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生活教学探析

2017-10-14 14:55李芳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李芳

摘要:生活化教学实则是让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让教学真正回归生活本真。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更是处处有化学,这就为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因此,笔者倡导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加强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不一样的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大力的推廣与设施,各个阶段各个学科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传统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手段为主,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如同嚼蜡。我们并不直接否定传统教学,我们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做出改变,实现突破。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将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化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所谓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同样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仿佛一场电影的序幕,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才能让观众带着兴趣看下去。初中化学课堂导入亦是如此,合理恰当的课堂导入,必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要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刺激感必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情境,如果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看到一些既熟悉又无法解释的化学情境时,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亲切感,并且在教师悉心引导之下,学生会一步一步了解化学、学习化学、爱上化学。因此,课堂导入生活化,即导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化学情境,可以日常生活现象、新闻事件、个人经历等等。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在课堂上笔者展示了用二氧化硫进行处理过的“洁白笋干”、“优质银耳”等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让你们去菜市场买这些东西,你们又该如何来挑选这些东西呢,请说出你们挑选的标准?”买卖东西的场景对于学生来说不陌生,以此为切入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表达的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需要找准点称热打铁告诉他们:“你们在挑选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不能被它们美丽的外观所欺骗,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被有毒的二氧化硫漂白过的。”为了让这个观点更具说服力,教师可以划燃一根火柴,然后让学生闻闻气味,就会发现有二氧化硫的产生。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新闻事件,比如一些不法商贩利用二氧化硫处理视频的事件,再导入二氧化硫的性质。以这样的方式作为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食品的安全。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必须承认,初中化学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主观感觉化学知识异常枯燥乏味。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经积累知识与经验、联系社会与生活,让学生能够紧紧围绕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通过师生、生生、自身的活动逐步降低知识的难度,这样便能够形成对知识目的和意义的定向构建,即问题意识与解决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性质时”,笔者为了能够成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用了一些生活素材,比如(1)在意大利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山洞,被称之为“屠狗洞”,当人把狗牵进山洞时,狗就会晕倒,然而人却安然无恙;一旦人弯腰去就救狗,人也就会晕倒。经过经验之后,发现山洞当中的气体居然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2)相信很多学生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在里面经常腾云驾雾,还有仙女在云中轻盈舞景象,这些场景都能让学生感到啧啧称奇,而这些奇特的景象就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杰作”。将这些事例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并且将其作为探究的问题提出来,

一是因为这些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把知识的应用过程改为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从而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3.二氧化碳的溶解性;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5.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轻轻松松解决教学难点。

三、自主探究生活化

在素质教育下,初中化学教材增加了很多“课外实验”、“研究性学习”等等课程项目,但是这些课程并没有得到对应的重视。而这些栏目又是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很好的平台,毕竟知识要达到“学以致用”才算是真正掌握。因此,笔者认为将化学理论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社会生产等等领域中加以延伸与运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保护水资源”时,考虑到学生对于水污染这些内容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缺乏水资源”这方面的体会不够深。因此,可以布置“调查水的污染”的综合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利用双休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本地某一段河流或者区域进行调查,通过所学知识结合调查现状,分析出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览与交流。为了提高本次实践活动安全性,笔者还建议要求家长与学生同行。随后,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交流与辩论,让本次活动达到圆满的成功。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四、课后实践生活化

生活处处有化学,因此,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深入研究,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课后实践作业,“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环保部门的资源,你将如何检验造纸厂排出的废水是否达到标准?如果没有达到标准,你又将如何帮助造纸厂来处理这些废水?”这是一道非常开放的课后实践性作业,答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实现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

生活是教学的源头,离开生活的教学将违背教学初衷。倡导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牢牢记住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善于挖掘生活中所有与初中化学有关的素材,努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叶方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好家长,2017,(17):76.

[2]张乃营.浅谈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J].知音励志,2017,(05):129.

[3]王琳.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