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在朝阳市的建设相关问题分析

2017-10-19 03:10孔德辉
水能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朝阳市

孔德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发与恶化。旱灾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不同地区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安定与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面对自然灾害,抗旱工作中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可以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科学调度抗旱用水,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旱灾的险情。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在朝阳市的建设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朝阳市;建设相关问题

1、前言

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是提高区域抗旱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功能的独特性、运行的临时性、管理的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抗旱工作中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可以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科学调度抗旱用水,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旱灾的险情。

2、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资源工程建设的意义

朝阳市生态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旱象频繁,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50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匀,6—9月份降水占全年的80%;春旱和秋吊几乎年年发生。据建国后60年统计,有40个年份遭到严重旱灾。由于干旱的影响,水资源贫乏,全市水资源总量仅14.9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43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2.1旱災的危害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旱灾由于其范围广、历时长、影响深远及反复发生的特点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生态环境的平衡。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干旱是危害农业生产的第一灾害。由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自然环境,因此旱灾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各种农作物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形成。由于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受自然干旱灾害的影响就尤为明显。2)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持续的干旱可能导致湖泊、河流水位下降,甚至干涸和断流。3)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持续的干旱,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

2.2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重要性

针对我市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的现实,如果一旦发生干旱灾情,那么抗旱工作就变得十分艰巨和困难。基于此,国家为了提高抗旱能力,采取建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提高乡(镇)供水保证率。

目前,我市2014—2016年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实施全部完工,绝大多数工程已经在2017年春旱期间适时启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建立备用水源,显著地提升了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改变和缓解了旱区现有供水系统水源短缺的局面。通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在干旱期间将高保证率的抗旱水源提引至水源不足的供水系统,显著提升了乡(镇)的供水保障率,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二是实施应急供水,极大地保障了乡(镇)供水安全。乡(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用水需求越来越大,但水源工程建设相对滞后,干旱时供水不足已成为制约乡(镇)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对促进乡(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十分明显。三是实现水源连通,更好地发挥了水源抗旱效益。干旱期间,有些地区水源充沛,但缺少工程无法将水引到缺水地区。通过水库引水工程,使有限的水源发挥了更大的抗旱效益。四是补充生态用水,明显地缓解了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建设生态应急补水工程,为国家级重点自然生态保护区在干旱时期增供生态应急水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旱导致的植被干枯、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受损程度。

3.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的思路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定位非常重要,即如何与常规水利工程进行区分。常规水利工程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需水所要求的基础水利设施,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主要是解决发生重、特大干旱灾害时针对所保障目标而建设的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常规水源在干旱时期可根据抗旱需要进行供水目标转换,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正是进行供水目标转换而建的应急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应当以县域为主体,根据区域干旱规律,水资源承载能力,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和生态等用水需求和现有抗旱能力,分析不同干旱水平年可能引发的问题,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旱行动方案。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应当把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

3.1目标明确,合理保障

规划目标主要考虑应急抗旱的需要,针对不同等级干旱确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和重点保障对象:发生中度干旱时,粮食主产区灌区保证率之外的农业关键期用水、非灌区农业关键期用水、生态核心区基本用水有保障;发生严重干旱时,分散用户的农村饮水用水、重点工业、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用水以及灌区农业关键期用水有保障;发生特大干旱时,城镇居民饮用水、农村居民饮用水、重点工业、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用水以及灌区农业关键期用水有保障。抗旱应急工程应紧紧围绕目标而规划。

3.2以人为本,重点突出

全面贯彻落实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出发点,立足市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合理规划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全面提升抗旱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3.3因地制宜,科学布置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以地表蓄水工程和地下水取水工程相结合,继续维修配套、挖潜改造现有水源工程,兴建骨干水源工程。另一方面,合理布置地下水取水工程,用以解决城乡生活用水问题。农业灌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应采取引、提并举,地表、地下结合的多种水利工程类型。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提高抗旱应急供水能力,确保旱灾发生时给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与生活用水的提供保障,必须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建设。这不仅能有效减轻我市的干旱灾害损失,而且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作为防汛抗旱的管理部门和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高效解决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问题,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抗旱专业干部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抗旱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朝阳市
雾霾产生原因及朝阳市雾霾成因初探
朝阳市重污染天气预报系统建立意义浅析
浅谈冬奥会前期朝阳市空气质量及细颗粒物变化及成因
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问题研究
朝阳市国有林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6年朝阳市秋季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辽宁三市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