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型社团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机制探索

2017-10-19 12:02陈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探索创新能力

陈林

摘 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希望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了高校的重要战略目标。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势必要借助高校给予的媒介平台,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术型社团是以某一学科领域知识为背景,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学生组织,是高校第一课堂的延伸,具有自发性、科技性、实践性等特点。以四川大学为例,截至2017年7月31号,学生社团共有829个,其中学术型社团有641个。社团在学校的科技活动月或以全国某一专业赛事为契机,定期开展相关科技活动,如船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锦电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对高校学术氛围的营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术型社团 创新能力 探索

学术型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起着重要作用,探索出了一条新型学术型社团发展路径,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突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一教学瓶颈,实现高校教学重心下移,是我们剖析的重点。

一、学术型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学术型社团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业实践能力

社团活动都是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研究型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近年来,国家掀起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高校涌现出越来越多依托学术型社团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这些事例都表明学术型社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具有创业理想的大学生筛选出合适的创业项目,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二)学术型社团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其根本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之一,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赛事,可以养成刻苦钻研、团队协作、永不言弃的良好品德,同时这些也是合格的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学术型社团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学生作为参与者被动接受知识的传递,而在社团开放的环境中大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涉猎到最前沿的、多学科的知识,拓宽视野。学术型社团中的每一次活动都山大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大学生自主发挥创新创造能力,这与创业的最终目标“实现精神追求与自我价值”是一致的。

二、学术型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育培养模式中创新教育存在较大缺失这一问题逐渐显露。以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为例,我们有如下发现。

当前在高校“第一课堂”占据绝对优势的培养模式下,大多数高校学生具备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理论知识丰富,应试能力强,但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思考与创新意识缺乏,科研实践参与不足;崇拜教授和权威,缺乏质疑与挑战精神,团队协作不够。

综上所述,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生社团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较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通过提供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平台,学术型社团可以激发其参与学术研究的潜在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高校学术型社团作为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高校育人体系。

三、学术型社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健全社团管理机制,规范学术型社团建设

在社团的口常管理中,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内部建设,规范团员选拔与考核制度,将社团活动口常化,活动内容丰富化、品牌化;另一方面学术型社团的挂靠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应积极参与到社团的监管與指导中,保证社团建设科学化、规范化。

(二)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建立双导师制

为保证学术型社团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活动平台的作用,指导教师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高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专业知识面较窄、经验不足,必须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才能保证实践效果。鉴于目前学术型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考虑建立社团双导师制,山具有创业导师资格的教师与专业任课教师共同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将社团内部建设、口常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科研项目学习指导、创业沙盘演练等社团指导工作落在实处。

(三)整合资源,打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学术型社团应在高校、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整合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机会。一方面,指导教师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或指导大学生开展相关的专业比赛,丰富活动内容;另一方面,高校应对社团的发展给予更大的支持,在保障活动资源的同时,积极与企业单位联系,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与合作项目,从而促进社团活动更为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建立社团评价机制,实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社团的发展与规划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估,只有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才能保证学术型社团发挥其重要的平台作用。同时,挂靠学院、指导教师、社团成员都应积极参与评价并坚持定期总结,激励社团的创造力与荣誉感。

四、结语

高校学术型社团是以促进学术交流,拓展学生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社团,其在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校能够通过学术型社团的建立和发展,使得校园文化更加繁荣,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营造良好的学术研讨氛围。建设和发展学术型社团己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冰峰沦学术型社团对创新教育的意义团成功(教育),2008,8:234- 235

[2]马可,梅元媛以学术性社团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团理论导报,2010,7:56

[3]尹婉馨大学生学术型社团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一一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团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2: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