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农村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2017-10-16 12:01邓晓琴
南北桥 2017年17期
关键词:走进生活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邓晓琴

【摘 要】针对农村小学资源匮乏和教育信息相对闭塞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展开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质量的探索,可以巧妙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手实践,诱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活化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营造氛围激发孩子求知欲望抓住契机,捕捉难得的生成机会……教师做好教学主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确实把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激发兴趣 生成 因材施教 走进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94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好似春风拂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对于信息相对闭塞、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手段比较滞后的农村小学来说,似乎有那么一点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觉。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教育均衡,可是至今收效甚微。所以只有靠我们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就现有资源和条件,认真打好手中现有的“牌”,来搞好我们农村的教学工作。那么,怎样就现有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呢?下面本人就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巧妙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起城市的孩子而言,农村的孩子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真正步入学习的轨道,就显得至关重要。曾经听说过一句西方的俗语:“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虽然农村孩子享受到教育的机会,但未必就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方法从事教学活动。教学中,如能巧妙地编制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歌谣、顺口溜等形式让知识寓于其中,可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学新知识的情感,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在教学生找次品时,总结出找次品的歌谣“一个次品放其中,知道次品重和轻,三的倍数分三份,不能均分相差一,放入天平称一称,次品立即现原形。”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轻松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动手实践,诱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农村的孩子见识不太多,而课本知识似乎又不可能完全接近农村的现实生活。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三、活化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可是单单书本上的教材,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活化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克和千克”一节时,我先启发,大家天天吃盐,可是你知道一包盐究竟有多重么?学生不知底细,胡乱的瞎猜一番,于是我就鼓励学生到附近的超市了解商品的种类、质量,并亲自观察商品标识上的质量单位是什么,看看商品的质量是多少,亲自用手掂量一下一包盐或者一瓶饮料的质量,不仅感受到克与千克这样的质量单位与我们的生活关系紧密而且知道身边处处有数学。可见,把数学问题转化为与现实生活相贴切的生活问题,适时给学生创造一个“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和激情,步入有趣的数学生活。

四、发扬民主,激发孩子求知欲望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温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健健康康。同样,和谐民主的课堂里成长的学生会积极向上。因此,教师要始终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把课堂这个本该属于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到和谐和全面发展。

五、抓住契机,捕捉难得的生成机会

课堂教学是教與学的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双边活动,是一个随时都充满着变数的动态过程,其间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作为一个师生集体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不仅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明显的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

六、因“生”施教,关注不同群体的发展

每个人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会形成各方面的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就要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水平和特点,做到因“生”施教。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教师布置了几道题,优秀的学生,很快就做完了,而且很准确。可是一些后进生还是在那里吭哧吭哧,一道题没做完,于是课堂上忙的忙,闲的闲,出现了旱涝不均匀的现象,我们教师就要发挥好组织者的作用,或者设计一些较高层次的、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让优生做,使他们感觉有些试题有嚼头,有劲道。同时教师鼓励,看谁最聪明,做得又对又好,促进他们的挑战意识,投入到学习当中。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可以腾出手来,专心辅导那些后进生,或者让一些热心的优秀生也参加到辅导后进生的行列,当一回小老师,获得身为人师的成就感。这样的课堂,人人有活干,人人不清闲。学生老师各尽所能,使教与学的效率发挥到极致。

新课标指出:人人都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必须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认为这也对发展农村小学数学的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为农村的数学教师,我们就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成就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凭着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会在农村数学教学方面奇招迭出,异彩纷呈,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更加旺盛的活力!

猜你喜欢
走进生活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之中去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