8]肖银雪,齐微微.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扭伤86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3):240.

[9]史传来.针刺后溪穴治疗腰扭伤3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6):37-37.

[10]张雪鹏,张彦丽,卞华,等.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腰扭伤[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3):227-229.

[11]杜静.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J].中国针灸,2012,32(12):1098.

R246

B

1004-745X(2017)09-167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9.055

2016-09-23)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针刺
护腰最多戴3个月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清明的雨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