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为何成为新型流行病

2017-11-01 07:24
新传奇 2017年37期
关键词:花粉鼻炎过敏性

过敏为何成为新型流行病

环境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中国的过敏性疾病增长迅速。在数以亿计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患者中,大多数人长期带着令人烦恼的症状生活,有的甚至危及生命。然而,在中国还普遍未能设立变态反应科的情况下,过敏仍是神秘疾病。

在北京,很多过敏性鼻炎都与蒿属杂草的花粉有关,图为青蒿地

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但是对于吴鹏来说,北京的秋天是他恨不得逃离的季节。

由于过去一个月里雨水连绵,吴鹏的鼻子这个“定时炸弹”一直没有“引爆”。他暗自庆幸:看来今年秋天可以平安度过了。可是没想到,到了8月底,天一晴,秋风一起,他就感觉自己“又爆炸了”:眼睛发痒、发红;咳嗽、打喷嚏;鼻涕、眼泪直流。夜里无法睡觉,因为“鼻涕就像自来水一样流下来,趴着会流到枕头上,仰卧就会流到喉咙里,吃药也不管用”。过了两天,北京又开始下雨了,吴鹏才如释重负,所有的症状又渐渐减轻了。

吴鹏的噩梦是从两年前开始的。那也是8月的一天,一开始,呼吸道的各种症状令他以为是得了重感冒。但几个有经验的同事一看到他的情况就认为,“估计不是感冒,应该是过敏了,赶紧去医院看吧”。

在同事的建议下,吴鹏去了以五官科闻名全国的北京同仁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抽了一管血,测了sIgE(即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常用于对过敏的诊断),最终发现只对一种物质过敏——遍布北京路边街心、小区前后、山前水边的蒿属植物的花粉。

尴尬的过敏症

吴鹏求诊的同仁医院是国内过敏性鼻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镇”。根据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同仁医院副院长张罗等人的调查与估算,中国成人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数已高达1.5亿人。

对于不过敏的人来说,他们难以想象数以亿计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在怎样一个尴尬的世界里。更何况,鼻炎只是众多过敏症中的一种。像吴鹏那样的经历,根本不算是过敏患者中最糟糕的情况。

在中国,有关过敏性疾病及其流行病学的基本情况,还是一片模糊。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过敏,这个曾经只在西方发达国家高发的“富贵病”,已经开始在中国快速扩展。

在得了过敏性鼻炎后,吴鹏才发现,朋友里有这个病的人还真不少。鼻炎一发作,他就会发微信朋友圈,总是招来病友们的呼应。渐渐地,他发现,只要朋友里有一个人开始过敏,其他人往往也同时中招。

这就是花粉过敏的特点——发病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或者说是季节性。

吴鹏的同事肖琳有长达10年的过敏性鼻炎伴随哮喘的病史,却始终找不出过敏原。在辗转数个医院,多次求医问药中,不同的医生都建议她:既然过敏这么严重,不如考虑换个地方生活。在北京生活、工作了16年的肖琳,一开始下不了这个决心。直到去年,一次她和先生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发作的哮喘让她在影院中无法坚持,只好即刻退场,那时候她突然觉得,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当年,她就找了一份在杭州的工作,“一下飞机,我就感觉鼻子又是自己的了。”自从到了杭州,她的鼻炎、哮喘都没有再犯过。

肖琳的经历反映出花粉过敏的另一个特点:除了季节性,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研究空气中的花粉种类、浓度及其与过敏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小众但又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发达国家,气传花粉调查早已成为变态反应学科的常规工作。

变态反应,又叫做超敏反应,这个医学名词指的是免疫系统对环境中的一些物质如花粉、动物毛等过于敏感,从而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伤害。这就是过敏的原理。在发达国家,各地区的花粉季节及主要气传致敏花粉均已明确,并建立了全国性的气传致敏花粉监测网,常年进行监测,并向社会提供花粉日报。在国内,这样的大型科研项目还很难实施。

致命的流行病

花粉,仅是众多诱发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过敏性鼻炎,也只是各种过敏性疾病中的一个主要“流派”。从吃红肉过敏到精液过敏;小到皮肤红痒,大到哮喘、休克甚至死亡,过敏的原因多种多样,过敏的症状轻重不一。过敏波及人群之广,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国外曾多次报道,花生过敏患者在与吃过花生酱的伴侣接吻后,发生休克并抢救无效而死亡。中国也有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过敏病例。

每年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最新统计显示,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在近30年间,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至少增加了3倍,涉及全世界22%的人口。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哮喘,其中50%以上的成人患者和至少80%的儿童哮喘患者均由过敏因素诱发,每年超过25万人死于哮喘。

“过敏性疾病是新世纪的流行病。”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前任主委、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曾经这样说过。然而,她表示,对于过敏在中国究竟有多流行,也就是过敏性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等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目前国内几乎还是空白。

2008年,由尹佳牵头并设计,国家科技部与卫生部共同支持、18个省市大医院参加的全国范围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正式启动。但是由于工作量巨大,且只能由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医生们在看病之余完成,因此数据处理工作的进展目前还难以预期。

由于过敏性疾病的内涵很丰富,包括食物过敏、呼吸系统过敏、皮肤过敏、药物过敏等多种类型,因此,过敏性疾病的“流调”需要一个庞大且非常专业的团队,实施起来非常复杂。而眼下,全国变态反应科的专科医生队伍很小,就更别说从事过敏流调的专业人员了。

尹佳表示,未来10年,中国过敏性疾病的增长速度,将超过部分发达国家。其中食物过敏可能越来越多,而环境污染也将加剧人们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过敏,未解的奥秘

遗传与环境,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两大因素。

的确,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过敏性疾病就是这样的“麻烦”之一。

最近的例子是北方地区陕西、宁夏、内蒙古一带“过敏性鼻炎已成为地方病”的新情况。当地人把近年来过敏性鼻炎病人暴增的原因,归结为造林治沙过程中逐年增加的沙蒿种植面积。虽然当地林业部门称,目前尚未有权威机构宣告用于种植防护林的沙蒿,就是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真正的过敏原,但医学界人士则认为,林业部门在选择治沙植物品种时,仍应把蒿属植物花粉的致敏性考虑进去。

食物过敏的流行趋势,也是生活方式变迁的反映。三四十年前,大部分中国人日常也就吃个花生、瓜子,腰果、开心果等坚果都是后来从国外引进的。而这些变化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还不如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有些病人问王良录,过敏的遗传基因到底是什么?有人甚至希望,在生育下一代时能够像筛查唐氏综合征那样对过敏基因进行检测。

但是,目前的医学研究表明,过敏并不是一种单基因病,更何况,不同的过敏性疾病,相关易感基因并不相同。

用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文利平在《摆脱过敏》一书里的话来说,“过敏现象虽然是偶然发生的,但过敏一旦发生,这种机制就不会再离开你的身体。或者说,在你身体的免疫系统里,藏着一套敏感机制,时刻准备着,只要一接触过敏原,它就自动发生,呈现出过敏症状。过敏就是这样,只要你身体里有敏感机制,它就会如影随形,无所不在”。

关于过敏,人类目前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中国新闻周刊》总第820期)

猜你喜欢
花粉鼻炎过敏性
花粉的烦恼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蜜蜂有礼让行为
花粉过滤器
花粉过敏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