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2017-10-27 08:57谢婷伍忠杰张佳祺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学习特点信息素养

谢婷 伍忠杰 张佳祺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改革的重大挑战,教师在提高自身的语言教学能力和语言知识积累以外,还需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文章基于现阶段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提出教师应该结合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教师如何因时制宜的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素养;大学英语教师;学习特点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20-0085-03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轰炸,如何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是一个信息素养逐渐提升的过程。“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吸收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举办的研讨会界定了信息素养的定义,认为信息素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1]。

秦美娟在《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探讨》一文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师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1],余丽在《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中也提到,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2]。何为信息能力,业内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信息能力包含对信息的识别、分析、运用、评价,甚至加工处理信息[3]。笔者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在海量信息中高效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具备较强的能力。信息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受众的学习特性,结合当代的信息技术,进行针对性的筛选,然后根据自身需求对符合要求的信息进行学习应用、加工再整合的过程[4]。

一、现阶段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早在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外语教学概念就已引入中国,2007年2月教育部頒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5-7]。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加速外语教育信息化的进程。21世纪初,各地高校纷纷购置了一批外语教学的软硬件平台,如专业的语音室、在线测试系统、多媒体点播系统、外语资源管理平台等,就目前来看,利用率并不太高。究其原因:①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有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手段开始落伍,移动学习的概念开始凸显,发展到今天,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外语学习已成为主流,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并不缺乏外语资源获得的渠道,加之机房设备老化过时,学生更愿意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②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信息素养意识尚未得到提高。对于学校建设好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平台还未来得及学习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又产生了,部分教师以跟不上时代为由放弃学习,久而久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开始由畏惧变成无所谓,认为现行的信息技术总会被将来的技术所取代,总是跟不上节奏,便采取放弃的态度。③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部分外语学习平台是学校购置,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学校又未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导致已购置的平台利用率不高,再者,部分平台为通用平台,没有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平台设计,而一线师也未参与研发过程,很多功能实为鸡肋,而真正需要的一些功能设计则需要个性化的定制,这就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8-9]。综上所述,大学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偏低,时代又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迫在眉睫。

二、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需求

慕课大规模发展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质疑,网络课堂迅速崛起,使得社会上有种唱衰教师岗位的声音,认为学生吸收知识可以仅靠在线教育,很多外语教师都会面临下岗。实际上,慕课仅仅是种教学模式,早期的课堂录像课具有在线课程的影子,但是长时间以来,并未将传统课堂淘汰。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在线课程并没有实实在在的课堂交互能力,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是需要师生互动的,并非单纯的教师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纯粹的讲课听课使得学生的接受度并不高,即使有些平台能达到互动的目的,但是少了教师的参与,依靠现有的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上的应用,单纯的人机互动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互动效果。因此,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借助外语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因此,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学生学习特点之后,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在信息发展的大潮中,提取最为有用的信息,分析并且进行二次处理,使之能够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及各项数据,完成相应的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

刚入校门的大学生已完全是95后,他们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①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特点也是以往的学生所没有的,首先就是能快速接受新鲜事物 [10]。这一批学生从小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手机、电脑可以说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不带书本上课,但肯定不能不带手机。加上他们从小接触的人和物较多,处理和接受信息的能力都比其他时代的学生要快,在这个信息瞬变的年代,也只有他们能完全不脱节的跟上信息更新换代的节奏。②个性独立,言论自由,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周青鸟在《“95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对专职任课教师工作的启示》中指出,95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团队合作。如果某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会很想在老师和其他同学面前表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任何想法都想及时提出,并获得尊重。因此,他们的团队意识也仅仅局限在2-3人的小团体,因为在这样的团队里,他们可以高谈阔论,自由发挥,而一旦团队扩大到5人或者5人以上,团队合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10]③他们自信张扬,勇于竞争,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喜欢进阶式的学习,如同游戏升级一样,喜欢挑战,通过后得到肯定,并能在网络世界中获得其他用户的肯定与赞赏。以上这些特性都决定了具有互联网移民特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更没有办法满足他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教师应该抓住他们的学习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要做到以上两点,必须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设计好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信息环境下获得知识和技能。endprint

