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7-09-28 12:02詹宏锋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服务器财务信息化

詹宏锋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互联网+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詹宏锋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该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以及未来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分析研究,探索适应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互联网+建设的客观需要,从未来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和智能设置,创造方便、快捷的财会服务。通过整合现有校园各项资源及相关数据共享,设计基于互联网+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提供动态财务信息的同时,为计划和监控资金的有效使用,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基础,以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速、稳定的发展。

互联网+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设计

随着高校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校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互联网+财务信息化创新模式的深度融合,运用新常态下新技术解决财务问题,创新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应用,实现网络报账、银校互联、数据共享、智能管理等财务信息化建设,为创建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模式和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1 高校财务信息化现状及意义

目前,高校财务数据集成度不高,财务数据形成“信息孤岛”,固定资产、学生信息、人事信息、科研项目管理等各业务系统与财务数据缺乏实时交换,高校财务信息化较为普遍存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欠缺,财务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不强,财务数据处理缺少标准规范流程,财务信息数据难以深入挖掘,不能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导致高校财务管理中账务处理效率不高和数据分析滞后。我国从1997年高校“一卡通”系统的推出,高校财务信息化开始进入单项业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到1983年会计核算信息化系统成熟发展进入了发展阶段,1987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开发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步入提高阶段,到2014年国家对互联网+战略的布局,“高校财务管理”向“大数据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发展的高级阶段转变,向业务处理高度智能、信息高度共享、监管预警实时主动、财务工作精细管理的目标发展,建立决策模型,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过基于互联网+财务信息化创新模式的深度融合,运用新常态下新技术解决财务问题,创新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应用,实现网络报账、银校互联、数据共享、智能管理等财务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发挥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智能化和校园数字化,为学校稳定发展和国家互联网+战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互联网+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

2.1 系统网络构架设计

基于财务业务的特殊性和数据安全性的综合考虑,网络建设设计方案采用双层访问控制机制,通过路由设置、防火墙和网闸划分校园网、财务专网、Internet互联网三层网络构架(如图所示),在跨网络联通基础上,保证了财务数据的信息安全。财务核心服务器及财务账务系统等核心数据运行和存储于财务专网,以确保财务日常事务运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数据传输服务器、数据备份服务器、自助投单系统等运行于校园网,以确保服务的快捷响应满足教职工及学生的服务需求;对外信息服务器(包括网上查询系统、预算申报系统、网上报销系统、WebService应用系统等)运行于网闸和防火墙之间的中间地带,通过路由交换运行于Internet互联网,避免了大量并发访问的拆装箱操作,显著提高运作效率。

图1

2.2 服务器部署方案设计

服务器建设方案采用了核心服务器与服务器集群刀片服务器虚拟化架构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核心服务器独立布置于财务专网,采用RAID0+1磁盘阵列,既保证数据安全性也保证服务快速响应,数据传输服务器,中间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部署在学校信息中心刀片服务器集群虚拟化架构中,可以为高校用户构建基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计算环境和财务信息化基础平台的硬件基础,同时也考虑到建设未来10年的扩展性方面需求,存贮机制采用网络存储(外接磁盘阵列柜)数据存储速度快、存储量大、可扩展性强、安全性好。数据备案服务器采用异地容灾备份方案,即通过校园网将备份服务器设计在分校区的数据机房中,通过自动异地备案以确保财务核心数据的安全性。

2.3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数据库架构采用支持高并发处理Oracle 11g和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支撑。财务专网核心数据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方便运维;网上服务平台各系统采用Ora⁃cle 11g数据库,突出安全性核心数据库服务器与其他核算终端构成财务处封闭的内网。

财务处账务程序和管理程序采用C/S结构,由财务人员各科室使用的内部管理的业务系统,由财务、收费、工资、个人收入、网上报销、票据联打、科研系统、银校互联等系统组成,核心数据存储于财务核心服务器上。通过前置服务器上的WebSer⁃vice服务,实现网上程序后台数据库与财务专网的核心数据库的信息交换,并通过设置网闸或防火墙的安全机制得以实现数据交换。应用服务器数据通过中间库设计方案,与采用B/S结构设计的网上应用程序有效组合,搭建“财务网上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入财务查询、薪酬申报、预约报销、短信平台、统一缴费平台、预算申报、科研申报等。

3 互联网+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

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管理,提高数据准确性、适时性和共享性。财务管理系统提供凭证处理、出纳管理、项目管理、支出额度控制、往来款管理等日常功能。各类账表、项目支出预算控制、智能凭证、周边系统制单等高级功能,实现了财务报表、银行票据联打、票据管理、网银支付、固定资产、科研管理和银行对账等处理功能,实现财务核算业务一体化管理。

