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17-10-30 19:14缪文婷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优化数学

缪文婷

摘 要: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优化作业设计:设计生活化作业——学以致用,设计分层性作业——因材施教,设计开放性作业——发散思维。

关键词:优化;作业设计;数学;生活化作业;分层性作业;开放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81-0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但一些数学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忽视了作业的实效,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只能被动应付。作业成为学生心中的“包袱”,泯灭了学生的求知热情,阻碍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教师应扭转这一局面,优化作业设计,帮助学生脱离题海束缚,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设计生活化作业——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才是学生进行练习的最好舞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教学完“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后,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设计“我当小小统计员”作业。该作业主题是研究“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旨在让学生经历统计图制作的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全过程,进而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并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决策。对于这项作业,学生热情高涨,先是纷纷确定调查内容并制成调查表,调查内容有“每周花多长时间阅读课外书”“每周去图书馆借书多少次”“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什么”等,然后进行调查,再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最后根据统计图分析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实践证明:这项作业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生活化作业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提升了学生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

二、设计分层性作业——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如果对所有学生布置“一刀切”的作业,那么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缺乏挑战性,对基础差些的学生来说会觉得有困难,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设计分层性作业,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教学“圆柱的体积”后,教师设计这样的分层作业:(1)基础性作业:①圆柱体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7厘米,求圆柱体体积。②一个圆柱体水桶,底面直径为6分米,高7分米,求水桶的容积。这项作业旨在让学生根据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提高性作业:①一个圆柱形茶叶筒,高14厘米,底面直径是高的七分之四,求茶叶筒的体积。②一根长8 米的木料,锯成四段之后,表面积和原来相比增加了18平方米,求这块木料的体积。这项作业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底面积、直径、半径、高等条件计算体积。(3)拓展性作业:①一个圆柱形包装盒的侧面积为471平方厘米,高为15厘米,求它的体积。②建筑物有9根圆柱形柱子,每根高8米,它的横截面直径为60厘米,如果每平方米的油漆费为4.8元,求共需多少油漆费。拓展性作业综合面广、灵活度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发散思维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作为数学教师,要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巧妙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开放中有效地发散思维。

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后,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有3根小棒,其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和6厘米,这3根小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如果不能,允许换掉其中一根小棒,应该怎样换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此题有两问,第一问非常简单,只要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便可轻松作答。对于第二问,学生们答案不一,有人认为可将6厘米小棒换成3厘米小棒。也有人说,将6厘米小棒换成5厘米、4厘米、3厘米、2厘米、1厘米小棒都可以。还有人认为将一根3厘米小棒换成8厘米、7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小棒都可以。此题表面看是一道简单的判断题,实则经过改动后便变得非常开放,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衔接的桥梁。作业设计得巧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教师应抛开机械、重复的作业模式,积极优化作业形式,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德前.数学作业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11).

[2]李运华,曾拓.小学生态数学作业的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优化数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