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研究专题·栏目介绍

2017-11-02 03:01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四川省标志物内膜

肿瘤标志物研究专题·栏目介绍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已成为癌症早期诊治的研究热点。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中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反映出肿瘤组织的发生、性质、细胞的分化及其功能,也可以对肿瘤的诊断、分类、治疗、评价疗效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肺癌已成为当今癌症死亡的首位病因。在对肺癌TM的研究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片段(ProG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酮酸激酶(PK)的同工酶(M2-PK)、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的研究相对广泛和深入。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目前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而位居第二。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率。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也与许多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表达有关,目前研究较多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基因(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44、肿瘤抑制基因p53、Claudin-1、Securin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传统标志物研究的深入以及新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免疫组化在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包括ER、PR,肿瘤标记物CEA、MUC,p53、p16、PTEN、WT-1,癌基因 Her-2、bcl-2,细胞黏附标记物β-catenin、E-cadherin,上皮标记物CK7、CK20,间叶标记物vimentin,细胞增殖标记物 Ki-67、PCNA 等。在内膜癌中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标志物包括IMP3、HNF1β、ARID1A等。

宫颈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以前已经有p53、环氧化酶2、VEGF等。现在研究得较多的标志物有碳酸酐酶-Ⅸ(CA-Ⅸ)、黏液蛋白(MUC)1 和 MUC1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5(STAT5);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 1(ERCC1);多配体蛋白聚糖 1(SDC1);聚集素蛋白。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标志物可能提示宫颈癌患者的预后,这些研究成果为临床工作者的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总之,TM 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进展,虽然现在仍未发现特异性及敏感性均十分理想的TM,但是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更多更特异的TM的发现,一定能为癌症的早期诊治提供更高的临床参考。本期专题集中发表几篇与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TM的相关论文,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肿瘤标志物研究专题栏目策划专家文彬教授简介

文彬,男,病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8~1999年在中山医科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1998~2010年先后担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人事处处长。2006年至今担任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充市医学会病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川北医学院学报》编委。四川省卫计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第三届专家评议(审)委员会成员。长期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临床病理检验及行政管理工作。系四川省教学团队负责人,四川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及自主设置临床病理学硕士点负责人。主持及参加了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4项,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3篇,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项,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1项,南充市科技进步奖1项。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9部。

猜你喜欢
四川省标志物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