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2017-11-03 13:28田清艳杨小梅陈文姿叶俊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管理工具品管圈压疮

田清艳 杨小梅 陈文姿 叶俊仪 陈 彬

品管圈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田清艳 杨小梅 陈文姿 叶俊仪 陈 彬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的300例老年患者,并针对我院现存在的压疮问题进行调查,以此创立“精细护理品管圈(QCC管理工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应用于临床,再按其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前期(实施刚开始)、中期(实施过程中)、后期(实施完),对比3个阶段的数据,分析QCC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各个环节中的作用。结果:经QCC管理工具实施后(后期),护士通过Waterlow压疮评分评估出的高危患者明显减少,且评估准确性明显提高,与实施前(前期)、实施中(中期)相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相应的压疮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后期组患者压疮评分明显减少,且压疮实际发生率亦明显降低,与前期、中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患者满意度随QCC管理工具实施时间的推移明显提高,与其他阶段相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管理工具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各个环节中,能够让护士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压疮风险评估,从而筛查高危人群,合理分配护士人力,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压疮护理措施,进而减少压疮的发生,并且还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品管圈;管理工具;压疮;预防;质量控制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0.05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中医称“席疮”[1],是老年、长期卧床、危急重症、疾病终末期、大小便失禁、截瘫、偏瘫、创伤疼痛、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尤其多见于手术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2-3]。近年来,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虽然综合性医院的压疮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从全球来看,压疮发生率与以往相比并无明显下降趋势[4],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住院患者的增加,更是导致了我国压疮的高发生率。鉴于此,为进一步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我院将品管圈(QCC)管理工具应用在压疮预防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即“QCC管理工具”实施前期(实施刚开始)、中期(实施过程中)、后期(实施结束),3个阶段均以6个月为期,分别对应的时间是2015年8月~2016年1月、2016年2~7月、2016年8月~2017年1月。每个阶段均以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其中男163例,女137例。年龄65~85岁,平均(73.65±3.24)岁。住院时间3~15 d,平均6.24 d。文化程度大学28例,中学125例,小学140例,文盲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8月1日后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个阶段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65岁。(2)住院时间>3 d。(3)医疗诊断≥2个。

1.2.2 排除标准 (1)拒绝接受护士压疮相关干预措施的患者。(2)签署放弃治疗同意书患者。(3)研究者认为其他原因不能纳入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创立工具 创立精细护理品管圈(QCC管理工具),调查我院现存压疮问题,收集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既往我院发生压疮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全院范围内推广使用“QCC管理工具”,使全院护士掌握并能正确使用QCC管理工具,建立“责任护士、护士长、压疮护理小组”三级压疮管理体系,并完善其功能。

1.3.2 现状调查 我院护理部从2014年8月1日起在全院范围内推行QCC管理工具,但由于QCC管理工具中条目较多、内容较繁、使用困难,至2015年底检查时,发现仍有护士对我院实施的QCC管理工具没有彻底理解,尤其是“Waterlow压疮风险快速评估量表”。由于压疮危险因素的多样性,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正确评估,护理人员一定要积累医学、护理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1.3.3 确定主题 按照单位方针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评分,最高5分,最低1分。确定QCC管理工具的品管圈主题为“提高护士评估压疮的准确性”[5]。

1.3.4 抽查统计 不定期抽查QCC管理体系中的医护人员,由多名专科人员(熟练掌握QCC管理工具及压疮评估的医护人员)统计各科室压疮发生率及评估准确性。

1.3.5 原因分析及措施 从“人、法、环”3个方面分析:(1)“人”即“护士、患者”。护士安全意识薄弱,认为只要是核对了,对于其核对方式并不在意,而没必要进行3次核对;护士长监督力度不够,人力资源不足,医师工作不仔细,医护人员工作繁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医护关系紧张,对护士反复核查不理解,催促医护人员,不带病历等。(2)“法”即“方法”。没有规范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及考察力度不够,质量管理控制制度不完善。(3)“环”即“环境”。医院环境嘈杂错乱,各个科室没有安装电子叫号系统,医院就诊卡或就诊号未实名制,就诊环境混乱,经常发生错发、错拿就诊卡的情况。

再通过“鱼骨图”方法,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分析压疮风险评估不准确的原因,确定真因,再根据锁定的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具体为:(1)医护人员方面,加大培训考核力度,确立查对制度以及查对制度和规范流程的学习,并由专科人员负责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达标,此外对于未规范查对及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的情况,要作为个案进行讲解分析,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2)患者方面,必须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其健康意识,从而积极配合医疗服务。(3)方法方面,科室制定收药、输液信息核对及身份识别,统一规范,认真落实病历与就诊卡双向识别,做到人人核对门诊病历资料,保证患者病历信息一致,此外还应该鼓励科内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鼓励医护人员相互纠正,护士长加强质量控制和督查力度。(4)环境方面,科室走廊及病房内应该制作相关温馨提示牌,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听取其反馈意见,从而不断完善医院环境。

