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支持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17-11-03 13:28冯明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直肠癌家属化疗

冯明珠

·护理论著·

家属支持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和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冯明珠

目的:探讨家属支持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7年1月80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家属支持护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发放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及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GWB)评估患者身心健康,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发的生命质量问卷(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并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 家庭干预组干预后SRHMS评分中的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健康评分及GW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干预组干预后QLQ-C30 评分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分值高于对照组,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支持组干预后ALB,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支持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家属;护理;结直肠癌;化疗;营养状况;生命质量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0.00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手术是临床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案,术后辅以化学治疗,有利于延长总生存期。然而,部分结直肠癌患者需行肠造瘘术治疗,术后正常排泄状态发生改变,加之化疗不良反应,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身体不适及精神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癌症治疗越来越重视对患者心理健康的管理。家属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重要支持体,参与疾病护理干预,可改善负面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1]。近年来,家属支持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关注点。黄正桃[2]研究指出,家属支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然而,目前家庭支持护理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对疾病治疗、身心健康、预后转归等的影响尚有待研究。对此,本研究探讨家属支持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身心健康、生命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指导更有效的家庭支持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均为初诊患者;行手术治疗,且实施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术后接受化疗;年龄≥18岁;意识清楚,有一定读写、理解能力;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患有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其他恶性肿瘤;非永久性造口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1~75岁,平均(54.31±4.09)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至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13例;肿瘤类型:结肠癌22例,直肠癌18例;TNM分期:Ⅱ期14例,Ⅲ期20例,Ⅳ期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9~78岁,平均(56.01±5.13)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至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12例;肿瘤类型:结肠癌24例,直肠癌16例;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23例,Ⅳ期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类型、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造口护理指导、预防和处理化疗并发症、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属支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发放宣传册、健康讲座、一对一宣教等形式介绍造口的护理重点、造口袋更换问题,如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粘连和更换人口肛门袋,排便后清洁肛门周围皮肤;进行场景模拟,了解患者自我护理及家属协助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并纠正;积极防治造口周围皮炎、扩肛方法、结肠造口灌洗方法。(2)患者配偶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配偶,应担任性康复的重要角色,多阅读关于结直肠癌术后对性生活影响的报道,可与造口治疗师或病友讨论术后提高性生活的方式,如性生活时使用造口栓、选择迷你造口袋、应用特殊材质的造口袋减轻或消除气味等,建立和谐良性关系;对于无法正常性交的患者,告诉其亲吻、拥抱接触等也是相互表达爱意的方式。(3)给予患者柔软、舒适的着装,避免穿紧身衣裤,避免造口影响血液循环;饮食以清淡、多纤维、低脂的食物维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4)化疗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多种不良反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如合并恶心、呕吐的患者,可调整其进餐时间,减轻不适感。(5)提供情感支持。结直肠癌确诊及接受临床治疗期间,患者及其家属均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干预的同时,还应积极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并给予情感支持,改善家属的负面情绪,提高情感表达和控制能力。鼓励患者家属多从道德、亲情等角度支持患者,多与其交流,认真倾听其想法,坦诚相待;细心照顾患者的生活,鼓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洗碗等,减少对家庭成员的依赖性,尊重其在家庭中的地位,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在病情控制情况下,陪伴患者到公园里散步、打太极、下棋等,多参加社交活动,扩大交际圈,从朋友、社区获得支持和援助。(6)经济支持。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经济拮据家庭的患者往往担心巨额的治疗费用,导致精神状态及治疗配合度明显下降。因此,患者家属在疾病确诊后可先向主治医师详细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医院可在不影响治疗情况下调整用药类型,尽量减少用药费用;积极向主治医师和住院病友了解疾病有无基金支持、医药费报销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经济补偿等,提高做好经济方面的准备,鼓励患者主动配合医师接受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相关评分 干预3个月后,发放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3]及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GWB)[4]评估患者身心健康,SRHMS量表包括生理(21条)、心理(16条)、社会健康(14条)3个亚型,共51条,根据“非常差”到“非常好”记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身体状况越好;GWB量表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6个因子共33项,其中1,3,6,7,9,11,13,15,16为反向评分,总分值越高提示幸福度越高。发放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 3.0 生命质量问卷(中文版)[5]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包括5个功能、9个症状和整体健康。功能包括躯体功能(5条)、角色功能(2条)、认知功能(2条)、情绪功能(4条)、社会功能(2条),症状包括疲乏(3条)、疼痛(2条)、恶心呕吐(3条)、呼吸困难(1条)、失眠(1条)、食欲减退(1条)、便秘(1条)、腹泻(1条)、经济困难(1条),除总体健康根据“非常差”到“非常好”计为1~7分,其余条目根据“没有”到“很多”计为1~4分,采用极差化方法进行线性变换,将粗分转为在0~100内取值的标准化得分,其中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领域得分越高,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1.3.2 营养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均行空腹静脉采血,采用美国Backman公司CX-5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CELL-DYN16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身心健康状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身心健康状况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身心健康状况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QLQ-C30 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QLQ-C30 评分比较(分,

