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物教育功能实现途径

2017-10-19 21:53谢晓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文物途径教育

谢晓燕

摘 要:文物的教育就属于非程序性教育,如何使其为个人的成长奠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对文物教育功能实现途径与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要有效提高文物教育的功能,应该对博物馆的合理建设与科学管理、多形式展览,多渠道宣传、馆校共建,重视基础等。

关键词:文物 教育 途径

文物的教育就属于非程序性教育,如何使其为个人的成长奠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我们所说的文物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所能起到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使文物的社会教育教育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呢,笔者认为以下途径或者策略有一定的帮助。

博物馆既是文化事业、科普事业,也是教育事业,其是我国文化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文物价值与教育功能的得以实现必须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博物馆。因为,文物的收集与展出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一般的单位无法提供和达到要求。这同时也该文物的及时展出带来阻碍,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博物馆教育的辐射面主要在城市。因此,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博物馆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博物馆的合理建设之外,科学化的管理也是不可缺少。文物的存放和保护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这要求从事这些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有很高的专业性。科学化的管理是现在文物保持的发展一大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更长时间的保护我们的文物,才能继续进行社会教育。

文物的价值体现和教育功能实现主要是通过参观者的参观和讲解员的讲解,这样的活动形式主要存在于各种级别的展览。但是,目前一些地区由于陈列陈旧、缺乏新意,导致了博物馆成为“一次性消费场所”或“门前冷落车马稀”现象产生。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展览内容一成不变的矛盾亟待解决。其扭转的方法就是展览的形式多样化发展,从而激发参观者的参与热情。然而,现时博物馆演绎展品的方法跟过往已大不相同,改为向观众提供富于教育、资讯、艺术以及娱乐性的文化经验。一件或一组展品,必须有恰当的陈列环境才能吸引观众。另外,展品、平面设计、影音装置、颜色、灯光及组织结构等也需要相互配合,又或利用多感官设计令环境更富趣味性,吸引观者一起参与,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下加深对展品的认识。这一点就好比我们看报纸,尽管报纸版面虽有固定分类,但由于内容的每日更新,我们读者百看不厌,文物展览也是如此。另外,宣传也是促使文物教育功能的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网络全覆盖的今天,人们已经开始习惯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活动知识等,同样对文物的了解也在其中。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机构之一,但目前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教育形式上, 目前的博物馆基本还是处于是否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徘徊中,更不用说主动深入到公众去实现社会教育职责了。 这点无需过多论述,单是从媒体报道“这个还有哪个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就从侧面反映出博物馆只是少数向公众开放了,否则就不成新闻了。没有开放,接受到社会教育的只是占不上比例的公众“贵族”。 在社会教育内容上,距离公众生活生产需求也甚远。现代博物馆的三个基本功能分别是实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 其中实物收藏和科学研究是方法和手段,社会教育才是博物馆文物研究的目的及博物馆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知识的传播已不再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的单向传递, 而是双向交流, 互动影响。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教”,而在帮助公众“学”。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主要是为广大观众提高文化素养服务,使博物馆在城市文明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教育方式生动形象,有其特有的长处。文物本身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实体,同时也是含有精神文化的实体。

长效机制的有效建立在博物馆和学校之间,两者要保持长期联系、深入性的合作,而不能是一年安排参观一次就没事了。笔者认为长效机制的建立并不折不扣的执行,才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社会教育功能发挥。比如,在浙江的杭州推出的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券”馆校共建模式就给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我们文物主管部门要以高度的教育使命感来看待这个问题,真正地把文物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高点。

设立对接窗口或部门对接窗口或部门是为了有效地使馆校共建得以实现目的的有效手段,通过这种手段两单位加强联系与互动,有效的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各自的教育的活动,这一点国外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窗口的对接不仅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对方,这种双赢的做法值得普及。

主动出击,因校而异。博物馆作为文物的主要收集和储存地,拥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但受传统工作思维的影响,习惯了等客上门。而现实告诉我们这样已经不行了,要想完成自己身上的责任,主动出击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因此,笔者建议我们的博物馆要主动出击,因校而异的进行文物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今的博物馆已不再以藏品为本位,而改以服务观众为目标。有见及此,博物馆将会在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尽量满足观众和服务对象的需求,重视他们的反应,以免有负他们的期望。博物馆应修订其藏品范围、展览内容、研究区域和宣传策略等,就此公开咨询,收集公众的意见,能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令他们对文物产生兴趣,继而欣赏和珍视这些历史和文化遗产。

总之,以上针对博物馆对文物的教育功能发挥促进作用进行了论述,也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策略。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物的接触机会和对其认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何抓住契机最大化的提高文物的教育性将是我们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努力的目标。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将这这一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淑华.曹明,浅谈博物馆的经济效益[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王军,从中外体育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探讨新时期我国体育博物馆的发展方向[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艾全生.林立,知识经济时代与博物馆[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議论文集[C].1997年

[4]甄朔南,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物途径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物的栖息之地
题解教育『三问』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