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敏
虢国墓地出土青铜兵器赏析
□ 张敏
虢国是西周时期的姬姓封国,其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文王“孝友二虢”,并经常“咨于二虢”,“虢”字最早见于殷墟甲骨一期卜辞,从虎从寽。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其意为“双手奋力与虎搏斗”的会意兼形声字;也有学者认为是“手持器械与老虎搏斗”。不管是赤手空拳斗虎还是拿器械打虎,总之都是与老虎搏斗。敢于与老虎搏斗,说明其人勇敢威猛,胆识力量都有过人之处,令人钦佩。
虢仲、虢叔在周族的兴起、发展及灭商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虢国,一个能征善战之方国。是西周、春秋时期有着特殊地位的姬姓诸侯国。它始封于陕西宝鸡,周厉王、周宣王之际东迁三门峡一带,始终封于王畿之内,与周王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君屡屡出任周王室要职,率军为周王室东征西讨,战功显赫,故而得以享有“勋在王室,藏于盟府”的殊荣。
以猛虎为族徽、崇尚武勇的虢国,自立国之初就频繁地参与各种战事,它的兵器以及生产工具不仅反映了虢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而且直接决定着每次战争的胜败。在三门峡虢国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兵器,类型主要有戈、剑、矛、镞、盾鍚等。现择精品介绍如下:
戈,古称勾兵,是一种钩、刺的兵器,先秦时期最常用的武器之一。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戈,商代开始普遍使用青铜戈。商、西周和春秋时期以车站为主,由于装有长柄适于远距离的勾杀,青铜戈成为车战中的主要武器。虢国墓地出土的戈形制基本相同:锋呈三角形,锐利;援略上扬,或有脊或无脊,上下边有锐刃;援下垂胡,胡部长短不一;内、援之间有凸棱形栏;栏侧穿孔数量不等,形状不一。内皆为直内,近长方形,其后下角或有缺口,或无缺口。依据戈胡的长短与栏侧穿孔的数量分为短胡一穿戈、中胡三穿戈、中胡四穿戈、长胡三穿戈、长胡四穿戈、长胡五穿戈等几大类。
铜内铁援戈(图1) 西周,残长17.4、内长7.5、内厚0.5厘米由铁援、铜内锻接组合而成。铁援有脊,锋部残损,据存留部分目测,刃部原应十分锐利。铜质叶片的援本部正背面均以绿松石镶嵌一组长鼻龙首纹,内部正背面均以绿松石镶嵌一组C形卷云纹。按其铁样分析属块炼铁,是公元前9~8世纪的早期人工冶铁制品。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长胡三穿铜戈(图2) 西周,通长21、栏长11.7、内厚0.35厘米。斜边三角形锋稍残。援脊不明显,援本上部穿孔为纵长条形,内后下角有小缺口。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长胡四穿铜戈(图3) 西周,通长23.9、栏长12.1、内厚0.2厘米。等腰三角形锋,援无脊,援本上部穿孔为横长条形,内后下角有小缺口。内部正、背面各饰二组上下相叠的C形卷云纹,胡正面纹饰相勾连。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龙纹长胡四穿铜戈(图4) 西周,通长20.9、栏长12.3、厚1.0厘米。三角形锋尖,援上刃斜直,有脊,胡较长,长方形内,内尾部上角圆,下角内凹,栏侧四穿,内部一穿。援本中部饰浮雕状龙纹,内上饰龙纹。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1太子墓,现藏于虢国博物馆。
长胡五穿铜戈(图5) 西周,通长25.6、栏长12.5、内厚0.4厘米。斜边三角形锋,援无脊,援本部有二穿,中部穿孔为圆形,上部穿孔为纵长条形。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中胡三穿铜戈(图6) 西周,通长16.8、栏长8.2、厚0.6厘米。三角形锋,直援,援上刃斜直,长方形内,内尾上圆角,下角内凹,胡较短,栏侧三穿,内部一穿。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1太子墓,现藏于虢国博物馆。
矛,用于直刺、冲刺的兵器。其中长柄矛为战车上的车兵使用,短柄矛则是步卒的刺杀兵器。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矛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窄叶长骹式,矛叶窄而长,安装木柄的骹细长没有穿绳索的孔;另一种是阔短叶长骹无系式,矛刃像短小的阔叶,骹很长,圆孔,无系。这两种矛都流行于春秋早期。
图1 铜内铁援戈
图2 长胡三穿铜戈
图3 长胡四穿铜戈
图4 龙纹长胡四穿铜戈
图5 长胡五穿铜戈
图6 中胡三穿铜戈
铜矛(图7) 西周,通长13.5、叶宽3.3、骹口径1.55厘米。叶状锋刃,圆援中脊,筒状长骹,骹上有长方形或方形孔,此乃用以固柲的钉孔。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1太子墓,现藏于虢国博物馆。