四、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1.强化信息素养意识

信息化外语教学的理论、实践方法等逐渐被一些外语教师熟识,但更大部分的教师没有这方面的信息素养,因此,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上,强化意识是第一步。人只有在意识到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才会想到要去改变现状,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能。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一些专家讲座、信息发布等方式唤醒教师的危机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忽视外语信息化教学的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而信息技术是不会淘汰教师的,只有会信息技术的教师才会淘汰不会信息技术的教师。

2.教师的专业知识积累

教学资源用于提升教学质量,每一位教师从站上讲台,都在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如果要得到提升,首先需要将自己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如教学经验、专业知识积累。其次,还需要对教学资源具备相应的开发能力,就外语教师来讲,音频、视频、文字材料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一线资料。在这个快速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教学资源很多时候需要转化成其他形式的成果,比如慕课、电子课程等等,而很多英语教师不具备教学资源开发上线的能力,甚至连基本的音视频剪辑都不会操作。而开发教学资源要求外语教师对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于是,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要站稳讲台,除了本身的知识积累以外,还需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再配合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设计,成功完成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3.制定激励制度,化为内在驱动

有了信息素养需要提升的意识,教师便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增强自己的信息技能。此时,如果有外在的一些激励机制存在,会让外语教师在提升信息素养的路上事半功倍。现在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科研压力均较大,完成学校的固定业务都有些吃力,如果还要腾出时间精力学习新东西,很多教师都力不从心。所以,学校可以结合科研教学的相关要求,制定一些相应的激励措施,使教师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同时,可以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4.技术培训促进能力提升

在信息素养意识和学校激励机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使外语教师快速提高自己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个重点工作。因此,学校可以举行定期的信息技能培訓讲座,或者相关的培训教程,或者选取部分教师到省市级甚至全国级的信息化外语教学相关培训大会上充电学习。笔者所在的学校已经针对目前外语教师所急需的信息处理技能做了表1中的培训或者安排。

5.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现在社会均强调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外语信息素养提升的道路上,团队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任何一个个人想要获得成功比团队获得成功的概率都要小,因此,很多时候,可以采取团队的形式参与外语信息化教学。在一个团队中,分工协作,所需要的信息处理技能也不用面面俱到,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部分做出应有的贡献,团队才能获得成功。笔者所在的翻转课堂团队,有教师使用Camtasio studio工具非常熟练,在后期视频处理上能够出很大一部分力量;有教师使用audition工具非常熟练,音频处理可以交由他负责;有人在课堂活动设计上有较强的能力,于是课堂设计初步方案也被落实;有人对于平台搜索和维护有经验,于是线上课程就有专人负责。在这样的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缺一不可,使得该翻转课堂团队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能力。此外,团队成员中可以包含电教人员,电教人员一般出身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上都可以帮助英语教师。因此,经常需要电教人员的帮助或者在电教人员处获得一些简短培训,这样对于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笔者所在学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其成果也获得了院校两级以及教师们的高度认可。参加过教师素养提升专题讲座的教师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了全国二、三等奖的好名次;在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的大环境下,学院有50%的教师参与到MOOCs课程建设中,在学校申请立项高达11项,立项数量居学校首列;基于SPOC的《高级英语读写》线上自主学习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开展到第5轮;很多教师纷纷加入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当中。

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并非朝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意识启发、系统化培训以及多途径的学习渠道共同完成,不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与改进教学质量之间的细微关系,本文尚未深入分析,这将是笔者以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秦美娟,何广铿.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探讨[J].外语界,2009(134).

[2]高海燕.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8).

[3]谢徐萍.E时代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探论[J].外语界,2005(108).

[4]余丽,王建武,曾小珊.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9).

[5]王保云.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能力的实践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6]张焕香,白浩,高平,范洪,江勇.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4(3).

[7]戴炜栋,王雪梅.信息化环境中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142).

[8]张雁玲,郑新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外语教师信念探究[J].外语教学,2011(7).

[9]李宝宏,尹丕安.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148).

[10]周青鸟.“95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对专职任课教师工作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4(8).

(编辑:鲁利瑞)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学习特点信息素养
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对数学的影响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关于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