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路径及价值探究

2017-10-21 23:28刘淑珍
职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归因效能笔者

刘淑珍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景中进行某种行为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个体对自我有关能力的感觉。自我效能也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该名词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并在20世纪末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中职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如课堂问题行为、厌学,以及就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管理等,往往与其自我效能低下有关。而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获得与其过去的经历、自我归因的方法、现时的情绪体验等密切相关。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可以借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帮助中职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具体路径与方法如下。

一、细心观察、“优点轰炸”法

这种方法用于中职学生入学初期,也贯穿于中职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但用于入学初期的效果会更好。新生报到时,笔者通过细心观察,及时收集有关新生按时报到、做事认真、尊重家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主动为集体做事、关心同学等方面的信息,利用第一次开班会的时机展开“优点轰炸”。笔者抓住学生到新环境有向善的心理,及时对这些在初中阶段常受指责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赞赏。笔者往往会动情地说:“今天老师真开心,班上有40多名同学按时来教室报到了,我为他们的守时感到骄傲。今天老师要表扬某些同学,他们一来我们班就为大家创造了干净整洁的环境,让我们用掌声表达谢意。今天还有许多同学不怕辛苦地去资料室为大家搬书,我为我们班有他们这些同学感到自豪!”这些鲜少得到肯定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表扬后,内心一定会感到自豪,此时,其自我效能感就会在这种“优点轰炸”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中不断增强,其优点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学生自身也会有意愿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

这种方法还可用于每学期伊始。当然,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在教师的“优点轰炸”中也会不断地增强自信和优化自己。

二、典型引领、榜样示范法

大多数中职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较为懒散。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以学生影响学生,发挥同伴的作用是提高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法。例如,学生学习意愿弱,教师就树立学习典型;学生值日工作做得不好,教师就树立值日工作典型;学生组织纪律性差,教师就树立最守纪律的典型。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里,只要教师用心发现,这样的典型还是有很多的。以笔者目前任教的14级电子班为例,全班共51人,其中只有1名女生,班级的卫生工作难度较大。笔者在新生开学时即采用每天四人值日,全班轮值后,改用“小组轮值一周制”。具体实施方法是对第1组值日生进行指导和要求,对该组值日表现及时表扬,并奖励值日生德育积分,将该组树立为榜样。通过这一方式,促使学生形成 “我为同学服务一周,同学为我服务一学期”的意识。笔者任教班级卫生评比扣分极少,这在绝大多数都是男生的班级中是罕见的。这种做法不仅强化了榜样小组成员的信心,也为其他小组做出了表率,起到了激励作用。

三、正确归因、自我激励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对今后行为的选择至关重要。许多中职学生存在着将遇到的问题归因于他人的现象,如将成绩落后归因于课程难、将与人起争端归因于他人挑衅等。所以笔者认为,只有正确地归因才能促进中职学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努力学习和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正确归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从自身找原因,及时解决并改正缺点,而不是逃避和推卸责任。以笔者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为例,通常做法为请发生冲突的双方到办公室,让他们从自身的角度谈问题发生的经过,再双方各自表达不同的意见,学生在陈述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冲突的发生不是单方的原因,双方都有错误,从而能让学生正确地处理矛盾。在面对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时,笔者也会引导学生从自身入手,发现根本原因。让学生充分理解成绩的优劣与主观是否努力密不可分,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针对学习能力较弱、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笔者也会从其他方面如技能、人际交往等,寻找学生的优点并加以肯定,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 创设情境、体验成功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举例来说,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笔者乐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成功。例如,在班级中,可以选取适当时机开展“我是值日之星”“我是星级员工”“我是学习之星”“我是技能标兵”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体验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学校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组织开展的“美化教室”“美化寝室”“安全知识竞赛”“技能节比赛”“运动会”“我是歌手”“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学生会竞选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收获成功。在寒暑假及周末假期等时间,鼓励学生参与探望孤寡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及进行兼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付出,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业只是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并不是全部,不能以成绩来论断学生的能力。中职学校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从不敢参与到能参与,并能在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成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五、家校合作、齐抓共管法

“皮格马利翁心理现象”揭示了他人的期待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的意义。成年人希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希望在他人心目中有地位,中职学生亦是如此。家校合作、齐抓共管就是让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家庭、學校和社会协作,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例如,笔者接任新班级的班主任时,会在报到第一天给家长一封信,在这封信上详细告知教师带班理念、目标,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和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等内容和方法,让家长明白孩子在中职学校依然会有光明的未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责骂。另外,笔者还利用浙江省“校讯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及时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经过一个学期的沟通,多数家长对孩子有了新的定义,对孩子的未来有了新期待。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使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除此之外,笔者也会在开学时给每个学生一封鼓励信,让学生明白教师对其寄予的期望、想与其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让老师和同学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具体要求。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促使他们在多方面发生着可喜的变化,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了等,成功之花在中职学生心中绽放开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因效能笔者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