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2017-10-27 21:02隆平阳小宇莫兼学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隆平 阳小宇 莫兼学

摘 要:从有效教学理论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确保信息技术在教学实施中应用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从基于教学分析的教学目标确立,到围绕目标实现而展开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计划安排与教学评价方式明确,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是一个精心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要素与步骤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20-0048-03

信息化教学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教与学任务的师生行为体系总和,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而信息化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学情及课程分析依然是前提,立体、多元的资源设计与开发是基础,精心的教学设计则是核心,一门课程、一次课是否精彩、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可行。在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之时,从有效教学理论角度来理性地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很有必要。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的理解与分析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点,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怎样教才更好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是以优化学习为目的,以系统的方法为指导,把教学原理转变为教学材料与活动计划的技术过程,形成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与决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系统性:从教学系统整体功能出发的,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师、媒体等因素,系统分析技术,制定、选择策略,制定方案;二是理论性与创造性:理论指导与创造性思维结合;三是计划性与灵活性:按一定流程开展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中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可以随时调整优化;四是教学设计的具体性:针对解决教学具体问题展开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具体。

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不同:教学设计更强调为学习目标的达成而进行设计,就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进行精心准备,每一次课都放在一个单元、整个课程和专业学习的背景下去设计,是宏观与微观视野结合,教师在理论指导下,按科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传统备课往往教师关注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依个人经验,以个人视野去备课,且只是针对教材、学生和教学方法进行准备。

2.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展教学的方案策划和教学程序计划安排,是对信息化教学进行设计,不能理解为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一个单元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标准要求,依据学习者和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理性和创造性地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策划、安排。

3.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设计

传统教学最显著的教学特征是单向倾听的传授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就是教师一堂课的教学工具,包括当前部分教师使用一个相当于教材翻版的简单PPT+多媒体设备也属此类。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师关注的是自我主体,注重学习者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设计的承载体就是一份完整的教案;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方法论指导下,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给学习者学习环境和形态带来的变化,通过多维交互,教师指导学习者协作学习,主动去建构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过程的考核,设计作品包括由设计方案、教学课件、案例资料、参考资源、任务书组成的单元教学资源包。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比较如表1所示。

二、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

(美)布卢姆的有效教学理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个方面: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高度吻合,有效果;师生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有效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程度好,有效益[1]。

1.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五点原则

“掌握学习”是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其基本思想是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习者充分的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其主张的有效教学实施途径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2]。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针对教学内容、对象进行科学分析,借助技术开发、查找与共享符合不同程度学习者的信息资源,支持、帮助学习者协作式、建构性学习[3]。因此,要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强调”:一是堅持以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能力培养;二是强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三是强调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情境中教学;四是强调协作学习;五是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评价。

2.服务于三个“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一般步骤

信息化教学设计解决怎样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问题,从形态学和有效教学理论视角分析,综合考虑“人、物、事、境、脉”五个审视维度进行设计[4],要使教学目标与社会和个人需求相吻合,教学活动结果与教学目标高度吻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深入地分析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现状基础,充分了解教学环境与条件,从而确立教学目标;而使师生用最少时间与精力获得最高教学效率,从教学方法遴选、支持教学的资源设计与准备到教学过程策划及评价内容与方式选定,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最后形成单元实施方案和教学资源包后,又回到首先确立的单元教学目标[5],如图1所示。且,信息化教学设计六个步骤实施中伴随着围绕三个“有效”而进行的反思与修改,边设计边反思,每一步推进都有对上一步的反思和修正,也影响下一步的思路与方向,特别是教学方法遴选和教学策略决策完全服从于第一步基础上,明确了第三步、第四步及第五步中信息技术元素有效应用方向。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完全依照三个“有效”有序展开,确保教学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endprint

3.聚焦于三个“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关键要素

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别于传统教学设计的显著特征是教与学活动中合理科学地借用了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优化、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遴选、应用的信息技术必定助力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实施过程借助信息技术环境与条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必须是帮助学习者学习,能使抽象、繁杂问题直观化、简单化,实用的教学资源更丰富、更容易获取,让教与学的交互能更便捷、方便,使教学效率与效果得到提升。从有效教学理论中的掌握学习和教学评价理论分析得知,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是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后的教学方法遴选、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及教学程序计划安排,这三点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心。否则,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并不能落实,信息化教学目标不能实现。

三、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美)布鲁姆的有效教学理论注重教学评价与目标紧密相连和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依据有效教学理论,可以从教学设计目标性、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性、教学计划实施可行性三个方面来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优与劣。

1.教学设计思想的目标性

思想是驾驭整个教学设计全程。审视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明确,符合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标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即教学目标确立的符标度;有效教学理论强调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目标设立必须考虑学习者差异适应度;信息技术应用在教与学活动中利用度和支持、吸引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度;整个教学设计实施促成学习者能力培养。从有效教学理论角度分析,目标明确度与符标度、差异适应度、兴趣激发度、技术利用度、能力培养度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的6个观测与评价点。

2.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

信息化教学中最忌讳的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按照“掌握学习”理论要求,信息技术是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与条件,信息技术应用只是支持、帮助学习者学习的手段,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间必须是关联的,是必不可少的,应用的平台和媒体必须有助于教学实施。如果沒有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就不能画蛇添足。“有用、有效、有关联”是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性的关键词。

3.教学计划实施可行性

教学活动和过程计划必须基于教学分析、围绕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进行设计、安排,才能实现信息化教学三个“有效”的目标。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不但要设计思想先进,应用信息技术合理、恰当,而且要使教学实施计划易于据具体情况修改、选用信息技术手段便于师生掌握,信息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计划的可行性是核心的评测点。

4.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设计必包含对学习的评价方式与工具,这是教师监测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学习和进行教学自我诊断的一个必要环节。从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来评测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工具或方法选择及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估标准的关联度,是否符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求,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评价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一个不可缺少的观察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设计,蕴含教学设计所有特征,是信息化教学实施前的方案策划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让信息技术有效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高度吻合,教师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把握好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与步骤,解决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教学问题,这是需要教学同行们普遍关注且不断探索与实践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森,张家军等.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12:32-40.

[2]杨勤.有效教学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133-135.

[3]基思·索耶.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122-126.

[4]沈书生.形态视角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15(12):65-69.

[5]王馨,郭文丽.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4:41-43.

(编辑:郭桂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