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砼路面灌缝工艺施工技术要点浅析

2017-10-17 21:20陈亮
卷宗 2017年25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防治裂缝

陈亮

摘 要: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四种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立足公路“全寿命周期”理念,着眼于遏制和降低路面裂缝危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主动养护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裂缝;防治;技术要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噪音小、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公路建设中。但受施工、荷载、自然沉降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裂缝在运营后期尤其在接近道路服役期阶段,各类裂缝病害发生较为普遍频繁,裂缝病害不仅对路面的连续性和平整性产生了破坏,影响车辆的行驶舒适性,且容易造成水等有害物质进入其中,进而发展为坑槽、翻浆、破损等严重病害,增加养护维修成本,减少道路使用寿命。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进行早期预防和规范处治,是保证行车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关键。

1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荷载型裂缝,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如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很快开裂,直至影响到沥青面层;另一种是非荷载型裂缝,以温度裂缝为主的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因施工工艺不当或使用不合格材料产生的裂缝。两种类型的裂缝分别通过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和反射裂缝等形式表现出来。

2 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分析

(一)横向裂缝的外在表现及成因分析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幅路面,有的路面部分开裂。成因主要是: (1)沥青质量没有达到本地区施工气候要求或者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横向裂缝; (2)施工缝处理不当,接缝不紧密,造成不同部位结合不良,从而产生横向裂缝;(3)半刚性基层由于水泥剂量、施工质量等综合因素产生的路面收缩裂缝,通过横向裂缝形式表现出来; (4)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回填部位未按要求施工,或处理不当,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产生横向裂缝。

(二)纵向裂缝的外在表现及成因分析

裂缝走向基本与路线走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成因主要是:(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材料,路基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2)纵向加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或者碾压没有达到要求,从而造成加宽部位沉降,产生纵向裂缝;(3)路基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值,路基边坡压实度不足产生滑坡;(4)边沟过深,使实际填土高度加大从而产生滑坡,造成路面开裂;(5)面层前后摊铺相接处的冷接缝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结合不紧密而相互脱离,产生纵向裂缝。

(三)网状裂缝的外在表现及成因分析

裂缝纵横交错,缝宽在lmm以上,缝间距离在40mm以下,裂缝面積在lm以上。成因主要是:(1)纵横裂缝出现后,继续扩展,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经过冰冻水的侵入发展而成;(2)沥青混合料质量差,拌和时间过长,拌和温度过高或者在储料仓中存储时间过长,沥青本身老化,导致混合料抗变形能力降低而易产生的裂缝;(3)沥青的性能差,尤其是低温抗变形能力过低;(4)路面结构中含有软弱夹层,粒料层松动,水稳定性差,从而形成网状裂缝;(5)沥青层的厚度不足,水分侵入。导致层间结合较差,加速了网状裂缝的形成;(6)沥青总体强度不足,裂缝逐步扩展,缝间距变小。

3 裂缝的处理措施

裂缝的早期出现对道路的使用性能无明显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裂缝逐渐向外扩延,造成大面积的损坏。

采用道路灌缝胶处治路面裂缝,因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与路面接触面、裂缝两侧界面有良好的粘附性,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冬季低温不脆裂,弹性好,耐老化,能够适应裂缝宽度随气温发生的变化,且施工方便,成型快,满足道路尽快开放交通的要求等特性和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处治中。

4 灌缝工艺的主要技术要点

(一)技术要点

1.根据裂缝损坏宽度的不同,灌缝分为直接灌缝和开槽灌缝。对于大于10毫米的沥青路面裂缝,裂缝边缘无变形、无散落、无支缝的,宜将缝内清理干净后,采用直接灌缝的方法。2.有坡度的裂缝,应从高处往下灌,并用细砂洒在灌缝胶表面,使其加速吸附控制流淌,裂缝灌满后在胶上轻洒少量砂即可开放交通;3.灌缝效果要求做到饱满、平顺、整洁和美观;4.开放交通:灌缝完成后要求灌缝胶温度下降至常温(一般为30分钟后)方可通车放行,为防止开放交通后车轮带走灌缝料,在胶体表面撒上砂子或石粉,约20分钟便可开放交通。具体开放交通时间可根据气温及施工情况灵活掌握。

(二)主要施工作业流程

免开槽直接灌缝作业流程:

1.清除缝内的杂物及尘土(用压缩空气吹净);2.使用喷灯对裂缝进行烘干,保证裂缝内干燥;3.将加热到要求温度(190°-200°)的灌缝胶灌入缝内,控制灌封胶的灌注量,如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春秋季)季节,胶体应该略高于路面(高出0.5-1毫米),气温低的(冬季)季节,胶体应该略低于路面(0.5-1毫米)。

开槽灌缝作业流程:

1.沿裂缝缝隙对裂缝进行开槽处理,开槽宽度至少为1.2厘米,开槽深度范围为1.2-2.5厘米,深宽比最好控制在2:1以内;2.除去已松动的边缘部分(利用钢丝刷对剥落部分进行处理);3.清除缝内的杂物及尘土(用高压空气或者热空气吹扫);4.使用喷灯对裂缝进行烘干,保证裂缝内干燥;5.将加热到要求温度的灌缝胶灌入槽内,并要求将所开的灌缝槽灌满填实;6.在灌缝胶上撒上少量的沙子或细骨料,防止粘轮,以提前开放交通。

(三)施工控制要点

1.材料、设备控制要求:

(1)施工前,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灌封胶需提供质检报告,确认材料及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2)提前对灌封胶进行加热,控制好加热温度(190°-200°)和出料温度(193°)。灌封胶可重复使用,但多次重复加热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重复加热次数不得超过2-3次(按照道路密封胶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控制)。

2.环境及气候要求:

(1)施工时路面潮湿或路面温度低于5℃时不应施工,宜选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施工最为合适,因为这一时段沥青砼路面裂缝宽度达到较大值;(2)施工时要求道路视线良好,不得在雨雪雾天气、风力超过三级时施工作业。

3.质量控制要求:

(1)路面干燥,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施工;(2)裂缝开槽要求开槽线与裂缝完全吻合,不得有错位现象;(3)裂缝边缘剥落部分必须清理干净;(4)如在开槽后发现裂缝潮湿,必须烘烤至干燥状态;(5)将灌封胶均匀地灌入槽内,分次灌入,直至灌满并在裂缝两侧用刮平器刮成一定宽度与厚度的封层;(6)每条裂缝的灌注工作要连续,并应在裂缝表面形成T形密封层;(7)灌缝时必须将胶灌入缝底,若灌不到底部,灌完胶后缝底部易积存气泡,气泡上升缝内胶液易积聚成球状,影响灌缝质量。

5 结语

对沥青路面裂缝及时修补处治,抓好病害的控制和预防,有利于“事半功倍”地保证路面强度与性能。裂缝病害主要采取填缝、灌缝和贴缝带等方法处治,无论哪种方式,均应选择恰当的材料和时机,严格控制工艺流程,落实技术要领和规范,才能真正达到封闭裂缝,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 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防治裂缝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地球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