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必须勇于担当

2017-10-21 05:46
中国石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干事攻坚领导

□ 徐 琦

领导干部必须勇于担当

□ 徐 琦

领导干部要想担当、敢担当、善担当,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明确把“敢于担当”列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之一,要求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并把领导干部是否敢于担当责任提升到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高度。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想去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真抓实干,建功立业。

增强想担当的思想意识

想担当,就是对担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在其位不谋其政,敷衍塞责,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庸庸碌碌混日子,就是不想担当的体现,说到底就是只想得好处,不想干事情。

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树立管理一方必须有所作为的意识。

锤炼无私品质。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培育无私情怀,克己奉公,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有所作为。

保持进取状态。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认清责任,牢固树立“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的思想,自觉想改革、议改革、推改革,勇于开创工作新局面。

鼓起敢担当的勇气

要敢担“事”。各级组织都要坚持干事导向,在干事中锻炼考察检验干部,让担当精神蔚然成风,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平台、干成事者有奖励,做到让有作为者有地位,这样才能增强干部敢担当的魄力。

党员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永远走在前。黄敏清 摄

要敢担责。担责是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领导干部要敢于直面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就要担责、负责,出了问题还要追责、问责,决不推诿和逃避责任。一方面,要宽容改革过程中的失败和试验的失误,放手让下级去做事,激励他们做成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多替他们担责。另一方面,对抱有“无过即是功”思想的干部,对不敢碰硬、不敢担责的干部,对那些推动改革不力的干部,必须要问责。

要敢担“难”。不畏难、勇克难,是领导干部敢担当的试金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领导干部要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前行,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要敢担“险”。领导干部要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攻坚不怕压力,善于突破不怕挫折,冒“险”担责,冒“险”担“过”,容失误而生的“错”,容探索而生的“曲折”。要善于突破常规和禁区、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实现既定的各项目标,真正做到无愧于职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百姓。

提高善担当的能力水平

强化学习。担当必须要有能力,这是领导干部善于担当的前提。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依法施政、克难攻坚、狠抓落实的能力,提高独当一面、全面担当的能力。

讲求艺术。担当作为既要有魄力勇气,又要有智慧方法。要善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在难度大、阻力大的改革工作中要注重思想工作,做到情、理结合,借势而行、借力而为;在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可以求助专家学者,也可以多方论证迂回办事。要尽可能兼顾多方利益,协调好多方诉求,减少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面的理解支持。要重视抓落实的能力,重视方案制定、任务分解、工作调度,确保事前有人谋,事中有人抓,事后有人管。

增强底气。自己廉洁过得硬,才能真担当。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用党章党规规范言行;坚持慎初慎独慎微,管好亲属和身边人员,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友不为友用权。要做到诱惑面前不动心,金钱面前不伸手,原则面前不含糊,一心为公、坦荡做人、谨慎用权。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局)

猜你喜欢
干事攻坚领导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干事创业敢担当”评论之一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放开干事创业的“手脚”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