铜矛(图8) 西周,最大件:长27.5、叶宽3.3、口径2.3厘米,最小件:残长21.7、叶宽3.6、口径2.3厘米。共5件。形制基本相同,长短、叶宽略有差异。器身均呈柳叶形,尖锋与叶刃锐利,中脊隆起,长骹圆銎延至叶身前段。木柲前端被削成圆锥体纳入銎内,表面髹黑漆并绘有红色纹样,由于漆皮大部分已脱落,原纹样形状不明。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剑,可斩可刺、随身佩带的近战短兵器,《说文解字》说:“剑,人所带兵也。”由于剑在近距离格斗中以推刺为主,故又称为“直兵”。剑由剑身和剑柄两部分组成。剑创制于殷末周初,它既为防身的武器,又是等级身份地位的标致。《考工记·桃氏》记载,士这个阶层的佩剑分为上、中、下三制,分别为上士、中士、下士所佩。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剑形制基本相同,有的剑刃上有因使用而造成的缺口。铜剑在西周早期已普遍出现,与西周、春秋其他地区出土的青铜剑相比较,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剑有四个特征,第一,剑背和剑茎是一根连续的圆柱体,没有分界线;第二,剑叶的后端呈弧形,无腊;第三,剑身作长条形,双刃直而平行,剑首呈圆形;第四,剑的长短不一。
铜剑(图9) 西周,通长33.5、剑身宽3.4、脊厚0.9厘米。剑身如叶状,中脊起圆棱,从末端延长成圆柱形茎,首圆形内凹,锋刃极利。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1太子墓,现藏于虢国博物馆。
图7 铜矛
图8 铜矛
图11 双翼外张形铜镞
图9 铜剑
图10 双翼内收形铜镞
镞,安装在箭前端,用弓弦弹发的远射兵器,也就是通常说的箭头。青铜镞最早发现于二里头文化遗址,商代早期大量使用。到春秋时期,青铜镞进一步向实用、杀伤力强的方向发展,成为攻守城市、歼灭敌军的重要武器。虢国墓地出土的青铜武器中,青铜镞的数量最大,式样最多,其刃部呈弧形,两翼张开,但出现了收削的趋势,而这种收削的趋势恰是春秋早期青铜镞的重要特征。
双翼内收形铜镞(图10) 西周,最大件:镞长3.5、双翼宽1.5、铤径0.45厘米,最小件:镞长3.4、双翼宽1.4、铤径0.4厘米。共13件。形制、大小相似。尖锋,双翼内收有锐刃,高脊,圆柱状铤,皆残存苇制箭杆。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双翼外张形铜镞(图11) 西周,最大件:镞长3.6、双翼宽1.9、铤径0.4厘米,最小件:镞长2.6、双翼宽2.4、铤径0.5厘米。4件。形制相似,大小略有差异。尖锋,双翼外张有锐刃,高脊,圆柱状铤,皆残存苇制箭杆。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方锥锋铜镞(图12) 西周,通长6.3、铤长4.2、铤径1.5厘米。前部四方体,方锥形锋尖,中部圆柱体,管状铤。铤上部有一穿孔。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1太子墓,现藏于虢国博物馆。
四叶锋铜镞(图13) 西周,通长2.85、銎孔直径0.9厘米。4件。形制、大小、纹样基本相同。镞身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端呈立方体,四角各有一个蕉叶状锋,锋叶表面饰蝉纹,末端为圆形銎,銎内尚存木制箭杆残段。箭杆髹黑漆为地,满涂朱砂,应即所谓彤矢。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圆锥锋铜镞(图14) 西周,通长7.3、铤长3.6、最宽1.4厘米。圆锥状锋,中部柱状,锥形铤。1991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1太子墓,现藏于虢国博物馆。
图12 方锥锋铜镞
图13 四叶锋铜镞
图14 圆锥锋铜镞
图15 椭方形铜盾鍚
盾鍚,盾之装饰物。虢国墓地出土的盾鍚有圆形和椭方形两种,形制基本相同,皆是正面中部向上隆起,背面相应凹陷周边有数个穿孔,用来连缀于盾牌之上。
椭方形铜盾鍚(图15) 西周,图左:通长17.2、宽11.9、高2厘米。图右:通长17、宽12.1、高2.5厘米。共2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器身呈椭方形,中部向上隆起成弧面,四个长条形穿孔分布其中,边缘较宽。两角边缘各有两个穿孔,而另两角的背面则各有一个环形钮向内凸出。钮和穿孔都是用以系绳或贯钉。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1虢季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从斩木为兵到冶炼铸造青铜兵器,中国从原始社会到进入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兵器取得了质的飞跃,青铜兵器时代与我国奴隶制社会相始终,即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开始,到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代止,先后经历夏、商、西周和春秋,占据战争舞台长达1600余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无论是天子或诸侯,都是以战车的拥有量及其武器装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强弱的重要标致。到了西周,车兵和步兵已广泛使用了斧、钺、戈、矛等青铜兵器作战。因此“千乘之国”、“万乘之君”、则成为显示国力强盛的象征。
(责任编辑: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