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2017-10-14 01:08陈刚王淑萍丛明宇于海涛
高教探索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新形势

陈刚+王淑萍+丛明宇+于海涛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环境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学习也越来越注重,尤其是在21世纪以后,高校的发展速度更是越来越快。只不过,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各大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上还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发展与改革,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充分的借鉴外国经验,来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来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本文就针对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进行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

现阶段,我国的各大高校也已经充分认识到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不断地提升其自身科研工作的综合实力。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的科研事业也逐渐地转变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基础与有力支撑,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我国的各大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缺陷,使得高效的科研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与阻碍。因此,对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进行有效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从主观方面来说

就对于高校的整体管理而言,科研管理创新是一项主观需求。当高校在进行整体的科研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就必须要对相关的科研成果进行充分地利用,其中就包含了对知识的有效分解等。从根本上来讲,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收集与获取,并在此基础上来对其进行传递与分享等,以此来全面促进科研成果价值的充分提高。除此以外,就针对管理内涵而言,高校的科研管理创新,其实就是对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创新,其不仅仅会对内部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会对知识管理系统造成不小的影响作用。并且,由于知识管理创新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其工程量也相对来说比较庞大,因此,各大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要依据具体的知识需求,并结合对综合管理技术的有效运用,来对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知识与个人之间的综合结合,并进一步获得知识的全面创新。

(二)从客观方面来说

从根本上来讲,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必须是要建立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与高校科研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的。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作用,使得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必须能够承担起对知识转化机制的有效探索,并且要对其现阶段所存在的比较落后的传统管理理念进行有效的创新。目前,高校在进行实际的科研管理时,还没有真正完全的摆脱传统思想观念与教育理念的影响作用,导致其并不能够对市场信息进行充分的接受,同时也不能够更好地去运用相关知识来独立地寻找市场。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现阶段的科研管理机构正处于我国科研创新市场的主体位置中,我们只有通过对管理部门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思想创新,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实现生产力和科研成果之间的充分转换。

二、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从内容上来说,由于各大高校的管理部门所需要进行的管理工作信息量非常大,其必须要对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运用,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调控,并以此来确保相关的管理部门能够高效并且及时地将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现阶段,就针对于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数据管理的标准化,并以此来导致相关的数据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共享,从而使得信息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强,导致高校的科研管理決策缺乏足够的科学性与正确性,并使得相关的科技成果鉴定也变得较为片面和盲目。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机制不科学

通过调查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现阶段,高校在进行科研机构的设置时,往往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并且权责的划分也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就对于其中一部分的高校而言,其在进行科研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设置具体的科研管理部门,甚至更有部分高校,往往都是由几个部门来共同行使院校的科研管理权力,导致权限的划分过于模糊,这样一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科研人员自身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从某个方面来看,由于长时间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作用,使得高校的科研工作往往存在着轻管理、重科研的传统恶习,并且,目前的科研管理工作并没有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是被动地为其服务。由于其过于片面地对科研课题的层次与项目难度设定要求,使其不能够对社会和管理目标之间的有机结合有一个足够的重视,并且,高校的科研管理也并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意识,导致相关的知识产权出现了严重流失。

三、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一)创新高校科研管理队伍

从本质上来说,要想真正有效地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来对其进行重新的分配,以此来实现对高校科研管理现状的有效改变,对那些充分掌握科研知识并且具有现代科研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进行充分的运用。其次,必须要及时地建立起一支极具智慧型的管理队伍,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传统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中间层次,让那些在基层的管理人员能够有足够的管理权力,以此来实现管理队伍的自由管理。最后,必须要建立一种具有明显市场化的科研管理模式,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培养。

(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内容

当我们在进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理念的有效构建时,要求各大高校必须要将知识的创新,作为整个创新工作的重要核心,并且,我们必须要把知识创新的相关成果,进一步转换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性目标,让劳动者能够在科学技术领域与文化领域中,取得自己所依法存在的知识产权。作为社会人才的一项重要的汇聚地,高校同样也是进行知识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场所。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要求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必须能及时对传统的知识共享理念进行创新,并且要充分重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此来更好地引导相关的科研人员,来获得合法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并且,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更好的工作氛围,通过进行一些优秀管理机制的良好设置,来实现教师创新能力的最大化发挥。除此以外,当我们在进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理念的有效构建时,必须强化人员自身的市场与技术观念,来更好地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三)创新高校科研的管理理念

当我们在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构建时,必须要有效地抓住知识在理念构建中的关键性作用,并且要把成果转换当做是其最关键性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地,高校是一个重要的人才汇集场所。由于高效的科研管理机构具有非常大数量的知识产权,例如著作权与专利权等,因此,就要求其在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及时地打破陈旧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之引进更多的保护观念,以此来帮助相关的科研人员获得更好的保护权利,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此外,必须强化科研人员的技术与市场的转换能力,促进科研管理技术的全面创新,更好地促进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全面提升,以此来实现高效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长效进步与良好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知识的创新与传播的主力,在知识胜于一切的现代生活中,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能只是停留于简单的事务管理阶段中,而是要更加重视其自身科研的技术含量,并以此来促进科研工作实现本质上的发展与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进度。所以说,各大高校必须要及时地去除其自身传统的科研理念,进一步建设出一支素质更高的师资队伍,这不仅仅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进步。

参考文献:

[1]唐红琴,赵晋琴,张晓兰.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2):150-153.

[2]管颖超,陈兰,徐时彬.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68-571.

[3]陈平.创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J].科学与管理,2010(4):79-80.

[4]董德帅,张凡.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8):466.

[5]盛媛.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5(14):134-135.

(责任编辑陈志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新形势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