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7-10-19 12:10李晓燕刘志丹陈春兰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棕色白色穴位

李晓燕,刘志丹,赵 创,陈春兰,梁 薇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99)

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李晓燕,刘志丹,赵 创,陈春兰,梁 薇△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99)

目的:观察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制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按埋线的不同层次分别命名为脂肪层组、肌肉层组和混合层组。脂肪层组埋线于脂肪层,肌肉层组埋线于肌肉层,混合层组埋线在脂肪层与肌肉层交替进行。3组均取中脘穴及天枢穴行埋线治疗,频率每周1次,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脂肪系数、脂肪细胞数量与形态,并检测血脂、血糖各项指标。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后,3个埋线组大鼠的体重及Lee’s指数均低于肥胖对照组(均P<0.01)。肥胖对照组的血脂及血糖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3个埋线组大鼠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下降(P<0.05),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显著降低(P<0.01),脂肪层与混合层埋线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1)。白色脂肪系数与棕色脂肪系数的比较,肥胖对照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治疗后,肌肉层埋线组的白色脂肪系数较模型组下降(P<0.05);3个埋线组大鼠的棕色脂肪系数均下降(P<0.05),其中混合层埋线组下降显著(P<0.01),3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对照组大鼠白色脂肪细胞及棕色脂肪细胞计数与大小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3个埋线组大鼠的上述参数与肥胖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脂肪细胞HE染色切片可见肥胖大鼠脂肪细胞增大,治疗后脂肪细胞形态变小。结论:穴位埋线可降低肥胖模型大鼠体重、Lee’s指数、血清TC/TG/LDL-C和血糖水平、升高HDL-C水平以及减少脂肪含量、改变脂肪形态,从而达到减肥和调节糖、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3种层次穴位埋线减肥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混合层埋线对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效果较好。

穴位埋线;单纯性肥胖;棕色脂肪;白色脂肪

单纯性肥胖是指消耗热量小于摄入热量而以脂肪形态存储于体内,以肥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肥胖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严重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加强对肥胖症的研究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大医学课题。现代临床医学以手术、药物、控制饮食、运动等为治疗手段,中国传统医学则以“简、便、廉、验”的针灸减肥为优势,其中穴位埋线法更是因其对穴位持续的刺激获得更好的疗效而广受患者喜爱。但在临床操作中,埋线层次的选择并无统一标准,为探寻最佳埋线层次,本研究以单纯性肥胖大鼠作为模型,观察了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其对血脂血糖与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SPF级4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大鼠饲养和实验均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过程符合动物实验伦理要求。

1.1.2 小鼠饲料配方 普通饲料:大麦粉20%、麸皮16%、玉米粉16%、豆粉10%、鱼粉10%、骨粉5%、食盐2%、酵母1%和脱水菜(苜蓿粉)20%[1]。高脂饲料:普通饲料50%、猪油12%、奶粉10%、豆粉5%、蛋黄粉5%、干酪素5%、花生5%、蔗糖5%、食盐2%、麻油1%及维生素A+D 10滴。

1.2.3 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埋线针: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上海康德莱集团 0.7 mm×32 mm,TWLB)作套管,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0.30 mm×75 mm)作配套针芯;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山东博达医疗用品有限公司3-0);正置显微镜(OLYMPUS公司CX41);移液器(吉尔森P型移液器公司);恒温烘箱(上海恒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DHG-9023A);冷冻切片机(徕克公司CM1850);摊片机(徕克公司PPTHK-21B);数码相机(NIKON公司D5100)。

主要试剂:葡萄糖(Glu)测试盒(F006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甘油三酯(TG)测试盒(A110-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总胆固醇(T-CHO)测试盒(A111-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测试盒(A112-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测试盒(A113-2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甲醛(10010018上海国药集团)、二甲苯(10023418上海国药集团)、无水乙醇(10092680上海国药集团)、氨水(10002118上海国药集团)、苏木素(714094 BASO)、伊红(BA4099 BASO)、中性树脂(G8590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分组与造模

将40只清洁级4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对照组、肌肉层埋线组、脂肪层埋线组和混合埋线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8只全程普通饲料喂养,剩余32只造模,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各组大鼠均自由摄食,饲养环境清洁,明暗周期12 h,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期间记录每只动物体重的变化,每周称重1次。持续饲养5周后,按体重大于同期普通饲料喂养大鼠平均体重20%以上即为造模成功。最终得到肥胖模型大鼠32只。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予用普通饲料饲养,自由饮食、饮水。

