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彭兆旺的菌菇种植展望我国食用菌产业前景

2017-11-02 03:02何海龙
食药用菌 2017年5期
关键词:菌棒香菇食用菌

何海龙

从彭兆旺的菌菇种植展望我国食用菌产业前景

何海龙

(中国食用菌协会,北京 100801)

评介彭兆旺发明的香菇菌棒袋栽技术对我国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贡献。分析我们食用菌产业的特点和前景,指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提出中国食用菌协会在行业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6个方面作用。

彭兆旺;食用菌;袋栽;行业前景;行业协会任务

2016年11月,一部名为《一个农民的贡献》的电视纪录片荣获“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长)片”大奖。这部影片将一位老菇农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呈现在世人面前,鼓舞激励着食用菌界的从业者和科研人员。这部纪录片还折射出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历程、特征、成就和巨大潜力,引发行业协会对脱贫攻坚战和经济“新常态”时期如何秉承服务宗旨,维护全行业整体利益的思考。

1 彭兆旺发明的菌棒袋栽技术,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发展

中国是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我国香菇的栽培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其中,上世纪70年代福建古田彭兆旺发明的菌棒袋栽香菇技术,使香菇生产周期从2~4年缩短为8个月左右,成本降低50%~60%,产量提高了5~6倍,直接有力地推动香菇代料栽培在全国迅速普及推广,打破了千百年来段木栽培香菇的历史,迎来中国香菇产业发展中的“80年代春天”,并成为世界食用菌栽培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彭兆旺也由此被称为“当代菇神” “世界菌棒食用菌产业之父”。

图1 香菇菌棒袋栽技术发明者彭兆旺

在彭兆旺的无私引导与传授下,菌棒袋栽香菇技术被迅速普及到我国大江南北,成为多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武器,直接推动我国打破日本香菇生产的绝对优势地位。1987年中国香菇产量第一次超过日本,取代日本成为香菇生产第一大国,是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左右全球市场的农产品之一。更加重要的是,彭先生的这种菌棒袋栽技术从香菇开始逐渐被扩大应用到多种食用菌栽培,形成多种类的袋式立体栽培模式,促进了食用菌产业效益的大幅提高:1978—1994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从5.66%上升到52.96%;1994—2003年间全球食用菌的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4.3%,主要来自中国;2002年以后我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总比重一直稳定在70%~80%之间,成为全球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这是值得我们业界骄傲的。

菌棒袋栽技术不仅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塑料制袋、吹膜、食用菌机械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菌棒生产从传统人工模式向工厂化、机械化方向发展,2003年彭兆旺成立了上海丰福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三代传承种菇,开始了菌菇产业的现代企业化运营。工厂化香菇菌棒等产品出口欧、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彭兆旺的儿子彭泽福还探索出一条“现代都市林下菌菇产业”发展新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推动城郊农民致富和食用菌休闲文化的发展。

纵观彭兆旺种菇和创业成功之路可见,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程始终与科技和创新相伴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从育种、生产到保鲜、加工,从栽培技术、栽培原料到栽培模式,还是从“看天吃饭”到反季节栽培再到工厂化周年生产,都有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在食用菌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世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成就和成绩,浸透凝练着彭兆旺等一批“土生土长”科技精英的心血和贡献。

2 食用菌产业惠及百姓,在当下脱贫攻坚战中大有可为

彭兆旺发明的菌棒技术非常适合于中国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直至今天,菌棒袋栽香菇技术仍在我国农民的脱贫致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两次到彭兆旺家中看望他,鼓励他“让山区农民摆脱贫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他那滴水穿石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令人钦佩。他通过免费的技术培训、咨询,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无偿奉献给社会,把菌棒栽培法迅速推广到大江南北,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国际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曾这样评价: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彭兆旺解决了中国贫困山区农民收入的问题。

