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的“信息流”视角对档案管理的意义

2017-10-17 17:39詹逸珂
卷宗 2017年25期
关键词:信息流档案管理

摘 要:《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管理学著作。作者马克斯·H·博伊索特教授曾任世界银行(WB)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国际机构的管理顾问,曾在北京主持和指导了中欧MBA战略管理项目达五年之久,是长期关注信息化问题的战略管理学家。在书中,博伊索特教授详细论述了知识资产在现代信息格局中的重要性,讨论了有效管理知识资产的科学方法,富有创新价值与实践精神。他指出:在信息经济时代,对知识资产的有效管理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此,他提出了一个简约独特的“信息流”视角来考察实物与知识资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对理解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体系而言,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本文以此为题探讨它对档案管理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知识资产;信息流;档案;管理

1 本书提出的“信息流”概念及其对知识资产转化的作用规律

博伊索特教授认为,知识是以从数据中提取的信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力,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系列有用的服务,具有潜在的经济社会价值,因而常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形式。然而与实物资产不同的是,它可以被分享,在被传输之后利用者可以继续得到所需要的服务,但其稀缺性则会降低。同实物资产相比,知识资产理论上可以永远保留下去。通过从一个物质载体转移到另一个物质载体上,知识资产可以无限期延续自身的存在。但知识资产的价值限度并不明确,在创造它们的劳动与其价值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在充分编码、足够抽象的情况下,知识可能会轻松流动;而丰富、定性以及模棱两可的数据则可能变得粘滞。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完善,信息资源作为一种资本逐步成为了知识资产的重要形式,开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知识资产的产生、增值与运用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規律。博伊索特教授提出了“信息空间”这一概念。在信息空间中,信息流是知识资产的存在方式,由于信息本身属性与内涵外延的差异,不同种类的信息流具有不同的运动特点。此外,人们文化取向的差异也会对信息流的运动产生间接影响。由于信息流运动的不对称性,不同的组织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制度结构,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知识利用方式。博伊索特教授认为,信息密集度高的社会组织,其产品、技术和组织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其知识资产能以较快的速度,很容易从组织过程转变为技术过程,进而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信息密集度较低的组织,其构成要素之间往往界限分明,资讯流通不畅,知识资产则只能以较慢的速度进行流动,其价值转化的周期也会相应延长,获利空间将被压缩。

博伊索特教授进一步指出,提高组织竞争力,加速组织内信息流的循环运动,缩短组织的社会学习周期是必由之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吻合度”这一概念,将它视为产品、技术、组织三种不同要素主导的社会学习周期之间适宜的整合程度,为促进组织内信息的新陈代谢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随后,博伊索特教授结合现实,对“信息革命”的影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对科特尔茨公司(Courtaulds)与英国石油公司勘探部(BP Exploration)等组织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深刻反思了现代组织在知识资产方面的财产权利状况,指出了信息流在网络化、数字化背景下内在的运动属性,要求组织管理者将知识资产的运用视为一种社会化过程,更好地发挥知识资产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 基于“信息流”视角对档案信息管理的一点思考

“信息流”视角可以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我国档案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逐步形成规模,档案馆藏的形式内容不断丰富。数字化的档案资源具有许多与传统形式不同的特征,因而亟需提出新的应对措施,形成新的治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包括建设互联互通的数字馆网、促进电子文件合理归档、实现有效的数字化开发利用等。博伊索特教授提供的“信息流”视角对于如何处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关系,缩短信息资源流动周期,更好地将档案资源作为一种知识资产加以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知识资产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组态,如果我们可以把档案馆的馆藏资源视为一种可以加以整合的技术与文化过程的资产形式,那么对于档案管理者而言,以“信息流”视角看待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对知识资产的鉴别与分析,实现其对社会利用者的独特效益。[2]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知识资产的作用特性,通过运用各种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社会价值,帮助利用者在信息化条件下,运用知识资产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我认为,作为知识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应首先尊重其文化属性。一直以来,对信息资源一直有技术性资源与文化性资源的区分。而档案信息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相比,其历史文化属性往往更为突出,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利用者提供一些专门性、技术性的业务支持。文化塑造了知识资产的制度结构,并且反过来又被这些制度结构所塑造。事实上,被我们称作“文化”的东西,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深植于技术与人工制品之中,大部分包含在社会过程、制度惯例与传统之内。因此,档案管理者可以考虑从对利用者的价值观念入手,适当探索将更多包含惯例性、制度性内容的档案文件提供给利用者,使利用者与社会组织以这些信息为依据,促进自身“内在文化”的有序变革,进而提高“信息流”的通畅度,加速信息资讯的新陈代谢,提升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其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大数据处理的不断完善,信息经济蓬勃发展,知识资产正在变得越发重要,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或组织获取更大的产值和利润。正因为此,各大社会组织与企业对档案信息也越来越重视。而档案管理者的使命就是顺应这一趋势,突破档案利用的时空界限,更加快捷方便地将需要的信息提供给利用者。在这一方面档案管理者可以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完善信息管理与业务技术标准,促进馆藏资源的网络化查考利用、建设高效便利的数字档案馆(室)系统等。[3]事实证明,一个企业或组织信息流通的速度与其内部资讯的密集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企业或组织只有掌握了大量内容丰富而有用的信息,才能为其决策和管理提供可行性依据,促进“信息流”的有序运动,进而实现知识资产向经济价值层面的转化。

3 结语

《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一书是对管理信息科学理论的重要创新。博伊索特教授基于信息空间概念提出的“信息流”视角对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时至今日,如何使古老的档案信息更好地为利用者服务,突破档案利用的时空桎梏成为档案学的重要课题。只有深入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在电子文件时代对档案信息的价值进行清晰明确的定位,更有针对性地为形成者与社会服务,才能使档案信息这一古老的知识资产形式在网络时代焕发光芒。

参考文献

[1]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36

[2]杨波,陈禹,殷国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3-84

[3]王向明.档案管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52-53

作者简介

詹逸珂,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档案编纂学、档案文献保护技术学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流档案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