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做跑鞋?

2017-11-02 23:23
第一财经 2017年42期
关键词:双鞋阿迪达斯跑鞋

10月19日,阿迪达斯在英国伦敦正式发布了一款专门为伦敦定制的跑鞋AM4LDN,这也是阿迪达斯去年在德国建成的首个机器人工厂Speedfactory推出的首款量产鞋。机器人真的会替代人工做跑鞋?

—Dassler

過去40年来,大多数的鞋履制造都已经转移到了劳动力更便宜的亚洲地区。阿迪达斯在亚洲的工厂主要集中在中国和越南,雇佣了超过100万名工人,每年能生产大约6亿件鞋、服饰和配件。

Speedfactory是个反例。占地4600平方米的Speedfactory位于德国安斯巴赫,距离阿迪达斯位于德国巴伐利亚的总部只有一小时的车程。投资建设Speedfactory的决定是在2015年作出的。

Speedfactory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自动化生产,更重要的是让生产也能赶上互联网时代的速度。目前阿迪达斯的产品通常需要花18个月的时间完成设计、生产和交货,阿迪达斯的目标是在Speedfactory的帮助下,把这个过程缩短到45天。

虽然每双鞋的成本可能会上涨,但在节约时间和材料成本上 Speedfactory有显著的优势。除了德国,今年年底阿迪达斯还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再建一座Speedfactory。两家Speedfactory的产能合计将达到每年100万双鞋。不仅如此,机器人技术的灵活性还能实现每双鞋都定制生产。

在阿迪达斯的愿景中,这是制鞋的未来。不过AM4LDN还没有做到每双鞋都定制。但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每一双鞋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数字名字”—鞋舌部位包含一个NFC芯片,鞋底靠近鞋跟的部位还印有一个二维码。制作这双鞋的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机器将由不同的感应器跟踪,通过扫码就能看到整个生产流程。数字化生产能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是对质量的把控,另外还能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比如,如果阿迪达斯想要优先生产一份Stan Smiths的订单,或是更换鞋面的塑料,他们就可以通过Speedfactory的数字化克隆体来模拟生产,用于测试可能的风险。

最让阿迪达斯期待的就是获得数据支持—一个产品能向生产者反向传送“它们如何被使用”的数据。接下来,阿迪达斯还打算在巴黎、纽约、洛杉矶、东京和上海陆续推出由Speedfactory生产的城市主题定制跑鞋,并最终实现为每个消费者定制跑鞋。阿迪达斯的主要竞争对手耐克也有类似的缩短生产开发时间的计划。9月,耐克在纽约开设了一间工作室,消费者可以在这里选择他们喜欢的颜色和图案,一双定制跑鞋在90分钟内就能制作完成。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姚芳沁

微博互动专区

嬉皮王小贝:#晨读#最近几个月的《第一财经周刊》,各位编辑反复在提的书是三浦展的《第4消费时代》。我赌10元,这本书一定是年终编辑部推荐的第一名。BTW,这书挺好看的,有助于我们对当下中国消费社会的思考。

RE:我们已经内部吐槽过了,哈哈。

禾禾禾啊在此在此:看一财君说《动车高铁能选座了,它都做了哪些努力改进用户体验》,刚试了,还买到了第一排的票(真是今天的小确幸),为12306打call。有一种在全网黑时坚守的老粉粉出头的感觉。

RE:打call界的清流。

张小策_GL策划:我吃了6个月主食沙拉,忍不了了,自己做鸡胸、土豆或者糙米饭,只买纯草沙拉或者鸡蛋沙拉。说真的,你去菜市场转一圈,就会发现这些草到底有多便宜 。

RE:确实,会做饭能揭穿很多真相。

学习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独立报》《第一财经周刊》《经济学人》《BBC》,每天看这些。但是要把知识转化成财富,我决定玩把大的……去某行开户入市。

RE:还是要友情提醒一下,入市需谨慎。

阿阿阿金桔枫:今天,穿了秋裤,端着保温杯,在图书馆看了一整天《第一财经周刊》。我好像步入中年了。

RE:咳咳,这才不是中年,只是单纯的天冷而已哦。

读者来信

选题建议

我一直在看一财,对每期的封面故事都会特别留意,有些写得特别好,数据详实,案例多样。最近想了解一些关于汽车后服行业的情况,能否出一期关于这个主题的封面故事?

—四℃水

RE:已转达汽车行业记者,他愉快地说:好!

