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2017-10-17 00:22宋欢
卷宗 2017年25期
关键词:启示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一部未完成著作,集中论述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学习研究,不仅可以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研究马克思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补给,而且为我们分析现代社会问题、反思社会发展提供新的依据和视角。

关键词:异化概念;马克思异化理论;启示

1 关于异化概念来源的研究

(一)、异化一词来源追溯

1.“异化”一词并非由马克思最早使用,经考证该词来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德语中“异化”表达为“Entfremdung”,英语中表达为“alienation”。该词汇本身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中文将其翻译成“异化”,与“同化”一词相对立。

2. 新教时期“异化”一词多用于宗教传播过程。例如在《圣经》中,“异化”一词使用在亚当因偷吃禁果,堕落成凡人后,从上帝的绝对神性中“异化了出去”。以及《圣经·新约》中 “异教徒是不能理解什么东西的,由于他们的愚昧无知使他们从上帝的生活中异化出去了”。此时的“异化”一词包含疏远、脱离、丧失的含义。

3. 到了近代,“异化”这一概念开始广泛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内涵进一步丰富、延伸的“异化”概念逐渐被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卢梭、爱尔维修等)用来反击中世纪宗教神学。而真正将“异化”概念纳入哲学范畴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等)首先是黑格尔,他认为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异化,并由此建立起黑格尔精神异化理论,虽然黑格尔始终无法摆脱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与角度,但他为“异化”概念上升为哲学范畴做出了极大努力。其次是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完全相反,费尔巴哈站在人本主义的角度,认为上帝是由人异化而来,上帝的本质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由此,将“异化”概念冠以唯物主义哲学的性质。此时作为哲学范畴“异化”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主体自身”。[1]

2 关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的当代价值

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异化现象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多数研究者认为,虽时隔一百多年,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论断并没有过时,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和劳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异化劳动也有了新的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现象并未被消灭,相反,随着社会历史不断的发展,“异化”对人们的危害,已经从肉体上、物质上的痛苦,转变为心灵上、精神上的折磨。我国著名学者沙光学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一文中这样写道:“新的异化现象在当代西方社会有继续深化的趋势,这与统治阶级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他们更善于借助科学技术的‘中介,将异化当作一种统治人民、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生产力水平迅猛发展,但是工人却要受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商品控制,并逐渐受到高科技的制约,逐渐地成为单向度的人。工人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就不能仅满足于劳动条件的改善,生活的富裕,而必须认清异化现象的危害及其深刻的根源,要寻找解放自己的途径。” [2]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带来的异化现象不可能消失殆尽,工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从根源上认清异化现象本质及危害,寻找到科学的途径“解放自己”。

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异化现象

首先,不可否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异化现象,但是这种异化现象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是有着本质差别的。

例如我国学者叶汝贤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的本质,而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要废除了私有制。”他接着提到:“这种本质区别的基本表现恰恰在于社会主义废除了私有制, 废除了剥削和消灭劳动的异化性质。”[3]与之相同,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要消灭异化, 社会主义本身也具有克服异化的力量,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消灭异化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4]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叶教授同样在《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一文中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身的产物, 它的性质也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异化的对抗性质。用经济异化的观点来对这些问题加以概括,就会混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界限。”[5] 该现象的产生“有的是由于缺乏经验,或由于不认识客观规律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误;有的则是主观主义大发作,根本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所致。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虽然难以避免,但随着人们的经验的积累和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入,又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3、马克思异化理论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1)、社会发展方面

研究分析马克思异化理论,不仅能够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异化现象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异化现象间的本质区别,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地区贫富差距、权力滥用、道德滑坡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异化现象的某些特点。刘柱海在《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现实导向意义》中提出:“我们既不能听任异化现象在我国各个地方蔓延,也不能过于保守,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作用来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同时,我们也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 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發展。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避免走资本主义老路。”[6]杨建华在《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我们周遭的现实, 我们惊异地发现, 这些在国际社会已被批评、抛弃的‘发展异化问题仍在剧烈地困扰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消除发展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发展观。” [7]

(2)、人的发展方面

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万万不能忽视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的批判性实践哲学,马克思在《手稿》中解决异化问题的途径就是使人自由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 迟成勇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我们如何解决我国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异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启发。克服“异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注重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9]杨建华在《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中指出:“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他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或机会,而人的发展反过来能积极促进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更新, 只有依靠人才能获得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 没有人的参与, 发展是不可能的。社会的发展与否, 完全取决于人的素质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志。”[10]

参考文献

[1]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5):6-8.

[2]沙光学.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J].传承,2009,(3):40-43.

[3][5]叶汝贤.剖析“社会主义异化论”[J].学术研究,1984,(1).

[4][7][10]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6]刘柱海.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现实导向意义[J].传承,2008,(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8-71

[9]迟成勇.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48-52.

作者简介

宋欢(1989-),女,辽宁大连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