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针结合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7-10-19 12:10涂亦凤傅立新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气罐经筋筋骨

涂亦凤,傅立新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筋骨针结合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涂亦凤1,傅立新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目的:探讨筋骨针结合气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独特优势。方法:将1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采用筋骨针结合气罐治疗,1周治疗1次,共3次,2个月后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治疗4周,2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分数变化及组间疗效比较。结果:筋骨针结合气罐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是97.06%和76.47%,优于对照组的82.09%和55.22%(均P<0.05),治疗后观察指标均降低(均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针结合气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组,且远期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值得临床推广。

筋骨针疗法;自制气罐;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人体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加之体内外因素引起腰椎小关节紊乱或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及血管而出现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病症。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各有疗效,但对于筋骨针治疗该病是否有效的研究颇少,笔者通过对2015年至2016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探讨,将筋骨针结合气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针刺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1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筋骨针门诊就诊患者,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男性40例,女性28例,最大80岁,最小26岁,平均(48±12)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4天,平均(53.7±72.4)个月。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21例,最大80岁,最小24岁,平均(45±12)岁,病程最长29年,最短1周,平均(47.1±52.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腰部损伤或受寒湿史;②腰痛向臀部和下肢辐射;③脊柱侧凸,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压痛,并放射至下肢,腰部活动受限;④下肢神经支配区域节段性感觉障碍,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⑤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凸,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唇样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③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④腰椎骨折、腰椎滑脱患者;⑤妊娠患者;⑥金属过敏或严重惧针者。

1.2.4 剔除标准 已纳入研究患者,符合以下1项,应剔除:①误诊;②采取禁用疗法不能客观地评价疗效者;③未按时接受治疗者。

1.3 盲法设计及实施

本研究采用单盲,即患者不知道采用何种治疗方法。由第三方进行疗效评价及统计学处理。

2 治疗方案

2.1 治疗组

采用筋骨针结合气罐疗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取点:腰椎棘突筋结点(各腰椎棘突骨突点)、腰椎关节突关节筋结点(各腰椎棘突间旁开1.5~2 cm)、腰椎椎间外口筋结点(各腰椎棘突间旁开3~3.5 cm)、臀上皮神经筋结点(秩边穴)、坐骨神经出口筋结点(环跳穴)、腘绳肌群筋结点(殷门穴)、髂胫束中下筋结点(风市穴)、腘横纹中点(委中穴)、小腿三头肌肌腹、肌腱交汇处(承山穴)、局部压痛敏感筋结点。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消毒,医者戴无菌手套,根据取点部位深浅分别选用0.5 mm×30 mm、0.5 mm×60 mm或0.6 mm×90 mm的筋骨针快速纵行垂直进针,进针后采用苍龟探穴法[2]由浅至深逐层松解筋膜结节,医者感受针下沉紧重满的得气感[3-4]、无弹性阻力感,患者自觉酸胀为度,如患者有触电感即刻停止操作,辅以深转、白虎摇头法[2]。术毕出针,立刻将自制气罐置于每个治疗点拔罐,将针柄抽吸至不能抽吸的位置,用固定卡固定针柄,气罐即维持于治疗部位以抽吸瘀血,待3~5 min起罐,擦净针孔并消毒,贴创可贴。起罐后行微波治疗仪照射,医者嘱患者暴露治疗部位的皮肤,将微波治疗仪探头置于治疗部位上约10 cm处行微波照射以消炎镇痛,频率5 Hz,时间5 min/部位,有微波治疗仪禁忌症的患者勿用。1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2个月后随访。

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参照《针灸治疗学》[5]选穴,主穴: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和委中;配穴:寒湿腰痛配腰阳关,瘀血腰痛配膈俞,肾虚腰痛配大钟。操作:患者俯卧位,根据腧穴部位深浅分别选用0.25 mm×40 mm或0.3 mm×75 mm的毫针进针,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治疗4周,2个月后随访。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式疼痛询问量表[6],包括:①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 PRI):有15个形容词,程度分无、轻、中、重4 级, 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计算总分;②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使用横向移动标尺测定疼痛值,两端分别为无痛0分和剧痛10分,患者自行评定(0~10分);③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分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6级,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5分。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记录。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完全消失,下肢感觉及活动功能无障碍, 直腿抬高70°以上;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下肢感觉及活动功能基本无障碍,直腿抬高7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用率(%)表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述;本研究组内比较为3组数据分别进行前后比较,故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则采用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研究期间对照组有1例脱落病例,脱落原因为患者自觉针刺疗效欠佳,无法坚持治疗,因脱落时间对研究无影响,故统计结果中未予以剔除;治疗组无病例脱落。