表个态

有好番?看一看。好的动画电影?去电影院看一看。这就是我目前的状态。把二次元当作日常娱乐的一部分,而不要将自己标榜为二次元。

—叽叽歪歪的林

RE:饭圈有个词叫圈地自萌,感觉有必要介绍给天天惦记二次元的投资人。

关注日本文化

作为一个杂志癖,我专注于介绍日本文化的中文杂志或杂志书。就我知道的,有《秋刀鱼》《知日》《在日本》,如今又多了由@第一财经周刊 出品的《一个人去东京》。作为一财读者当然要支持了,何况参与众筹还有环保袋送,就是不知道带出街会不会太“娘”。

—嬉皮王小贝

RE:看来除了我们,那么多日本文化杂志都没有传递好“帆布包是超越性别的”这个理念。

小学时就选了大城市

记得十多年前吧,有个哥哥得到了两个大学的青睐,那时候高考志愿填报我不了解,一个在四川一个在北京,在专业上四川的学校应该能选择所谓的好专业,北京可能就只能选不那么被看好的专业。我妈逗我,问我去哪里好,作为一个啥都不懂的山区小学生,我想都没想就选了北京,理由只有一个,那是首都啊!举这个栗子只是想说城市真的是很重要的指标,代表了更好的资源更多的机会。

—苏童

RE:一段很适合放到我们上次话题栏目“爱上北京的理由”征集里的感慨。endprint

开个脑洞

《绝地求生》这款游戏对电脑配置的要求较高,如果腾讯真的代理了它,我在想,会不会带动网吧业起死回生?而大量网吧為了升级配置,会不会抬升显卡和内存的价格?感觉这一串连锁反应挺有趣的。

—YNan

RE:哎,比特币已经把显卡的价格抬得老高了。

解读成长

把《意林》放到一边,《第一财经周刊》成为新宠读物—这或许对是“成长”二字的新解读。来自封面故事口吻的凌晨微博,以及,超爱《剧变》这期的封面设计,加上优质内容可以拿来做收藏了。还有,没想到翻到最后一页竟然有大哥(华晨宇)!要吐槽一下照片,明明有更帅更硬的图好伐~还是要感谢CNN的关注和肯定!

—人间卧底小施主

RE:谢谢厚爱,但我们是CBN哦。

赶潮流不只是购买

一财君《想像S u p r e m e、VETEMENTS一样吸粉,中国潮流品牌还要做些什么?》这篇文章一看就是更高阶的内容,文中都是高级买家和高级卖家的言论。我认为,所有的潮流文化和为潮流品牌买单的人,都在寻求群体认同感。要知道,能与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是一件让人期待的事。作为一个喜欢潮流文化的人,我对其并不是盲目追求,而是从一个阶段慢慢过渡到另一个阶段,从最开始的滑板,到街舞,再到现在的追随潮流文化,我不敢说自己有何发言权,但是每个阶段我都经历了,Supreme能有今天的高度,我也没想过,我只知道它的滑板很帅。现在并不满足于买到的潮流服饰,而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印在身上穿给大家看,展示我理解的文化,我认同的个性。

—Muhttar

RE:所以,大家与其说是爱上潮牌,不如说是爱上用潮牌的自己。

高铁站用后感

截至目前,我去过的高铁站里,个人感觉上海虹桥是下车进站时间最快的,到达出站时间最长的。武汉站是出站转乘最快的,很奇怪武汉的3个火车站为什么有那么多取票机,连路途中都有,太方便了。其他城市的取票机只在进站口旁有。最差的是杭州东,中间进两头取,上旁边电梯,要是从候车大厅门口走到最后一个站台,相当于走了1.5个火车站。

大城市里,济南西、南京南、天津西、郑州东、东三省、呼和浩特东、西宁、兰州东、拉萨,都中规中矩。

深圳、北京、广州不评,可选项太多 了。

—有点多愁善感

RE:私人补充一个用后疑问:为什么有些城市的高铁站不用取票可以直接刷身份证坐车,而有些城市的高铁站没取票压根进不了站?

本周我推荐

和名画撞衫

奥地利摄影师S t e f a n Draschan长年在美术馆拍摄参观者和名画,整理出来了如上“巧合”。

上榜理由:一些本来看不懂的现代美术这下子看懂了

推荐人:雨齐x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鞋阿迪达斯跑鞋
你为何买新鞋
No.2 阿迪达斯×麦当劳推出篮球鞋,灵感来自蘸酱
101双鞋
为马而生的“跑鞋”
隆力奇牵手阿迪达斯
小猴看店
阿迪达斯全球首个零售学院在上海揭幕
两双跑鞋
一种运动跑鞋
挨打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