1.3.6 复核记录 护士长每周对科内责任护士的所有压疮评分进行复核并记录,压疮护理小组(经过培训的,能熟练使用QCC管理工具的)每月对各科室的压疮评分进行复核并记录。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前中后3期数据,所有措施实施完即为后期。

1.4 评估量表[6-7]采用“Waterlow压疮风险快速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可迅速、准确的得出评分,如果评分≥10分,则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即高危患者,必须重点关注,临床建议采取相应的压疮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1.5 患者满意度 向患者发放我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并指导其认真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封存,再由压疮护理小组统一评阅。“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主要是针对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患关系、健康教育、人文素养等内容进行百分制评价,评分标准为: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60~85分),一般(0~60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多样本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多样本比较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K-WH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3个阶段评估结果比较 经QCC管理工具实施后(后期),护士通过Waterlow压疮评分评估出的高危患者明显减少,且评估准确性明显提高,后期评估准确率为88.89%。(8/9),与实施前(前期)73.33%(22/30)、实施中(中期)80.95(17/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相应的压疮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后期组患者压疮评分明显减少,且压疮实际发生率亦明显降低,与前期、中期相比,临床优势显著(P<0.05)。见表2,表3。

表1 3个阶段的评估结果分析(例)

表2 3个阶段患者压疮评分比较(分

2.2 3个阶段患者满意度比较(表3)

表3 3个阶段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3 讨 论

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PUAP)对压疮的新定义[8]: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组织损伤和坏死,导致的皮肤溃疡[9]。而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是基础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患者在医院所接受的整体护理质量。

有研究报道[10-11],品管圈(QCC) 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QCC是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个人为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 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 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 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QCC是一种比较灵活的管理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12]。据此,本研究通过推行QCC管理工具的使用,提高护士对患者压疮风险的预判准确性,从而有效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节约医疗成本,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表1显示,QCC管理工具的运用,确实能够有效提高护士使用Waterlow压疮评分对患者压疮风险的预判准确性,这对于高危患者的风险管控及相应压疮护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而为院内压疮发生率的控制提供帮助。此外,在患者满意度方面,随着QCC管理工具实施时间推移以及护士的熟练运用,及压疮评估准确性的不断提高,加之有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的不断干预和完善,其压疮实际发生率必将不断下降,使其患者免受压疮的纠缠,故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这与本研究表3结论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通过本研究,预防控制并减少住院患者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院内纠纷的发生率,具有较大医学效益及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QCC管理工具的实施,让护士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从而筛查高危患者,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科学指导压疮护理措施并认真落实。这对于院内压疮发生率的减少,以及因院内压疮引起的医疗纠纷及赔偿均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提升护士责任心、自信心、幸福感、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及护理团体凝聚力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杨 璐.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压疮护理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22):162-164.

[2] 乔秋阁,游道锋,高永平,等.QCC 管理工具在改善新建科室压疮预防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6,38(6):958-960.

[3] 魏 萍.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21-222.

[4] 汪兰芳,许 瑛,刘彩霞,等.收敛生肌膏治疗Ⅱ期以上压疮效果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3):261-262.

[5] 高增敏,桑琳霞,安聪娟,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6):674-676.

[6] 尹彦玲,李来有,马艳红,等.ICU中应用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表预防压疮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2,34(2):316.

[7] 范丽辉,石 健,赵翠翠,等.改良 Waterlow 压疮风险评估表在ICU 患者压疮评估中信度及效度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6):49-50.

[8] 刘 漪,张 颖,刘巧英.新癀片联合美皮康贴膜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6,46(11):1476-1477.

[9] 赵 宁,尹桂梅.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上报表填写合格率的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5):155-157.

[10] 敬仁芝,刘 星,李开秀,等.利用品管圈提高危重患者压疮评分的准确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4):468-470,471.

[11] 黄桂花,庞小锋,杨钊群.品管圈活动在手术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8):179-180.

[12] 乔秋阁,高永平,张玲玲,等.QCC管理工具在提升低年资护士防压疮健康教育能力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5):597-600.

(本文编辑 陈景景)

518001 深圳市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外五科

田清艳:女,本科,主管护师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局科研计划项目(2015054)

2017-06-20)

猜你喜欢
管理工具品管圈压疮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现代企业与管理工具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