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与个人自我呈现

2017-10-17 21:29张倩茹
卷宗 2017年25期
关键词:朋友圈大学生

张倩茹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六所高校的600名在读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微信朋友圈这个虚拟的环境中,个人仍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形象构建。此外,根据观众类型的不同,个人的自我呈现存在差异。对于“表演者”本人来说,总在有意无意的进行自我形象塑造。最后,通过对问卷的总体分析,在涉及态度或意识方面,侧面提问更能得到相对真实的答案。

关键词:大学生;朋友圈;自我呈现;拟剧理论

2011年1月21日微信横空出世。这款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全新的社交软件,经过6年的飞速发展,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发布的《2016微信数据报告》可以了解:2016年微信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从整体来看,仅9月份,微信的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50%用户日使用微信的时长达到90分钟。从朋友圈原创内容来看,95后最爱发朋友圈,占比达到了73%,典型用户*为65%。

微信功能多样。截止到目前,其功能主要有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其中,“朋友圈”功能在微信用户的日常交往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用户个人展示自我形象的一个新平台。用户除了通过设置头像、微信名称以及个性签名来构建个人对他人的初步形象外,还可以在朋友圈中发布或者分享各种形式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多种符号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组合搭配,经过个人的组合搭配之后呈现在他人面前。另一方面,相较于新浪微博的开放性,微信的私密性更强。由于其添加好友的主动权更偏重于用户个人,这也就意味着,在个人的微信好友中,“熟人”所占比例要远远高于新浪微博、腾讯QQ等社交平台,因此,微信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视为“熟人圈”。

1 研究思路

根据“拟剧理论”我们知道,表演者进行的“表演”并非固定不变,那么,针对关系亲密程度(如闺蜜与普通朋友)、关系类别(如父母与师生)等,个人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是否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研究假设1:用户在朋友圈中对自我角色的构建与其社交关系有关,针对不同人群,用户会构建不同形象

戈夫曼认为, 若想“戏剧实现”,个人只有将足够的精力转向那些看得见的方面,这也就意味着个人在进行自我呈现时,必须有意而为之。那么,朋友圈作为个人表演的很好的舞台,是否会有意识地进行形象构建?

研究假设2:用户通过朋友圈有意识地进行形象建构

最后,“一个人的前台表演可以看作是其个人形象的尽力展示,他在该区域中的活动维系并体现着某些标准。‘礼貌(matters of politeness)及‘体面(decorum)”[1],那么,对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对于自我形象展示的标准是否存在差异,换句话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

研究假设3:不同文化水平对自我形象建构的主动性意识不同,文化水平越高,越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

2 问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微信大学生用户使用微信的一些信息。在好友人数方面,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好友数量在300人以内(>=300),其好友构成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及老师领导。此外,陌生人及微商也在好友行列。而在朋友圈内容刷新频率方面,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刷新频率在20次/天之内。

二、分析验证研究假设

(一)针对不同人群,微信用户构建的形象不同。

本次调查采取反证法,即通过分析大学生个人对父母亲戚、老师、同学或朋友以及陌生人朋友圈屏蔽内容,来分析其针对不同群体的自我呈現。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群体,大学生用户的自我呈现存在较大区别。仅“从不屏蔽”一项上便存在较大区别。其中,对同学或朋友“从不屏蔽”的比例高达79.5%,接下来依次为父母与老师,而对陌生人则最低,为39.3%。这说明,大学生用户在同龄人之间更倾向于呈现更加全面的自我。针对父母与老师,对其屏蔽“吐槽抱怨等负能量”的也较高,说明大学生用户更倾向于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给父母或老师。而对于陌生人,则更加注重个人隐私。由此,研究假设1得到证实。(以对父母的屏蔽内容为例,见下表)

