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玑珠落盘

2017-10-27 04:46陈淮高陈明英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9期

陈淮高+陈明英

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的课《相信未来》,以“朗读与议论”的模式启动课堂,学生在读中产生分歧,在分歧中激烈讨论。课堂讨论突出了“少教多学”的理念,教师少教,侧重学生自身动脑去“悟”。在李老师“激发、诱导、点拨”下,学生自己独立品读思考,不仅亲自参与了问题探究的过程,更体验了思索问题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对自己辛苦“悟”得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愉快,并转化成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激励因素。反之,如果李老师将自己的思路强加于学生,如此灌输必将使学生远离独立自主学习而获得的愉快,进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看似轻轻松松、随意自然的师生对话,使学生的思维得以自然的生成、发育、成熟。此等高招,得源于李老师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课前的充分备课,以及独特的智慧与匠心。

一、借诵读细品意象

这首现代诗的课堂教学,起始于学生的朗读。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正如鱼虾离不开江河,虎豹离不开山林一样。学生在朗读中会自然发现学习难点,产生学习激情,从而用心揣摩诗句的背后意蕴。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来处理,即由教者来详细分析,显然是最省事、最高效的措施,但这种单向的“知识灌输”,无疑会剥夺学生思维权利,况且不同读法的正误也不能简单地由教者作权威性的裁决。我们且看李老师是如何“携意象来解惑”的:

师:不同的读法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理解。要知道怎么读,不妨先来理解这几个句子。理解诗歌通常要抓住意象,你们看看这几个句子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

生1、生3:“手”“排浪”“大海”“曙光”“笔杆”。

生2:“手指”“排浪”“手掌”“大海”“曙光”“笔杆”。

师:究竟哪一个说得对?

师:我们先别忙下结论。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排浪”有什么特点,它能否压缩为一个字“浪”。

(一位同学呈现出如梦初醒的样子)

生4:“排浪”跟“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道又一道的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

波捷勃尼亚认为,艺术即形象思维,“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具体来说,就没有诗”。意象构成了诗歌的形象,对诗歌意义尤为重大。本节课中第4位学生的发言是整个事件转变的关键:通过意象,发现了比喻的修辞,找到本体喻体的相似处。其实,关于第4位学生的发言,李老师想必是早就胸有成竹,相信一定会有水平较高的学生发现这一点,纵使没有,我想,李老师也会巧妙地加以点拨,让学生发现这一玄机。没有教师的一桶水的醍醐灌顶,学生的神经未必会被唤醒,学生本人所拥有的一杯水在固有的认知体系中也未必能生出如此精彩的波澜。

二、借活动创设意境

在学生探讨问题的矛盾逐步集中化、明朗化但尚未得到最后答案时,教师抓住时机进一步选用教学现场情景作引导,并巧妙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观察、体会,便能起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李教师在这一环注意到关键两点:一是抓住时机,及时归结集中性的矛盾,将集中起来的矛盾激化,形成波澜;二是所设问题是对开始所设问题的具体化,没有偏离上一环节问题太远或太深。课堂上,李老师态度亲切和蔼,善于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对于难点意象的理解,努力创设形象的情境。让学生置身活动中体会、领悟,自由放飞思维,逐步引导,答案水到渠成,绝非一日之功;师生平等对话,精彩纷呈。请看片段——

师:早晨的光线射开来,看起来是一根根的,长长的,笔直笔直的,所以我们经常讲“霞光万丈”。食指以诗人的敏锐,捕捉了这一瞬间的感觉。现在请大家手握一枝笔,然后举起来,看看你的“手指”有没有“排浪”般的感觉,看看你的“手掌”有没有“大海”般的感觉,看看你手中的那枝“笔杆”像不像海日射开的“曙光”。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但真的这样说,有没有诗味了?

