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情趣

2017-10-30 16:22李觉强
魅力中国 2017年42期
关键词:情趣文本课文

李觉强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与实践产生共鸣,更好的提高语文素养。如何更好地理解、把握这门基础学科呢,其形式在于学习,而学习过程中的情趣交融,正是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情,情绪、情感,是思想与实践的结合;趣,兴趣、趣味,它促动生成的是一种意向、志趣。两者结合体现于学习的方方面面,更是学生学习的强效促动剂,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窗口的一把金钥匙。

一、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和文字之美,引起情感共鸣

语文的最大魅力在于情感的交融。教材本身就具有人文性,如果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就会使教学充满情趣化,使学生觉得学習是一种乐趣与享受。而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融情动听的朗读讲解,形象的肢体语言表达,欢欣的鼓励表扬,灵活的课堂应变,机智趣味的回答,常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独特的学习体验,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陶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由此引导学生由有限的语文学习空间走向无限的语文实践天地,由语文课堂的小范围走向社会的大环境,让学习变得更加广博而富有内涵。促动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体察人物的境遇,感受文本的思想,从而达到人物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美文章,既有流传千古的美文,也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代表着一定的文学水平和审美水准。从古时、绝句到文言文和现代文,每篇课文都有较深的艺术审美价值。教师讲授语文课时,要引导学生先阅读一遍,然后大声朗读,再静下来仔细诵读,启发学生慢慢领悟课文的思想主旨和内涵,感悟文字之美,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教师讲授课文,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讲解文章结构、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归纳总结等,而是要带领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通过录音朗诵等辅助工具,提升课文的情感价值,让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喜欢上语文课,每次都能迅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

二、让情境和游戏等方法使教学灵活而生动,增进学生的学习趣味

语文教学中要充满情趣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儿童乐于学习,发展思维的激发点,点燃学习兴趣也就等于帮助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学习的大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方法单调死板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事物所刺激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丰富且有新意,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文本来说,是语言符号的堆积,如果单纯的依靠学生自己是很难体会出文本当中的意境的。教师良好合理的情景创设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感知度。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合理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在教学中兴趣和问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兴趣能够引导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文本提供的丰富形象的语言文字信息,创设成为一种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并将他们引入情境,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到乐趣,从而保持思维的敏捷顺畅,保持对文本的探究欲望。

另外,教学方式、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觉没有新意,产生乏味。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唤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充分发挥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运用自身丰富的肢体语言,情感感染力,运用表情、动作、语言、眼神等辅助教学,引导学生。

三、让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连,情趣相融现实,体现开放性和实践性

语文的学习就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实践中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形成包括各种语文能力和技能在内的全面的语文素养。有妙言道: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应该紧密地联系生活,加强来源于生活的信息收集渗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以生活劳动经验为媒、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会感悟文本,加深知识感受和印象。语文学习只有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实践链接起来,发掘童心,寻找童趣,把抽象的语言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生动可感的图像,使学习切入并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使学习成果得到有效的积淀与伸展。

四、让人性化交流,多元性评价,促进情趣发展,顺延学生的智慧点滴

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变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中,教师与文本融为一体的语言,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真实而诗意的环境,学生们在散发着人文气息的氛围里,能够进行真实而精彩的体验,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富有人文性的语言,可以使学生们真实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当有许多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该善于倾听,适时地捕捉学生个性化的感受、独特的体验或是智慧的思想,予以铺展,让他的光芒得到展现,使学生体尝学习的成就与快乐,使之勤于学习,乐于学习。这样不仅能真正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自然互动,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参与其中。情趣化教育既是学习的引力又是学习的动力。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趣化,才能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感,搭建起一个师生共舞,身心与文本教会的平台,更好地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趣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爱情趣数字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情趣
背课文
给生活点小情趣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