我国食用菌产业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例如生产方式灵活、规模可大可小、效益高、生产模式可选择性强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食用菌产业是典型的生态扶贫产业,是构建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的典型行业,有“点草成金” “化腐朽为神奇”之称。以菌棒袋栽香菇技术为例,香菇生产以木屑(农作物秸秆、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麸皮、米糠等农作物废弃物、下脚料为主要原材料,收获后的培养基废料(菌渣)经过加工处理又以多种形式再次参与到生态循环过程中。在彭兆旺家乡福建古田,根据当地土肥站的数据,2009—2010年,施用菌肥的水稻、玉米等多种作物的出苗率平均提高17.2%,对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土壤肥力有着重大的作用;浙江淳安金溢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桑枝条生产秀珍菇,将秀珍菇废菌棒和切下的菇蒂经预处理后用作沼气池发酵原料,产出的沼气又用作菌棒灭菌和生活能源。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约30亿吨农林废弃物,如果利用其中的5%,就可产生至少1 000万吨干食用菌,相当于1 600万吨牛肉。按照我国饲养水平,需要0.162亿~0.171亿公顷饲料用地,即生产1 000万吨干食用菌,相当于增加0.162亿~0.171亿公顷耕地。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进行食用菌生产,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正是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扶贫方面具有上述特点,其在推进我国的扶贫事业,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和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一轮精准扶贫中,全国592个有脱贫任务的国家级扶贫县,426个县选择了食用菌产业扶贫,占扶贫县总数的72%,其中近七成是以香菇为主,特别如新疆、辽宁、青海、海南、贵州、内蒙、广西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省、自治区,当地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随着未来食品的升级换代,食用菌发展前景广阔

食用菌味道鲜美,兼具荤素之长,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高膳食纤维,以及低糖、低脂肪、低热量的“四高三低”营养特点,是“一荤、一素、一菇”健康膳食的三大基石之一。近年来,菌类多糖又被临床研究证实在抗肿瘤、降血脂、护肝排毒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物活性,因此不仅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而且有均衡营养、药食同源之效,是未来食品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食用菌废弃菌棒和未出菇的菌丝体还可作为饲料用粮,有效减轻我国粮食生产压力。如能实现从“菇菜”到“菇粮”的转变,食用菌产业将是继吃饱“奔小康”到吃好“奔富裕”和实现良性生态循环的重要手段,可以成为粮食安全的新支柱。

中国食用菌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城市消费者对食用菌的认知和喜爱程度相对较高,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认知程度则大大低于城市居民。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市场的繁荣旺盛,培育市场、引导消费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食用菌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食用菌产业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稳步增长,在适应“新常态”并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协会的工作既要脚踏实地,也要勇于突破常规,积极探索产业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一是充分认识食用菌产业在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彭兆旺先生的经历,还是产业发展的历程,都表明食用菌是一个重要的扶贫产业。这两年食用菌精准扶贫的实践,已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国食用菌协会一贯注重并将一如既往地推进食用菌产业化扶贫工作,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与当地政府合作,在搭建政策扶持、技术保障、基础支撑等方面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保障产业扶贫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避免产能过剩等因素给产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是大力推进食用菌循环经济工作,守住生态和发展底线。随着产业的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体系中的一些问题会逐渐凸显出来。作为行业协会,应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想办法,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食用菌产业在我国生态循环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引导开展木腐菌的替代原料和草腐菌品种的研发工作,以减少产业对林木资源的依赖与消耗,更好地推进食用菌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

三是搭建好交流、合作、协调和信息服务平台。要加速形成全行业数据资产,推动协会和企业实现从经验决策、量化决策向大数据决策的转变,有效引导行业的发展。融资难是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协会要加大行业与资本对接工作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食用菌品种和企业,并通过引导规范行业发展,实现产业的结构调整、规划和布局,带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是要当好行业的发言人。协会要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争取国家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建立系统的保障政策。并要继续加强食用菌科普宣传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科普工作既要宣传食用菌产品,扩展消费市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又要宣传食用菌产业是循环农业、绿色产业,推动植树造林,建设青山绿水;并且还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产业作用,大力发展食用菌文化体系建设,传承发扬我国的菌菇文化,增强食用菌消费理念。

五是充当资源整合的开拓者。协会要整合行业资源,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扎实推进基础科研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面对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打造“实用型”和“实干型”人才队伍,努力改变我国食用菌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要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组织行业加快产品、技术、设备和资本“走出去”,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互赢。

六是做好行业的监督者和仲裁者。履行协会的引导、管理职能,建立食用菌行业的信用体系,以行业信用激励及失信惩戒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在全行业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氛围,维护行业及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实现行业提质增效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何海龙,男,系中国食用菌协会秘书长,E-mail:hehailong@chingacoop.gov.cn

S646

B

2095-0934(2017)05-294-04

猜你喜欢
菌棒香菇食用菌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香菇接种三招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