(二)从“前台”到个人态度,用户有意识进行形象建构

1、个人前台既包括舞台设置,又涉及“个人表演”。“微信头像”、“微信名称”以及“个性签名”作为朋友圈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就相当于前台中的舞台设置,它是个人自我呈现的一个方面。在“微信头像” 以及“微信名称”设置两个方面,被访者选择“体现了你的真实身份”、“没有特别的含义,单纯喜欢”、 “符合当下的生活状态或心情”及“体现了你的真实身份”的比例相当。其中,大学生用户因为个人喜好而设置的微信头像百分比达到30.7%。在个性签名设置中,从“侧面传递了你认同的观念”以及“符合当下的生活状态或心情”的比例最高。但不论是微信头像、名称还是个性签名,对于“赶潮流”这一选项的选择都一致偏低。这说明,大学生用户更具个性,随大流意识较低。这说明大学生用户更加追求自我意志,更加注重呈现真实的自我。(见下表)

2、通过朋友圈这个前台,个人通过编辑或分享的朋友圈内容来进行自我呈现,是个人在进行形象构建的一个方面。不同类型的内容可以呈现出不同的个人形象。通过分析问卷发现,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其发布的朋友圈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各个方面,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符合自身的学生身份。此外,相比于在朋友圈中来展现个人的经济能力或者身份地位(2.1%),他们更愿意展示自我的个人能力,如兴趣爱好(20.2%)。

朋友圈作为“表演”的前台,用户在其中发布内容、分享链接等就是个人在进行的“表演”。这种表演以文字、图片、视频、音乐以及链接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大学生用户是否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形象塑造?研究通过用户个人在认真思考语言该如何组织以及是否精心挑选内容两方面入手,根据其在意认可程度(程度依次递增)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发现,用户对于认真思考语言组织在意认可程度的均值为3.75,对于精心挑选发布内容的在意认可程度为3.65,这说明大学生用户比较注重个人在朋友圈中的形象展示。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不论是在前台“表演”还是个人态度,个人都在有意识进行形象构建。研究假设2得到证实。endprint

3、根据“拟剧理论”,我们知道,检验“表演”是否成功主要来自于观众对其“演出”的反馈——即观众是否会通过“演员”的“表演”形成对于“演员”的印象。与拟剧理论十分相似的观点,就是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的“镜中我”理论。根据“镜中我”理论,我们可以了解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由此可见,不管是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亦或是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在通过各种形式有意识地对他人进行形象构建时,个人肯定会在意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回应,只是程度上略有不同而已。但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却发现被调查者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均值却明显偏低(均值为2.6)。

此外,在分析问卷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即在直接询问大学生用户是否有意识进行自我形象构建的一题中,同样是认可程度题,但这一题的均值仅为3.28,相较于从侧面詢问其在朋友圈中的形象塑造(朋友圈发布内容以及语言组织的有意程度)则低很多。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微信用户群体的调查发现,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演”同样存在于网络虚拟环境中。尽管在网络环境中,个人进行表演的前台及其舞台设置与现实情境存在较大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个人对他人的自我呈现。两者之间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同样是表演前台,两者的舞台设置、演出情境有较大差别。

前面已经提到,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当从侧面询问大学生微信用户是否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形象构建(有意组织挑选个人朋友圈内容)时,得到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当从正面询问个人是否在有意识地进行个人个人形象构建(是否有意进行自我形象构建)时,认可程度远低于前者。这是否意味着个人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1]?还是其中有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戈夫曼提出的“剧班”理论,个人始终在一个剧班里进行表演,剧班是靠其中的每一个演员之间相互的密切合作来维持一种特定的情境定义。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取得表演的预期效果,需要整个剧班的密切配合[1]。当个人进行表演时,其他人应该给予相应的配合。若将整个朋友圈中的好友及当事人看作是一个剧班,那么,朋友圈中的点赞以及评论等就可以视为剧班其他成员对其表演的配合。对这方面的研究本次问卷涉及太少,这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9、15、89.

*典型用户:既是日登陆用户,又是微信日使用时长保持在90分钟的用户。大部分为80后和90后用户。endprint

猜你喜欢
朋友圈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中国的南海“朋友圈”决不比美国的小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