表2显示,两组干预前QLQ-C30 量表各亚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QLQ-C30量表各亚型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较治疗前上升,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便秘、腹泻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分值高于对照组,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LB,PA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Hb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结直肠癌患者疾病确诊后实施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及术后化疗,在提高存活率的同时,患者需面对治疗后带来的一系列心理、生理问题。既往研究指出[6-7],结直肠癌患者实施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排便习惯、性功能等均发生改变,术后化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

医务工作人员的护理主要集中在医院,其干预的目的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防治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癌症患者出院后更多接触的是家庭人员,其对患者心理、情感上支持是影响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我院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家庭护理支持,由患者家属给予造口护理、饮食干预、衣着指导、建立和谐性生活、化疗方式等疾病支持,细心照顾患者,减少疾病对正常生活的影响。针对患者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提供情感支持,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其倾诉,使感情得到宣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允许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避免其对自身价值的消极评价;鼓励其外出参加社交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方芳等[8]研究指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有利于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娟等[9]指出,提高家庭支持功能,有利于弱化晚期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一旦结直肠癌确诊,家属应做好心理准备和经济准备,除医药费报销外积极寻找其他途径的资金补偿,减少因资金不足对患者心理及治疗积极性的影响。国内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大肠癌次均住院医疗费用高达5万元,增加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10]。吴梅利洋等[11]指出,经济支持是影响癌症患者治疗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中,家庭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RHMS评分中的生理评分、心理评分、社会健康评分及GW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QLQ-C30 量表各亚型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家庭支持护理可提高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静脉化疗可降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延长生存期。然而,患者短期内接受手术和化疗的双重打击,可能造成分解代谢旺盛、合成代谢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整体生活质量。调查研究显示[12],结直肠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0%~50%。既往研究指出[13],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不仅会延长术后恢复时间,还可能降低化疗耐受性。对此,本研究检测患者干预后的营养指标,发现家庭干预组干预后ALB、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考虑与家属支持护理期间的合理膳食、合理运动、良好的身心状态、对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等有关。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家庭支持护理,可通过给予疾病支持、情感支持、资金支持等,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1] 李玉辉,林芳珠,张淑清.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哮喘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13(11):151-153.

[2] 黄正桃.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行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10(6):906-910.

[3] 吴伟旋,吴志华,许 军,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价交通警察健康状况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6):50-53.

[4] 杨淑岭,冯爱东,侯桂英,等.综合健康教育疗法在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幸福感指数的研究[J].河北医药, 2015,37(19):3023-3025.

[5] 杨 铮,宣 辉,万崇华,等.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重回归分析:QLQ-C30与QLQ-BLM30量表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15,30(1):29-32.

[6] 马 莹,李春田,邹拓南.舒适护理对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3):616-618.

[7] 上官丽娟.结直肠癌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254-1255.

[8] 方 芳,律 东,郑桂凤,等.社会支持与家庭功能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2):3069-3071.

[9] 刘 娟,苏美霞,王 丹,等.McMaster模式家庭干预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及生活状态的调节作用[J].海南医学,2016,27(5):848-851.

[10] 胡广宇,毛阿燕,董 佩,等.北京地区六种癌症患者的诊疗情况和疾病经济负担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5,42(2):171-176.

[11] 吴梅利洋,刘小红,曾铁英.晚期肿瘤患者尊严感及尊严模型适用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176-1183.

[12] 朱文强,吴震峰,曹勤洪,等.营养支持联合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伴不全梗阻病人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5):290-292.

[13] 李震寰,黄晓方,詹 宜.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6):26-28.

(本文编辑 陈景景)

Familysupportnursingforpostoperativenutritionofcolorectalcancerpatientsundergoingchemotherapy

FENGMing-zhu

(C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zhou 213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support nursing on nutritional statu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chemotherapy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amily support nursing.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3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 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SRHMS)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 were distribut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EORTC QLQ-C30) Chinese version was adopt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e levels of serum albumin (ALB), prealbumin (PA), and hemoglobin (Hb)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SRHMS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health and GWB in the family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QLQ-C30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in the family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fatigue, pain, nausea, vomiting, insomnia, anorexia, constipation and diarrhea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ABL and PA of the family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amily support nurs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amily;Nursing;Colorectal cancer;Chemotherapy;Nutritional status; Quality of life

213000 常州市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外五科

冯明珠: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6-30)

猜你喜欢
直肠癌家属化疗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跟踪导练(二)(3)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