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问题”的设计及应用策略探析

2017-10-30 19:16曹磊
成才之路 2017年29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有效提问思考

曹磊

摘 要:“核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的关键,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在数学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与应用上,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用清晰的语言表述构建有效提问环境,力求“核心问题”能兼顾班级所有学生,提出“核心问题”时要给予学生思考时间,在“核心问题”的师生互动中做出有效评价。

关键词:核心问题;数学教学;有效提问;语言清晰;思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82-01

在数学课堂“核心问题”导入及情境创设上,一些教师因问题设计太简单、缺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与渗透,或超出学生的认知实际,导致“核心问题”教学实效性不强。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增强课堂趣味的有效方法。积极有效的提问,能够揭示知识点及数学规律,能够展示易混、易错题的典型性解题思路,能够帮助学生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

一、用清晰的语言表述构建有效提问环境

因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比较难以理解,则会使学习能力差些的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清晰的语言表述题意,要从用词上贴近学生的认知及生活经验,善于用教具、板书等进行配合来呈现问题。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概念,还可以通过分步、分层、分段方式来延伸表述内容。“核心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够展示隐含的条件,避免引起争论,就要做到语言简明,表述抓住重点,特别是数学语言要具有符号化、简洁性特点,让学生能够从中提炼知识点。

二、力求“核心问题”能兼顾班级所有学生

数学课堂“核心问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感受和体验问题情境的趣味。通常,班级前面的学生拥有较多的发言机会,教师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就要从视野上包容所有学生,以便于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当然,挑选回答人选时,不能按照座位顺序,避免其他学生被动思考。选择回答人选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观察学生的眼神、微笑等面部及体态语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帮助学生放下怕回答错误的思想包袱,给予激励和疏导,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路。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核心问题”时,要让学生思考以下三点:一是将平行四边形转换为长方形时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二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新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三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这些“核心问题”抛出后,学生在思考中操作,并在操作中观察、分组讨论,最后增进理解、得出结论。

三、提出“核心问题”时要给予学生思考时间

教师抛出“核心问题”后,学生需要有思考的时间和过程,如听讲、理解、思考、回答、修正思路等过程都需要花费时间,再加上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学生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对于数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启发,更不需要进行讲解,而是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比如,教学“加减法混合运算”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有四箱苹果,苹果共计354个,前3箱各有100个,第4箱有54个,请问如果从354个苹果中取出198个,你会怎样取?对于该题所传达的题意及“核心问题”内容,学生首先要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分析选择不同的取法,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这时,教师应该等待学生的分析,并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讨论。教师如果过早给予解题说明,势必影响学生的思考热情。当然,对于等待时间的控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不要急于回答,而是多思考。二是给学生预留思考时间。三是通过观察班级学生整体状况来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四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控制好时间。

四、在“核心问题”的师生互动中做出有效评价

在学生回答“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要从“核心问题”的提问思路及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评价时机。当然,课堂评价要因人而异,要运用多种评价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学生渴望被肯定、被鼓励,而积极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要避免采用“很好”“非常棒”等简单的评价语言,也要摒弃“不对”等直接否定评价,而是要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上,一方面挖掘学生回答的闪光点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梳理其回答中的不足,让学生从评价中明白自己的思路是否清晰、正确和完整。比如,“你的想法很独特,运用了转化思想”“你是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非常好”“你的回答很细心,你的解题思路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你的回答已经很接近答案了,请再思考一下”等,都是比较好的评价语言。同时,还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他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更好地学习。

五、结束语

总之,“核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推进的关键,数学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重视“核心问题”,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应用策略进行归纳、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趣味,才能有效揭示知识点及数学规律,帮助学生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华忠.小学数学“核心问题”应如何呈现[J].辽宁教育,2016(01).

[2]吴存明.小学数学“问学式”课堂范式——基于“核心问题”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6(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有效提问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