众:没有。

师:“用手指、手掌、笔杆写字”这样简单的意思,一旦用“排浪”“大海”“曙光”来比喻,气象就变得壮阔起来,读来惊天动地。同时,虽然使用了比喻,诗人却回避了通常的写法,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段。

俄国什克洛夫斯基“主张艺术家应当用专门的手法使习惯的或无意识地熟识的东西陌生化,以引起欣赏者强烈的兴趣。”李老师课堂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指导。他通过“诗歌陌生化的手法”勾起学生学诗的兴趣,激荡起课堂片片涟漪。事实上,诗歌教学中,唯有将读诗与写诗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写以助学,方为语文读诗学诗的最高境界。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这样特殊的陌生化的比喻形式,课堂还设置了仿写的环节。这一环节夯实了课堂的教学重点,从而形成本堂课的又一波澜:

师:有誰能模仿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写几个句子?

生7:在黑板那深邃的天空上,/老师镶嵌上文字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漂亮!有诗味!可是这几句如果要来得通俗一点,又怎么说?

生8:在那像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

师:句子确实通俗了,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失去了。以后读诗或者写诗,都要注意这一特点。刚才我们一起攻克了难关,现在理解起来可容易多了吧?请同学们把全诗再次朗读一下。

教育大儒朱熹曾说“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此番道理借鉴到教学中来,教师应教给学生尽可能精简的知识,让其在课堂中可以腾挪出时间和空间进行大量的体验实践活动,从中让他们获得更为通透彻底的知识与感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达到“少教”而“多学”的教学目的。李老师课堂上能秉承“少教多学”的理念,有所侧重,大胆取舍,可谓丢车保帅,高明至极。

环节至此,按理学生对教学重点已了如指掌,传统教学中到此即大功告成,可是李老师却及时告知学生“在那像深邃的天空一般的黑板上,老师镶嵌上像那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一般的文字,照亮了一双双懵懂的眼睛”这样通俗的句子失去了高度凝练、表达新奇的效果。这样的及时雨,给学生多上了一课。教者扎实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何其有幸!endprint

三、借“名言”妙评主旨

诗歌的第一二两节无疑是又一个难点之所在,因为意象多而含蓄。如果教者直接对这些意象作静态的分析,就会剥夺掉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同时也影响到课堂的气氛。教师开头的导入(江青评价的话)无疑为雪中送炭的妙笔,成为学生评价解读这首诗的抓手,此种“随缘”,实为伏笔。请看片段——

师:这样的诗歌,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刚才我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一位当权的领导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价“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对这样的解读和评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没有道理,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道理,还有人没有明确地表态。)

师:认为没有道理的人,请陈述理由。

……

师:认为有道理的人,也请陈述理由。

生10:我认为那句话有一定道理。她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实际上,诗人对“现在”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嘛。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0:我是从开头两节看出来的。

师:这两节似乎没有写“现在”吧?

生10:没有明写,但我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到了。

师:哪些意象?

生10:第一节中,诗人用“蜘蛛网”比喻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第二节中,用“深秋的露水”比喻失望的泪水,用“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比喻属于自己的机会、荣誉、成功被剥夺了,“枯藤”比喻被摧残的生命。这一系列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这不正是“否定现在”吗?

……

现代教学论认为,对诗歌主旨的解读不能只是停留在诗歌意象的鉴赏上,还应对诗歌的现实意义、社会价值予以考量,以丰富诗歌解读的内涵。课堂中,李老师出人意表地利用“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的这一评价,来进行问题探讨。他通过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提问方式,因势利导,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向诗歌主旨的内核进逼,最后让学生在水到渠成的探究中实现了对诗歌主旨的准确把握,即让学生受到了生命教育的濡染,促成了审美能力的形成,又锻炼了学生的诗歌“以意逆志”的诗歌解读能力。

