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2017-10-23 16:17廖华
学习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中职

廖华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必修基础课,身为21世纪的新时代年轻人,我们都需要了解并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小课堂大教育的方式,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改变传统教法,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学习效率。本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思路作了阐述,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微课 中职 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计算机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的同时,我们应该重视在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中可用的资源增多,教学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利用微课的学习,提高中职学生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学生们适应社会的发展,并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价值。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中职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存在了许多的问题。首先,是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同,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这些学生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成绩差异大,缺乏扎实的基础功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使得老师无法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也无法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而将其进行系统的教学。其次,计算机教学需要教师的远程操控,而在远程操控的过程中,老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可能会出现放弃观看教学环节,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最后,课堂教学是一种当堂完成的事情,学生们如果在课堂上了解的不清楚,在课下他们也没有机会在对其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这样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面对这些存在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真正的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适应于社会的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微课的主要特点

时间短,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微课的核心是需要教师制作一个完整而短小的教学视频,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或网络功能,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知识,并根据他们的学习规律与认知特点,微课时间为十分钟左右,在观看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在校中职生都是“95后”,手机、电脑、ipad等数碼产品在他们中间非常普及,达到了“人手一机”,这是开展微课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另外,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且收费低廉。同时可以借助班级QQ群、学习群或学校网站等相关的信息平台,建立起即时互动的学习交流平台,开展答疑解惑等学习活动,构建起和谐的学习体。

1、可行性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做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主要原因就在于微课本身的特点与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相适应。微课的特点集中表现为短小精悍,教学中借助微课进行知识传播其实就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微课视频中融合的教学内容可以作为基础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便。同时,微课表现出的安全性高、可用来对学生进行重复教育等优势,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均有重要意义。应用微课教学效率将会明显提高,这是因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往往包括很多零碎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遗漏,再加上部分知识点难度较大,学生要想掌握全部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难度,但微课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2、应用思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微课主要涉及三个重要环节:第一,制作微课。应用微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若不能保证微课内容与学生理解能力相符,那么,微课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因而,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中职学生的特点。一般而言,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大多都不好,考虑到这一点,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就要将浅显易懂作为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微课内容。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在微课中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其理解知识或者增强其学习动力。另外,教师也应注意将微课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并借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学习,通过此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第二,微课教学。借助微课展开教学时,教师可按照“播放视频→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总结”的流程来安排。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对其中的难点进行讲解,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真正学会知识。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和汇报。使他们在讨论和汇报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教师总结应分为纠错和强调重点两个部分,即在纠正学生理解偏差的同时再次强调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第三,资源共享。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共享微课资源,具体做法包括上传平台或者直接发给学生等。这样做能够为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提供方便,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微课是一种能够重复利用的资源,所以,师生共享的方法,实际上是对微课的充分利用。

3、实例分析

以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中的创建表格为例,将创建表格的方法作为一个微课。第一个镜头对准主讲教师,通过简单介绍快速切入知识点;第二个镜头给出教师的电脑屏幕,屏幕上显示老师的教学内容及样表展示,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说明;第三个镜头就是教师将表格的插入方法进行操作演示,这部分内容是该微课的重点,时间可以稍长一些,让学生掌握各种插入表格的方法;第四个镜头教师总结知识点,针对插入表格方法的重点、难点,设计提问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微课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具有针对性地讲解,以取得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后,在授课结束时,教师可以把微课直接发给学生,为学生课下巩固和复习提供方便。这种做法有助于微课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弥补了学生课下学习时参考资料不足的缺憾。

总而言之,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引入微课,是一种符合高职学生兴趣与学习心理的创新做法,对于学生知识学习动力的增强很有益处。但是,在具体应用微课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把握好微课制作的要求,并在授课环节及资源分享环节将微课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于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