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学策略提高英语教学成效

2017-10-23 16:28陈葵
学习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陈葵

内容提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掌握语言学习的一般心理机制,紧密结合归因、刺激、迁移、记忆、强化等心理学原理,有侧重地组织教学活动,把心理学原理巧妙融入英语教学中,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在最适合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最佳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原理;英语教学;紧密融合;叠加效应

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作为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它是多元因素参与的过程。要想轻松驾驭教学活动,教育者除了需要掌握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外,还应深度学习心理学知识,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机制和语言习得机制,从而促成英语教学和心理学的完美结合。在心理学指导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方能有效增加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催生1+1>2的叠加效应。我们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心理学策略去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成效:

一、归因策略——分类引导

心理学中的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个体所产生的效应各不相同。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时喜欢将之归结于任务难度、教师水平、智力和能力等外部因素,而不愿承认是自己的努力程度或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部原因,这种不当的归因方式直接造成了其学习动机的缺失。根据学生的不同归因倾向,我注意分类引导:

1、如果失败是努力程度、学习方法等内部因素所造成,我就和孩子共同设计一个短期的基础目标,然后鼓励他按照我指点的学习方法全身心投入,并且对他追逐目标的学习过程实施全程、实时督促。在目标、学习方法作出调整、督促机制到位的情况下,孩子很快就会看见自己改变后取得的显著成效,我以此为契机,适时帮孩子归因——学业的成败与他们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付出越多,收获越大,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的长效动机。

2、对于确由智力、能力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学业失败,我则根据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分层开展有梯度的操练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起跳的力量,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的自信。另外,我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挖掘对各个孩子有促进作用的有效成分,采取肯定、承认、赞扬、奖赏、信任等具有正面意义的激励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态度,以防止他们对自己学业失败做出智力差、能力弱的消极归因。

二、S-R策略——兴趣联结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用刺激-反应(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有一个联结,学习的实质就是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据此学说,我在教授学生新知识时,致力于通过形式新颖的教学设计,让刺激在其脑海里形成强烈的反应,令学生被牢牢吸引。例如,我在教《Colours》这课时,设计了“magic”(魔幻)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我选定了本课的目标语言 “What colour is it?”作为咒语。为了形成有效的心理联结,我在事先和好的黄、蓝、黑三色水瓶的盖内涂上相应的颜料,请几名学生边喊咒语边上下晃动水瓶,随着瓶盖内颜料的溶解,黄、蓝、黑水发生了奇妙的反应,分别合成了橙、绿、棕色,难以置信的刺激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反应,大家兴奋地大喊着颜色和咒语。如此一来,本课的目标词汇“颜色”和目标句型“咒语”都深植孩子的脑海,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三、迁移策略——知识扩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通过类比和对照建立联系,让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发生相互作用,以揭示新知的本质,产生外在的反应。例如英语教材中的“So is he.”这种句型的教授是个难点,我利用已经学过的“So he is.”句型帮助学生进行类比,先从旧知“A:He is generous.B:So he is.”入手,该句中主谓顺序没有变化,所以表明说话者只是附和别人的说法而未做改变——A:他很慷慨。B附和:他是这样的。而在“She is a doctor.So is he.”这组句型中,“So is he.”整个句子结构已经完全颠倒,所以表明B不再是附和,而是另起炉灶——她是医生,另一个人“他”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图式,帮助他们提取最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固定或归属新知识,化难为易,实现正迁移。

四、记忆策略——循环积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率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越来越慢,呈负加速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从保持曲线来看,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务必要做到及时复习,在时间间隔上要注意先密后疏。首先,我在教授新课后的第二天就会对重要词汇和知识点进行默写,让孩子能第一时间检测自己昨天的学习情况,并请孩子认真订正错误之处,背熟后到指定结对的伙伴那儿重新默写,此举目的为培植记憶内容坯基;其次,我在新课前几分钟的复习环节里,经常根据昨日课文的体裁,采用趣味PK、记者采访、互通电话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提取、梳理昨日所学知识点,此为记忆深化;接着,在第三天的课后练习中我仍会留有很小一部分比重,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共性或个性问题进行再度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记忆的牢固度,达到记忆熟化;此外,在每次新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都会有计划、持续性地加入前阶段的知识点来参与该课的情境创设,让某一个知识点在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不断得以闪现,以此在学生的记忆里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良性渐进小循环,至此完成记忆材料的深植。

总之,作为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在研究学生如何学得与习得英语知识、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过程、心理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重视学习者的动机情感方面的研究,把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探索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新途径,为学生构建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民族出版社

郭念锋 主编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编写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自然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作用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英语科技文本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