四、借引导巧释难点

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前曾留给弟子一句勉励的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意思是自己要成为照亮自己的明灯,自己要成为自己前行的倚靠。同样,教师也要努力践行这样的观念,不要让自己成为课堂的决定者,不要让学生完全受制于老师的思维,而应把自己的教学角色定位为引导者、共同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指明问题方向,及时引导学生主动认知,关键时刻给予指导与帮助。本节课中学生的辩论之余,教者的“引导者”“研究者”角色得到充分的展现,且有创造性点拨,请看片段——

师:其实按照食指诗的最后一句话,那句话似乎应该改为“(食指这个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就是否定现在”,因为食指太热爱生命了,他决不愿意把“现在”中的“我”也“否定”掉。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当时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

“研究者”角色要求教师在研究评价方面,必须坚持课堂效果与文本并重,并重视二者的一致性。高中生,思维比较系统化,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链接,以便学生解答课堂的难点,进行更高程度的学习和利用知识。李老师以《相信未来》的姊妹篇《热爱生命》来解释“热爱生命”是“相信未来”的内核,从而帮助学生懂得食指没有否定现实中的“我”,娓娓道来,“垂拱而治”,老师的点拨恰到好处,这种引导生成,让学生在前挂后连中重构自我生命的体悟,升华的阅读体验,充分遵循了诗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答案的呈现过程有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之感。事实上,选取同类主题诗歌来“异曲同唱”,调动学生与文本外的语文“耳鬓厮磨”,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参与文本的另类解析,会让课堂更高效,充分体现了“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

五、借“文眼”升华情思

明代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写作如此,课堂教学也当如此。一节优质课的教学结尾,应该如同撞钟一样,让洪亮的钟声弥漫课堂,“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学记》)。本节课既强调活动体验、放飞学生思维,也注重讲究收束课堂,完成教学目标。纵观本节课,有背景知识的拓展,也有生命教育的延伸,但都未让教者忘却收束课堂,且结尾收束起到了课已终,意无穷的效果。

师:正因为诗人以“热爱生命”作为内核,所以他才“相信未来”。我们再回到《相信未来》。请同学们深思一下,“相信未来”中的“未来”究竟有什么内涵?

生11:由第四节可以看出,是指“未来人们的眼睛”。

师:“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11:“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

师:这是形象的说法,你能从下文中找到更好的解释吗?

生11:“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师:这里,诗人根据相似点,以“眼睛”来象征“评定”。在慨叹“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的食指看来,“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属于“未来”的。这是无奈、无助中固执的希望、固执的信仰。“固执”,这是《相信未来》里出现两次的关键词语。固执——其实是有点无理的,但“无理而妙”。

師:总之,“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是有道理的,这说明她认知水平不错(大笑)。但由于她的立场是反动的,所以她把食指的诗定性为“灰色”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觉得,食指的诗是并不是“灰色”的,而是绿色的:他的诗是生命的赞歌,是通向未来之路的进行曲。

高明的教师在课堂收束时非常注重“卒章显志”,升华感情。在教学终了之时,李老师能运用准确、精练、幽默的语言,对课文的精要之处进行点化、揭示,掀起了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波高潮,把学生对于诗歌理解的情感曲线上扬至最高点,但表面看来,课堂操作又显得举重若轻,踏雪无痕,甚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效,留下了无尽的韵味。

此种结尾模式和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讲《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明知道一去不复返,仍然就车而去,义无返顾。这种精神,就是悲壮!一个人失去了悲壮,就失去了力度;人生失去了悲壮,就失去了尊严;一个民族失去了悲壮,就不可能强盛而只有懦弱和胆怯!”这样的结尾在唤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充了诗歌主旨的意蕴,丰满了课堂本身的生命形态,弥久而更新,最终给学生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感觉。

课堂首尾圆合,彩线串珠,随缘性教学让教者在“挑战与机遇”中“以少御多”,真正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创造性的劳动者”;同时,学习者的思维也在诵读、活动、引导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发育、成熟,灵魂在与作者、文本、教者的多方位碰撞中幸获升华,个个珠玑!

[作者通联:陈淮高,江苏清河中学;陈明英,江苏淮阴中学滨河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