5.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从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优于对照组的82.09%,两组比较χ2=8.13,治愈率76.47%,优于对照组的55.22%,两组比较χ2=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2 两组患者PRI指数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各时点的疼痛分级指数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疼痛分级指数分数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从表中亦可看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PRI指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5.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各时点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从表中亦可看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各时点VAS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5.4 两组患者PPI评分比较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各时点的现有疼痛强度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PP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从表中亦可看出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各时点PPI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6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腰痛”范畴,感受外邪,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体虚年老,精气亏虚,经脉失养,抑或跌仆损伤,瘀血留着均可导致腰痛[5],治当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补肾益精、激发经气、养血柔筋。根据症状及疼痛部位发现本病属于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筋病症,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灵枢·刺节真邪》载:“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横络”卡压,使得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经筋病症主要表现为筋肉关节疼痛,根据“经之所过,主治所及”,故在两经经筋循行线上选点治疗,查阅《灵枢·经筋》发现,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筋循行与经脉循行大致相同,且经筋之气在循行中主要“结”“聚”于四肢关节和肌肉丰厚之处,因此选取足太阳经脉之秩边穴、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及足少阳经脉之环跳穴、风市穴解除卡压,激发经气、养血柔筋、通经活络止痛以缓解腰腿部感觉及活动障碍。

从现代医学来看,经筋主要包括筋膜、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的筋肉系统和神经系统[7-8],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部及下肢的筋肉系统长期劳损,形成无菌性炎症产生疼痛,或者筋膜卡压神经和血管引起感觉及活动障碍。根据人体解剖学基础,选取相应的治疗点,如腰椎棘突、腰椎椎间外口(相当于横突处)为肌筋膜的骨骼附着点,腰椎关节突关节、臀上皮神经、坐骨神经为神经的筋膜出口,治疗可缓解肌筋膜紧张、痉挛及受损或解除筋膜对相应神经及血管的卡压,从而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本研究采用苍龟探穴法和白虎摇头法用于松解筋结,两法属于“飞经走气”针法,《金针赋》[2]云:“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但此处与传统手法有所区别,本研究于进针时运用苍龟探穴法之“钻剔四方”,但无“一退三进”,而是由浅至深逐层进行“八字形”分解,可充分松解筋结,通经活络;于操作过程中患者感受有触电感时停止操作转而运用白虎摇头之“似手摇铃”,但无“退方进圆”,而是深转,解除筋结对神经血管的卡压,既能促发经气,又不会损伤神经。

“筋骨针”是由吴汉卿教授发明,在九针基础上结合针挑疗法、运动针法与太极针法,根据中医经筋学说和现代软组织损伤学说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疗法[9],吸收针刀松解粘连的优势,剔除针刀针身较粗、创伤大、手法重的缺点,结合针灸针无痛、创伤小的优势,本研究结合针灸传统针刺手法将该疗法改进,发挥了筋骨针优势,使其既能松解筋膜结节,患者又易于接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运用。另外,本研究使用的自制气罐是利用一次性注射器改造而成,首先去除注射器的针头和针栓,后将注射器的针管于针管与针头连接处沿线切割,使针管成圆柱中空样并将边缘打磨光滑,接着在针柄上穿孔,最后将相应针柄塞入针管完成制作。自制气罐的优势在于可由术者自行控制负压大小和灵活运用不同规格的气罐,针对机体极小的治疗部位拔罐,可避免玻璃罐负压不足而难以达到祛除瘀滞效果的弊端,通过拔罐对机体产生负压,抽吸瘀血,可去瘀生新,养血荣筋,并能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以改善肢体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筋骨针结合气罐疗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针刺组,且远期疗效优于针刺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受条件所限纳入病例较少,未来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 明·徐凤.针灸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3] 朱世鹏,陈欢,李晓泓,等.针刺得气的特征及机制研究概述[J].中医杂志,2015(19):1700-1703

[4] 王培清.得气、得气的应用与操作[J].中国针灸,2007,27(5):349

[5] 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8

[6]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67-1168

[7] 刘涛.经筋实质初探[J].中国针灸,2007,27(4):297

[8] 程永.经筋实质、经筋病病机与治法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1(5):97-99

[9] 吴汉卿,吴军尚.中医筋骨三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5

JinguNeedlingCombinedwithCuppingintheTreat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

TU Yi-feng1, FU Li-xin2△

(1.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300193,China; 2.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ianjin300193,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pecial superiority about the therapy of Jingu needling combined with cupping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Methods135 LDH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n=68) and the control group(n=67);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therapy of Jingu needling combined with cupping(once per week, three times in total);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traditional acupuncture(once per day, five times per week, four weeks in total), and follow-up visi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wo months. Pain rating index, visual analogue scale, and present pain intensity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cure rate were 97.06% and 76.47% respective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ch were better than 82.09% and 55.22%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all indicators were lower after the treatment(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therapy of Jingu needling combined with cupping wa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LDH with long-term good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Therapy of Jingu needling; Home-made cup; Lumbar disc hernia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246.2

A

1005-0779(2017)09-0034-03

涂亦凤(1992-),女,201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傅立新(1966-),女,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研究工作。

2017-02-08

猜你喜欢
气罐经筋筋骨
芒种
足三阳经筋与膝关节痛
储气罐在汽车冷冲压模具中的应用
筋骨 道德 温度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LNG气罐型式及在某大型耙吸挖泥船上的布置研究
文贵有“筋骨”
碰撞载荷对 LNG 船舶甲板上气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