1.3 实验操作方法

1.3.1 正常对照组 将大鼠放置于底部有乙醚棉球的麻醉钟罩内轻微麻醉,麻醉后放回笼内,每周1次,持续4周。

1.3.2 肥胖对照组 同上。

1.3.3 肌肉层埋线组 取中脘和天枢穴,参照华氏的定位方法[2]。首先将“3-0”号羊肠线置于消毒弯盘中,剪成0.5~0.8 cm小段若干,倒入生理盐水冲洗,消毒专用埋线针备用。然后将大鼠放置于底部有乙醚棉球的麻醉钟罩轻微麻醉,再用碘伏消毒穴区皮肤,持穿好羊肠线的埋线针刺入穴位,到达肌肉层,先稍稍后退针管,然后推动针芯将肠线推入穴内,感到埋线针管内有落空感时退出针管及针芯,并确认肠线已埋入大鼠体内,埋线完成后,穴位区无需特殊处理。每周埋线治疗1次,持续4周。

1.3.4 脂肪层埋线组 方法同肌肉层埋线组,埋线要求为将羊肠线埋于穴位脂肪层。

1.3.5 混合层埋线组 方法同肌肉层埋线组,埋线要求为第1、3次治疗选用肌肉层埋线组,第2、4次治疗选用脂肪层埋线。

1.4 标本采集

1.4.1 血清标本 各组大鼠于实验结束第2天,禁食12 h,予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0.3 ml/100 g),打开腹腔,股动脉全血采集若干毫升,3000 rpm离心10 min之后,取上清液,置于2.0 ml EP管内,-2℃冰箱保存待测。

1.4.2 脂肪组织及骨骼肌 血清标本采集后处死大鼠,分离各组大鼠腹腔生殖器白色脂肪及肾周围白色脂肪、肩胛部棕色脂肪。用电子天平称取滤纸吸去组织液后的湿重(精度为0.1 mg)并记录。

1.4.3 脂肪组织切片 取各组大鼠同一部位腹腔白色脂肪及肩胛部棕色脂肪各1小块,用2.5%甲醛乙醇溶液固定,酒精梯度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于400倍光镜下任选10个视野,记录全视野中脂肪细胞个数,测定并比较各组间脂肪细胞大小,取平均值作为每例的数值。

1.5 检测指标与方法

1.5.1 各项指标检测 分别于造模成功第1天、实验观察中每7天和处死前测量。体重:用精度为1 g的电子天平称重(g);体长:大鼠鼻尖至肛门的长度(cm);Lee’s指数:体重(g)1/3/体长(cm)×103;脂肪系数:脂肪湿重(g)/体重(g)×100%。

1.5.2 血脂、血糖测定 血清指标根据各指标试剂盒说明书,采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葡萄糖含量。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大鼠体重及Lee’s指数的影响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与肥胖对照组比较3个埋线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肥胖对照组比较3个埋线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个埋线组大鼠的Lee’s指数无差异(P>0.05),提示治疗后,肥胖大鼠的Lee’s指数已和正常大鼠无异。说明与肥胖对照组比较,埋线能减轻体重、减小Lee’s指数。3种埋线方法之间没有差异。

表1 治疗前后各组体重及Lee’s指数比较

注:与肥胖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大鼠血脂、血糖的影响

由表2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对照组的血脂及血糖水平均有差异(P<0.01)。与肥胖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埋线组大鼠的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下降(P<0.05),其中脂肪层与混合层埋线组下降显著(P<0.01);脂肪层与混合层埋线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1),而肌肉层埋线组则无差异;3个埋线组大鼠的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显著降低(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混合层埋线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无差异(P>0.05)。3个埋线组大鼠之间比较,总胆固醇下降方面,混合层埋线组显著优于脂肪层组(P<0.01),脂肪层埋线组显著优于肌肉层埋线组(P<0.01);甘油三酯下降及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方面,混合层埋线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方面,混合层埋线组显著优于肌肉层埋线组(P<0.01);血糖下降方面,脂肪层和混合层埋线组显著优于肌肉层埋线组(P<0.01)。说明与正常大鼠比较,肥胖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埋线治疗后,能降低肥胖大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在改善血脂方面,混合层埋线组效果最佳,在改善血糖方面,脂肪层和混合层埋线组均较肌肉层埋线组效果好。

