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逊突击队:美军里的“八路军”

2017-11-01 07:24
新传奇 2017年37期
关键词:突击队罗斯福八路军

卡尔逊突击队:美军里的“八路军”

这支新部队完全参照中国八路军的模式组建,卡尔逊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说:“八路军与国民党军的战术完全不同,他们诚实、可信、不推诿,而且在道德方面极端节制,经常自我批评……我也想建立这样一支部队。”

卡尔逊(左一)向中国八路军演讲

太平洋战争中,有一支被称为“精英中的精英”的美军部队,他们装备最精良的武器,执行战场上最危险的任务,这就是卡尔逊突击队。它的出现,还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赴中国任职,和八路军同甘共苦

突击队的缔造者是在美军有过“几进几出”经历的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他第一次当兵是在1912年,刚满16岁的卡尔逊通过瞒报年龄“混”入美国陆军,三年后以上士军衔退伍。过了不到一年,他又重操旧业,参加一战,一路升到炮兵上尉,1921年再次退役。

恢复平民身份的卡尔逊无法抑制对军队的向往,1922年,他第三次参军,加入了海军陆战队。经验丰富的卡尔逊晋升得很快,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少尉,1933年以上尉身份来到佐治亚州,成为总统温泉疗养院的警卫队长,从而结识了总统罗斯福。

结束了“御林军”生涯后,卡尔逊两次赴中国任职,其间接触到记者埃德加·斯诺并阅读了他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被其中所描述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吸引住了。最终,他决定亲自去一趟位于陕北的共产党根据地。当时,国共已展开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在延安等地,卡尔逊与八路军指战员同甘共苦,与他们一起翻山越岭,长途行军。

通过近距离观察,卡尔逊对八路军建立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的做法非常钦佩,同时也对共产党军队灵活的战术和高效的编制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些在美国保守政客听来“偏左”的观点不断从卡尔逊嘴里冒出来。

向八路军看齐,令日寇闻风丧胆

去延安之前,卡尔逊还亲眼目睹过中国军民在上海的抗日斗争。1937年8月,任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武官的卡尔逊观察上海战事,他和其他观察员一起躲在公共租界建筑物的窗口,看着中国士兵迎着日本人的坦克和大炮冲锋,一排排地攻上去,被敌人打倒,但后面的人再进攻、再倒下,令人热血沸腾。

离开中国时,卡尔逊已经预见到日本军国主义企图称霸远东的野心,但上司下达“封口令”,严禁他“信口开河”。为了自由地表达观点,卡尔逊选择了退役。不过这只是暂时的,194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允许卡尔逊“回归”,并授予少校军衔。第二年,晋升中校的卡尔逊奉命组建陆战队第2突击营,但更多的人习惯称为“卡尔逊突击队”。

这支新部队完全参照中国八路军的模式组建,卡尔逊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说:“(八路军)与国民党军的战术完全不同,他们诚实、可信、不推诿,而且在道德方面极端节制,经常自我批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新的思想,我也想建立这样一支部队。”

罗斯福支持卡尔逊的主张,还把儿子詹姆斯上尉派给卡尔逊,担任突击队参谋。随后,卡尔逊以“5比1”的比例从整个陆战队选出1000名队员,配备最精良的武器,并把原来每班8人扩充为10人,其中除一名班长外,其余九人编为三个三人战斗小组,三人分别配备勃朗宁自动步枪(相当于轻机枪)、汤普森冲锋枪和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以充分发挥不同枪支在射程、精度及火力密度等方面的优势,这种编组就效仿自八路军。

更重要的是,卡尔逊改变了以往美军等级森严的观念,让突击队向八路军看齐,让军官用责任意识代替特权思想,让士兵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让所有人都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突击队组建之初,卡尔逊心里一直萦绕着一句在中国战场上听到的口号:“工合!”当年,他曾在炮火纷飞的上海街头问一名支前民工怎样去抗日,对方操着浓重的上海口音回答:“通力合作!”最终,卡尔逊弄懂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并将其浓缩成两个字“工合”,其灵感却来自于他在八路军根据地见到的工业合作社,他认为那里最能体现“团结协作”精神。突击队建立后,“工合”成了该部队的座右铭。在后来的太平洋战场上,卡尔逊的部下冲上一座座被日军占领的小岛,他们呐喊的“工合”二字响彻战场上空,令日寇闻风丧胆。

仿照八路军奇袭战术,一战成名

1942年8月,卡尔逊突击队终于等到证明自己的时刻。

当时,美军正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与日军激战,急需在附近发动一次佯攻,误导日军。美军统帅部把这项任务交给卡尔逊突击队,卡尔逊则选中日军重兵守卫的马金岛为突袭目标,任务是破坏岛上设施,抓俘虏,搜集情报,以减轻瓜岛美军的压力。

8月17日清晨5时13分,美国海军最大的两艘潜艇“鹦鹉螺”号和“舡鱼”号将卡尔逊突击队A、B两个连共121人悄然送上马金岛。随后,突击队员兵分数路,大举破坏岛上设施。根本没料到美军偷袭的日本人惊慌失措,一边发电报请求援助,一边骑自行车或乘坐卡车赶来阻击美军,并组织了三次自杀式冲锋。卡尔逊突击队活用八路军战术,以机动防御将日军的反扑一一击退。战至19时30分,已达到作战目的的突击队开始撤离马金岛,最终除9名队员被日军俘虏外,其余人员全部安全返回。

仿照八路军的奇袭战术偷袭马金岛,让卡尔逊和他的突击队一举成名。

(《新民晚报》2017.9.4)

猜你喜欢
突击队罗斯福八路军
发挥党员突击队作用:推动中老铁路电气化建设高质量
寻网红彩虹路访突击队英雄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八路军留守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