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激励机制

2017-10-09 19:50杨琼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激励机制高校

杨琼娃

【摘要】在当前全球激烈竞争环境下,我国要在世界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校教师在教学一线的努力工作。本文就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激励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17-01

引言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发展来源于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所以,经济的发展根源还是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的质量,十八大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激励问题是当今和未来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来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高校教师激励研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的现状

1.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综合性

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形式以奖惩为主,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精神激励包括荣誉称号、职称晋升、职务提升、培训等。这种以奖惩为主的激励机制的改善可以防止教师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但不能激发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拥有科研课题多级别高、论文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占有很大优势,没有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放在显著重要的位置上。这种错误的做法致使部分教师不把教学工作当作重要的事情来抓,应付了事,而一门心事投入到科研当中。同时,高校在职称评聘中还普遍存在“评聘不分”的现象,职称聘任协议只签一次,以后不用再簽,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术造假,在聘任期间是否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否履行了岗位职责都不会影响教师的继续聘任。这种“评聘不分”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教授不教”等现象的发生,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更有一些“搭便车”的行为,由于市场机制的一些漏洞,比如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的保护,让有些人没有付出即可搭乘别人的科研成果获得更多收入。

3.高校分配制度上存在一定缺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在校园规模和学生数量“双扩容”的同时,把办学效益作为一个非常重要因素来考量。教师申报到科研课题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能给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因此,各高校都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的科研课题,同时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按照课题经费的一定比率对中标的教师进行重奖。

4.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高校通常采用量化的教学评价指标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量化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过于量化的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年终考核往往采用教学成果和论文等进行评价,在短期内不能出教学成果的教师就得不到好的评价,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就更谈不上调动其教学工作的创造性。

5.高校民主管理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虽然高校教师的地位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在高校内部,教师基本上还是处于一种被管理的角色。在高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等重大问题上,普通教师的发言权甚少。高校举办的评审活动、检查工作通常也很少有普通教师参加,而仅仅是作为被评审和检查的对象。

二、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创新构想

1.构建长效综合激励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著名的“激励—保健激励”双因素激励理论。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相关的客观因素,如政策制度等,改善保健因素有助于防止职工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但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因素是指能够让职工对工作产生积极性的因素,如挑战性、成就感等,改善激励因素有助于激发职工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心智潜能,从而对推动工作产生积极效果。借鉴双因素激励理论,高校应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弹性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创造良好的民主管理环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创新,为教师创建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2.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评价制度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是发挥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举措。只有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对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地评判,从而真正调动和持续保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建立教学评价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科学的评价指标,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环节以及评价人员类型的不同分别进行制订;二是保证教学评价制度的长期有效性,教学评价工作应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其及时进行响应调整;三是教学评价工作全程性,不能只偏重于课程教学环节,对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也应进行评价。

三、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创新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竞争性原则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竞争压力不大,教师间竞争氛围不浓,教师自身没有多少危机感,从而导致影响到高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在评聘专业技术职称与教师关系密切的重大事情上,高校应将教师的教学态度、质量和水平作为一个优先条件来考虑,在同等条件下,教学工作出色的教师给予优先评聘。

2.民主原则

高校在制定激励方案的时候,要多调查多倾听教师的心声,真正了解教师需要怎样的激励,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真正符合教师需要的激励方案。并且要让教师参与到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来,真正体现高校管理中的民主 。

3.公平公正性原则

由于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实施激励机制的同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非公平公正因素,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校教师知识层次高,对民主环境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高校在职称评审、教学评比等活动中,应主动分析活动的全过程、各环节,把事情考虑细致,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非公平公正因素。

四、结束语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其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尤为重大和紧迫。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高校建立激励机制的首要目标,也是必须花大力气研究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马亚玲.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成长激励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2):112-114.

[2]纪岩.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206-207.

[3]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激励机制高校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