预算管理系统提供预算编制、控制、调整、执行与绩效分析等功能,实现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增加预算管理的可控性和透明度,使校领导的战略思想得以细化落实,并通过Web方式,为校内各部门提交各类经费预算的申报、财务处通过网络化管理实现核定、审批及动态的预算调整等工作,以此实现预算指标值动态分配,生成预算分配计划与实际收支情况的对照实时查询,提供多维度的预算执行进度和差异分析功能,以便合理调整,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工资管理和个人收入及所得税管理系统专为管理教职工工资、酬金及计税的软件集成,通过灵活的配置规范了个人收入管理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工资管理方面的业务问题。

薪酬管理系统,针对学校日益增长的工薪收入及劳务费管理工作量,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方式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个人收入、所得税管理及全员全额纳税申报解决方案。主要功能包括对个人所得税管理相关的基础信息管理,工薪税及劳务税项目设置、定义、计算、纳税网上申报,并实现智能生成会计凭证、生成计税工资、个人所得税上报税务局等功能,通过便捷的数据导出管理功能,与国家税务申报系统架起方便、快捷的直通桥梁。

个人收入管理,是专为高校教职工个人收入管理最新集成的软件平台,是集通用性、灵活性、各管理工作集成性的应用管理平台。实现高校职工各类薪酬的发放及合并计税处理,通过灵活的配置来满足各类需求,同时规范个人收入管理的程序,方便统计分析个人收入情况,避免了各种系统之间的数据导入、同步等工作,为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带来保障。

网上报销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规范报销流程、报销信息填报,提高报销工作效率,使报销工作方便快捷、节省报销双方的时间,实现财务报账“零等待”,报账业务完成后实时通知。

银校互联系统,通过财务系统与“网银结算平台”的对接,解决银行资金的电子划转,将传统的现金支付转变为网银支付实时到账,实现无现金报账、缩短报账时间、减少现金流动和现金风险,提高报账效率。

微信公众号系统,实现财务查询和通知推送,包括工资、个人收入及所得税明细、个人项目账(余额、明细、额度、汇总等)、报销进度、学生收费、学生欠费明细、银行到款,以及财务信息发布等;同时可实现学生网上交费,微信扫码支付,与学生收费管理系统实时对接,提供稳定完善的对账方案。

凭证影像化系统可通过账务信息关联凭证照片、每笔凭证可以保存多张照片、支持图片的拍照、上传以及预览,查询数据处理采用C++套接字技术编写Web服务端控制,通信压力更小,易于加密解密。

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使用SQLite文件缓存数据。当发起相同的查询请求时,智能终端不再通过网络获取数据,而是直接读取本地缓存,可以减少网络流量,加快界面反应速度。

财务处与资产处对账系统,为了保证资产实物账与财务资产账相符,资产处与财务处通过建立中间库的形式,系统自动定期对账,核对更新资产购置、增值、处置、退库、校内调剂业务、资产验收单、资产增值验收单、资产处置单、资产退库单、资产校内调剂单信息。

财务处与教务处对接系统,是以WebService服务方式实现了与教务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共享。达到了实时同步学生异动信息、选课信息等财务核算管理重要数据的目的。同时实现了在平台学生收费、奖助学金发放和财务核算系统中自动化联动处理,降低信息的传递中的差错率,提高了信息共享和传递的效率。

财务处与学生处对接系统,是通过提供支持与学生处系统的实现数据共享。实现平台奖贷学金发放和数据中心中自动化联动处理,解决资助中心系统推送贷款应发信息到数据交换中心,奖贷学金发放系统实时扫描新信息,并自动生成应发放数据,通过开放接口,推送贷款发放信息,在数据同步后,奖贷学金发放系统联动学生收费系统根据学生缴费情况,动态确定实际应发金额,抵扣应缴费用。

4 互联网+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移动网络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财务信息系统网络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方向越趋明显。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从诸多领域引入了计算机辅助决策、辅助管理,财务信息系统通过高度融合,使用财务信息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目前的这一阶段正在起步,网络财务软件也应运而生,网络财务系统与传统财务系统相比可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数据的及时传递、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以及会计监控等功能。同时,还可具备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税、会计信息查询、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网上理财等各种辅助功能,财务信息系统网络一体化构建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焦点,这将促进信息资源进一步开放和共享,推动财务信息化进入新的阶段,促进了财务共享服务的革新,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在未来三至五年会计软件采用Web技术将成为主流”,在互联网+应用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财务信息化管理应用也将得更大的发展。

[1]周瑞,任军利.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规划[J].教育财会研究,2015(8).

[2]张林,丁鑫,谷丰.“互联网+”时代会计改革与发展—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8).

[3]孙凤海,孙也淳.基于网络时代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1).

TP311

A

1009-3044(2017)24-0251-02

2017-05-31

詹宏锋(1981-),男,广东惠来人,硕士研究生,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管理、财政税收。

猜你喜欢
服务器财务信息化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炉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