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军,利器振国威

2017-10-26 12:24朱东君
环球人物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军民航母习近平

朱东君

回顾中华民族近代百年屈辱时,有人总结为“制不如人,智不如人”,也有人总结为“气不如人,器不如人”。如果说,治军强军是从制度、智识、士气等诸多方面锤炼了人民军队,那么科技兴军就是要让大国重器成为军队的骄傲,国家的骄傲。

2015年“9·3”胜利日大阅兵,多型号东风导弹、空警500预警机等亮相。网民带着自豪调侃道“东风速递,使命必达”,还有媒体评价此次阅兵是“中国展示最先进国防科技的一次盛会”。

仅仅两年之后,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受阅部队又有近一半装备是首次亮相。当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型第四代超音速隐身战斗机歼-20划过天际时,人们又一次深切感受到“科技兴军”带来的自豪感。

习近平曾对全军要求:“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我们要赢得军事竞争主动,必须下更大气力推进科技兴军。”

大国重器

2016年7月,绰号“胖妞”的运-20授装接装仪式在空军航空兵某部举行。仪式的规格很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出席,而他代表的是习近平和中央军委;宣读授装命令的,则是时任空军司令员马晓天。

仪式的高规格,凸显了这款国产大型战略运输机的重要性。运-20在满载时能飞4500多公里,可以从大陆直飞至中国周边海域任何一个岛屿机场,快速投递和部署陆军增援部队、场站设施、后勤保障部队、装甲车、坦克甚至武装直升机等重型装备。因为有了运-20,中国空军的远程机动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大幅提升。

运-20服役3个月后,一艘退役的核潜艇在拖船的拖带下,缓缓靠上青岛海军博物馆码头。这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在服役40多年后,它将成为一件展品供人参观。进驻博物馆前,“长征一号”要去核化,核废料、核反应装置及相关设备都要安全、彻底、稳妥地处理。这标志着中国核潜艇技术具备了从研制生产、使用管理到退役处置的全寿命保障能力,也意味着我国核潜艇进入了新老交替的新阶段。

“长征一号”展览开幕是在今年的4月23日“海军节”,中国海军建军68年的日子。3天后,中国第二艘航母,也是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了。

2017年4月26日早上9点左右,大连造船厂里响起国歌声,航母下水仪式开始了。剪彩后,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在舰艏,航母两舷喷射出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四处响起热烈的掌声。国产航母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这一刻,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航母的建造分为开工、下水、系泊试验和海上试验4个节点,最终交付部队。这艘航母2013年11月开工,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建造和主要系统设备安装。航母出坞下水4个月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表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按计划稳步进行,正在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并将全面开展系泊试验。

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里,习近平特别提到了一件件大国重器:“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科技英雄

当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时,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已经住进了医院。他让护士帮他播放了一遍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听到科技进步那段话时,这位海归科学家十分激动。黄大年是第一位到东北的“千人计划”专家,归国7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然而就在新年贺词播出8天后,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习近平对他的事迹做出指示,赞扬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习近平还曾向另外两位科技英雄的离世致以哀悼,一位是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从研制到首飞再到第一次在航母上起降,背后都有罗阳超负荷工作的身影。舰载机起降被比作“刀尖上的舞蹈”,戰机着舰时,必须瞬间勾住航母甲板上的阻拦锁,而着舰跑道长度只有陆地机场跑道的1/10。歼-15首飞着舰能否成功,直接影响中国海军整体战斗力的提升。2012年11月18日,罗阳登上辽宁舰,对飞机首飞工作进行调试。11月23日,歼-15首次成功起降辽宁舰,甲板上的罗阳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两天后,刚刚走下航母的罗阳就倒下了,最终没能喝上为他准备的庆功酒。习近平惋惜地说:“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

习近平悼念过的另一位科学家是梁思礼——梁启超最小的儿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习近平在唁电中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梁思礼同志毅然归国,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当年放弃美国的研究工作回国时,有人问梁思礼的想法,他说:“我研究导弹,是保卫我的祖国!我自豪!”

习近平曾感慨:当年,如果没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大家,“两弹一星”是搞不出来的。现在,我军人才队伍规模有了很大改善,但战略科学家、科技帅才十分匮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十分缺乏。“我是很着急的!”

2016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同月,习近平视察国防大学时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我军院校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加强。

2017年6月,调整改革后的军队院校名称公布,全军和武警部队院校由77所调整为43所。1个月后, 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在成立大会现场,习近平授军旗、致训词。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军事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诞生。这一中国军队中崭新的机构,连同此前成立的军委科技委,让中国国防和军队科技创新有了全新的顶层架构。中国军事科研力量的“航母编队”正式启航。

军民融合

今年9月,一场为期一周的展览在北京举行,展品都是强军利器、创新锐器——有防爆机器人、狙击机器人;有四栖飞行器,可以游曳于水上、水下、空中以及陆上;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直升机飞行训练器、太阳能固定翼无人机、微小型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系统;还有城市要地近距净空防御系统,可对防区内的无人机、航模、空飘气球、孔明灯、风筝等飞行物进行侦察预警、精密跟踪、电子干扰和激光打击,可以应用于党政办公地点、机场、重要会议、大型集会等重点场所的保护。

这场展览是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422项参战技术成果来自全国354家企业。

2016年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举办时,习近平就参观过。看到一系列具有重大军事潜力的高新技术,他非常高兴。习近平曾说:“我们最早提军民结合,就是针对军工领域的。”他认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去年相比,今年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的主办者多了一个——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这个委员会是今年初新成立的,主任是习近平,机构直接向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负责。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八大以来,连续5年,习近平在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都谈及“军民融合”,今年更是强调“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他说:“我们完全有条件把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今年4月,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在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上,公开发布了2017年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和领域基金指南—— 60亿元订单、1000余条项目指南、2000余个机会……大力度降低门槛、开放竞争。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有很多民营企业参与了国防装备的研究和采购,还要从科研设施的互通互用和人才培养上促进军民融合。

放眼全国,100多个军民融合协作区、示范基地、科研中心已建立起来,涵盖航空航天、船舶车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2016年5月,中央军委颁发《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强军目标为引领,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创新驱动、体系建设、集约高效和军民融合。未来5年,军队主要领域发展指标要取得较大突破,关键作战能力要实现大幅跃升,整体发展布局得到明显优化。

这是迈向未来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砥砺前行,强军梦,梦想可期,梦想必成。

猜你喜欢
军民航母习近平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标题党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