表2 治疗后各组血脂及血糖比较

注:与肥胖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

2.3 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大鼠脂肪系数的影响

表3 治疗后各组脂肪系数比较

注:与肥胖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

由表3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对照组白色脂肪系数与棕色脂肪系数均升高(P<0.01)。与肥胖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肌肉层埋线组的白色脂肪系数下降(P<0.05),而脂肪层与混合层埋线组与之比较无差异(P>0.05);3个埋线组大鼠的棕色脂肪系数均下降(P<0.05),其中混合层埋线组下降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3个埋线组棕色脂肪系数则无差异(P>0.05),3组之间比较也无差异(P>0.05)。提示肥胖大鼠的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较正常大鼠增多,治疗后肥胖大鼠的棕色脂肪减少,白色脂肪有减少的趋势。

2.4 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大鼠脂肪细胞的影响

表4 治疗后各组脂肪细胞比较

注:与肥胖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

由表4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肥胖对照组大鼠白色脂肪细胞及棕色脂肪细胞计数与大小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肥胖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埋线组大鼠的白色脂肪细胞计数、大小及棕色脂肪细胞计数、大小都有显著差异(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个埋线组大鼠的白色脂肪细胞计数、大小有显著差异(P<0.01),3个埋线组大鼠的棕色脂肪细胞计数无差异(P>0.05),混合层埋线组的棕色脂肪细胞大小有显著差异(P<0.01);白色脂肪计数、大小及棕色脂肪计数3个埋线组间无差异,棕色脂肪细胞大小脂肪层与混合层埋线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肥胖模型大鼠白色脂肪细胞及棕色脂肪细胞均变大,治疗后,视野中埋线组白色脂肪细胞及棕色脂肪细胞个数均增多,细胞大小均变小,埋线能使白色脂肪细胞变小,棕色脂肪细胞数量增多。

2.5 穴位埋线对大鼠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2.5.1 穴位埋线对大鼠白色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切片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白色脂肪细胞排列规则、大小相等、分布均匀。肥胖对照组白色脂肪细胞分布均匀,较正常对照组形态充盈。埋线治疗组白色脂肪细胞数目减少、形状不等。见封三彩图1。

2.5.2 穴位埋线对大鼠棕色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 切片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棕色脂肪细胞排列不规则,大小不等,体积较白色脂肪细胞偏小。肥胖对照组棕色脂肪细胞大小不等,较正常对照组形态充盈。埋线治疗组棕色脂肪细胞数目形状不等,形态较肥胖对照组变小,接近正常对照组。见封三彩图2。

说明脂肪细胞增大是肥胖的形态学表现,穴位埋线可能是通过使脂肪细胞变小从而达到减肥的作用。

3 讨论

中医认为脾胃是肥胖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位,气虚、痰湿、瘀热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肥胖症病机主要在于脾胃失和、脾虚胃盛、痰湿壅滞[3]。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穴,大肠募穴,是大肠之气汇聚于腹部的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调理肠胃、温经止痛之功效。中脘穴为任脉穴、胃经募穴,是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之会,是胃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是八会穴之腑会,是腑之精气聚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降逆利水之功能。因此本次实验选穴为天枢和中脘,以健脾祛浊。

本实验通过不同层次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的干预,探寻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的最佳埋线层次。治疗方案最初预设混合层为脂肪层与肌肉层之间的筋膜层,实际操作中因大鼠筋膜层浅薄,无法精确将羊肠线放置于此,故调整为肌肉层与混合层交替埋线。

结果表明埋线组与肥胖对照组肥胖大鼠相比较,埋线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明显下降(均P<0.05),不同层次之间无差异。这与既往临床资料报导的未明确层次的埋线减肥有效相仿[4-6]。因此,埋线层次的选择并没有得到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但减肥不仅是减重,更重要的是内脏脂肪的减少,本实验显示肌肉层埋线组的白色脂肪减少较肥胖对照组有差异,说明在减少内脏脂肪方面,肌肉层埋线较优。

