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融合报道的一次生动实践
——平凉日报社参与中央媒体采访的体会

2017-10-12 06:54李建军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日报社甘肃稿件

□李建军

(平凉日报社,甘肃 平凉 744000)

全媒体融合报道的一次生动实践
——平凉日报社参与中央媒体采访的体会

□李建军

(平凉日报社,甘肃 平凉 744000)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领域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砥砺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地市报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为中国的全面改革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摇旗呐喊,同样书写出辉煌的篇章。本刊从今天起,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媒体融合”专栏,全面展示五年来全国地市报社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果。希望全国地市报社的朋友们积极撰写稿件,充分展示所在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问道崆峒·走进平凉”是甘肃省平凉市近年来外宣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其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推介平凉,打开了外界了解平凉、感知平凉的一扇新窗口,提升了平凉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良好形象。

开展全媒体走基层融合报道,是新闻媒体顺应舆论传播格局变化,扩大媒体宣传对外影响的重大创新探索。尤其是由平凉市和新华社甘肃分社共同策划的“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是中央媒体主导的首次以全媒体形态立体化宣传报道平凉的重大主题外宣活动,也是平凉市近年来参与媒体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刊播稿件最多、社会反响最大的一次外宣采访活动。活动层次高,参与面广,成果显著。平凉日报社派出记者全程参与,锻炼了队伍,受到了启迪。

大视野谋划报道内容

这次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活动以“问道崆峒·走进平凉”为主题主线,巧妙地与“黄帝问道圣地”这一平凉独有的文化品牌联系在一起,契合了平凉各级探索走出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之道,可谓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势。其立意高远,形式新,内容实,受众定位准,紧紧围绕省、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问”出了实实在在的转型之道、发展之道、攻坚之道。

活动中,由中央、省级、市级各媒体组成的融合报道队伍深入平凉各县区,聚焦平凉在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扶贫攻坚、城乡建设、生态文明、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实践,深入挖掘题材,丰富报道资源,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媒体与采访领域、专业采编人员与广大受众、主流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四个深入融合。

作为地方媒体主要参与者,平凉日报社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胸怀地方,放眼甘肃和全国,策划了《魅力·活力·创新力——平凉文化传承之道》《谋时·谋实·谋势——平凉产业发展之道》《变迁·变局·变革——平凉扶贫攻坚之道》《提速·提级·提神——平凉城乡建设之道》《做加·做减·做乘——平凉生态文明之道》《传承·传领·传扬——平凉人文精神之道》等6篇创新形式的综合报道,高度集成了近年来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成效,使人为之一振。

大手笔抒写生动画卷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报社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活动从起初策划、前期调研到启动采访、集中发稿,历时6个多月,累计采访行程4200多公里,挖掘积累了大量鲜活而生动的新闻素材,采编制作了许多有分量有价值的报道稿件,在报道方法、采访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地处六盘山特困片区的平凉日报社,在活动中以中央、省级媒体记者、编辑为榜样,派出记者全程参与报道活动,学习新华社融合报道的成功经验,改变传统的思维理念和作风建设,用心挖掘平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亮点、新气象,一改过去零碎、单一、局限的传统报道方式,用精美的版面和大跨度的综合报道,以全新的角度描绘出平凉大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绚丽画卷。

树立全国视野,是地方媒体“走出去”的第一步。作为融合报道团队的一分子,平凉日报社调配采编人员积极配合,为中央、省级媒体做好各项配合服务工作,将最为精彩动人的发展亮点和故事推荐给中央媒体,提供丰富而鲜活的素材,帮助采访团成员更进一步了解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以及未来的创新发展等状况。

同时,通过对新华社采编刊发的《新优势·新需求·新动力——甘肃平凉“问道”问出“三新”》和《信号·信心·信念——“问道”平凉感知新常态》等稿件体例和写法的学习借鉴,平凉日报社记者也采写了《平凉红牛也能“吃干榨净”》《“红苹果”里的故事》《走出尘埃的峡门沟》等一批以小切口展现大内涵、以小事件透视大道理的优秀稿件,推出了有新意、有深度的“县区之道”系列综合通讯稿件,高度总结了新常态下平凉市、县区转型升级发展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市内外广大受众的高度评价,为报社培养、锻造一批具备全媒体采编技能,既可分工合作又可单兵作战的复合型采编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舞台展示活动成果

“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活动参与媒体规格高、数量多、阵容庞大,是一次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媒体深度交流合作、共同融合报道的典范之作。活动在各媒体刊播原创文字、图片、音视频和新媒体报道570多篇(条、幅),新媒体平台编辑、播发各类稿件2730多篇(条、幅),网上、网下累计总点击量、关注度达到1.15亿人次,单条报道最高浏览量近30万人次。

新华社甘肃分社制作专题网站,先后数次以新华社电名义刊发活动通稿;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中新社甘肃分社、光明日报社甘肃记者站、香港大公报、新华网甘肃频道等媒体连续刊发多篇报道稿件;《甘肃日报》、省广电总台、甘肃发布等省级媒体在重要版面和时段刊播活动成果报道;《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平凉新闻网等市县媒体及微信微博平台全程跟踪报道活动盛况。其中,《平凉日报》辟出20个专刊集中刊发优秀报道稿件,包括市、县区综合报道稿件、特色亮点稿件、新闻图片、记者采访感言、网民互动反馈等,形成了规模声势。

参与报道活动的各类媒体坚持统一共享新闻资源、同步集中刊播稿件,实现了不同媒体的同频共振和融合互动,掀起了全媒体时代融合报道的立体声势和规模效应。尤其是由新华社甘肃分社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制作出品,运用数据新闻、动漫图画等新技术推出的《平凉NO. 1》《平凉历史风云人物》《平凉奇异之旅》《梯田连连看》等20多个新媒体产品,突破了新闻报道的常规套路,受到了受众的热捧和点赞。网友“风哥”在看了《平凉NO.1》之后留言说:“没想到平凉有这么多的第一,自己少小离家,对家乡的了解不多,这次真是‘涨姿势’了”。

借助中央媒体平台,此次活动按部就班、统一部署,对平凉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宣传推介,有效提升了平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多角度展现了“道源圣地”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举办论坛、结集出书、制作光盘、有奖答题和后续各类活动等,问道活动问出了平凉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之道,问出了优势互补、特色积聚之道,问出了媒体融合互动、创新进取之道,是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对外宣传工作的一次大胆创新,其产生的辐射效应和深远影响远远超出了活动本身。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日报社甘肃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潍坊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改革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克拉玛依胡杨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