既往研究表明: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是肥胖病的重要组织学特征[7-8]。本实验显示,穴位埋线后肥胖大鼠的棕色脂肪减少,白色脂肪有减少的趋势。且埋线组大鼠脂肪细胞形态与肥胖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减小(P<0.01)。提示穴位埋线对脂肪细胞的影响是其减肥的重要形态学基础。

人体中存在有棕色脂肪组织和白色脂肪组织两种脂肪,其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截然相反的作用。WAT的功能主要是将体内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BAT则主要是通过其线粒体的解偶联作用将脂质氧化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从而发挥作用[9]。Rothwell等的研究显示,成年人体内40~50 g的功能型棕色脂肪足以增加人体20%的基础代谢率[10]。所以不同层次穴位埋线是否通过调节脂肪含量从而影响肥胖大鼠能量代谢而达到减肥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改善血脂方面,混合层埋线组效果最佳,在改善血糖方面,脂肪层和混合层埋线组均较肌肉层效果好。以上结果可为临床穴位埋线层次选择提供参考。

穴位埋线对肥胖具有确切的疗效,规范穴位埋线层次的选择使其作用效果得到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杨爱君,崔雁,叶卉初.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的建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3):156-157

[2] 华兴邦,李辞蓉,周浩良,等.大鼠穴位图谱的研制[J].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1991(1):1-5

[3] 邹大进.实用临床肥胖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7-59

[4] 李媛媛,胡慧,梁翠梅.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493-496

[5] 侯慧先,孙婷,胡艳双,等.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7):50-52

[6] 李益,洒玉萍.穴位埋线对肥胖模型大鼠脂联素及其受体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5(11):1752-1754

[7] 王少锦,李青,佘延芬,等.电针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大鼠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25(4):269 -271

[8] 屈娅婷,刘霞,何军锋,等.电针对饮食诱导单纯性肥胖大鼠的抗肥胖作用及其机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2):852-856

[9] Farner SR.Moleculer determinants of brown adipocyte formation and function [J].Genes Dev,2008,22(10):1269-1275

[10] Rothwell NJ,Stock MJ.Luxuskonsumption,diet -inducedthermogenesis and brown fat:the case in favour[J].Clin Sci(Lond),1983,64(1):19-23

EffectofCatgutEmbeddingunderneathPointsatDifferentLayersonMetablismsofGlucoseandLipidinSimpleObesityRats

LI Xiao-yan, LIU Zhi-dan, ZHAO Chuang, CHEN Chun-lan, LIANG Wei△

(BaoshanIntegratedHospitalof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Shanghai201999,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atgut embedding underneath points at different layers on metabolisms of glucose and lipid in simple obesity rats.MethodsHigh fat diet was used to induce obesity models. The successful mode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vels of embedding, which were the fat layer group, the muscle layer group and the mixed layer group. The points chosen for catgut embedding were CV12 and ST25, the intervention was once per week for four weeks. Body mass, Lee's index, fat coefficient,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lipocyte,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fat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among groups.ResultsAfter catgut embedding, body mass and Lee's index of the embedding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obesity control group(P<0.01).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fat in the obesity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P<0.01); the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in embedding groups were decreased(P<0.05), LDL and blood glucos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1); HD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fat layer and the mixed layer embedding groups(P<0.05). White fat were reduced in the muscle layer embedding group(P<0.05); brown fat were decreased in all three embedding groups, in which the mixed layer embedding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amog the three groups(P>0.05). Compared to the normal group, the number and size of white fat cells and brown fat cells in the obesity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1); after treatment, the parameters of the three embedding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obesity control group (P<0.01).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fat cells increased in obese rats, the fat cells became smaller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can reduce the levels of weight, Lee's index, TC, TG, LDL-C, and blood glucose in obese rats, it can increase HDL-C level and reduce the fat content, and change the morphology of fat,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weight loss and regulate metabolism disorders of glucose and lipi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layers of embedding, but the mixed layer embedding has better effect on regulating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Catgut embedding underneath points; Simple obesity; Brown fat; White fat

R246.1

A

1005-0779(2017)09-0052-05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项目(2016);上海市宝山卫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项目,编号:bswsyq-2014-A05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级课题,编号:201501。

李晓燕(1987-),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病机理与临床疗效评价。

△通讯作者:梁薇(1966-),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代谢系统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2017-02-10

猜你喜欢
棕色白色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又香又甜的棕色方块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无论什么颜色和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