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体系研究

2017-11-07 09:37朱龙杰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非学历监督培训

高 云,朱龙杰

(南京财经大学 a. 科研处; b.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体系研究

高 云a,朱龙杰b

(南京财经大学 a. 科研处; b.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非学历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可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从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实际出发,基于训前准备、训中监控、训后评价、跟踪反馈等环节,提出由培训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体系;基于上述研究,形成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培训效果的综合评判。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综合评价

与常规教育相比,非学历教育培训是更加侧重于人们的素质、技能、文化兴趣等需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特点在于形式灵活、内容多样、周期较短等[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社会的构建,非学历教育培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家政、美容等专业技能型培训,到考研、考公务员等应试培训,以及企业经理人的高端培训,培训已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非学历教育培训也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多数非学历教育培训进入的门槛较低、经营风险较小、利润空间较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 这在促进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培训机构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管理松散等问题;同时,机构之间恶性竞争,培训宣传浮夸、虚假承诺等失信现象也屡有发生,培训监管不到位、培训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制约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监督评价体系,通过对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改善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规范、有序地发展。

1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

关于培训效果评价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侧重于对培训项目自身的评价,如Bramley认为培训效果评价就是评价一个培训项目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2]。另一种观点将培训效果评价理解为对培训结果的评价,如英国管理服务委员会(MSC)将培训效果评价定义为通过评估来判断培训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3]23。国内学者对培训效果内涵的理解主要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如杨杰将培训效果评价理解为“依据组织目标和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培训项目中收集数据,以确定培训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4]35;郭洋认为培训效果评价是通过全面收集培训信息、数据与成果,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培训是否满足需求进行判定的过程[5]。培训结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培训项目的价值,所以本研究关于培训效果内涵的理解更倾向于对培训结果的评价。所谓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目标,通过系统收集培训活动信息资料,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教育培训活动、培训过程、培训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关于培训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内外运用较为广泛的是基于Kirkpatrick提出的四级评价模型[6]294-312,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四个层次解释如何评价培训效果,并构建每一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的评价[5,7-8]。另外,国内将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贯穿培训过程,从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也较为常见[9]。 综观国内现有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 更多地关注培训后效果的评价研究,缺少培训过程中一系列管理、监督、控制手段以及必要的反馈机制的研究。

2) 培训效果评价涉及用人单位、培训单位(机构)、讲师、学员等培训相关者,但现有的培训效果评价研究重点是基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培训的有效性或经济性进行测评,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培训相关者在此评价中的作用[10]。本研究是在研究与分析国际劳工组织(ILO)开发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与SIYB(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实际,从训前准备、训中监控、训后评价、跟踪反馈等环节,构建由各培训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体系。

2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体系构建

2.1工作流程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可划分为4个阶段,并且这4个阶段在项目实施中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具体为:

第一阶段为训前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有: 1) 培训宣传; 2) 课室准备; 3) 师资选择; 4) 筛选学员; 5) 组织安排。

第二阶段为训中监控阶段,主要任务有: 1) 每日(或阶段)课程评价;2) 后勤服务保障落实。

第三阶段为训后评价阶段,主要任务有: 1) 培训活动评价;2) 培训后续评价。

第四阶段为跟踪反馈阶段,主要任务有: 1) 用人单位信息反馈; 2) 培训需求信息反馈。其监督与评价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基本工作流程

2.2工具使用

在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中的每一阶段,有着各自的工作任务与工作目的,需要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所涉及培训相关者的协同作用,才能顺利实施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各阶段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工作目的,如表1所示。

表1 非学历教育效果评价工具使用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具体培训项目设置详细的评价工具,如每日(阶段)意见反馈表中,可设置以下问题项: 1) 我喜欢的……; 2) 我不喜欢的……; 3) 我不理解的……; 4) 我的建议……; 5) 今天(近段时间)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课程……等。这样,便于培训机构、讲师及时发现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协同配合。在实际运用中,需根据培训的内容、对象、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方法,以达到效果评价目的,如在进行培训后的学员信息反馈时,可采取抽样的方式,对部分受训学员进行回访,减少信息搜集的工作量。

2.3评价指标

训前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充分、训中监控措施是否得力、培训质量是否过硬,最终体现在学员对培训工作是否认可以及用人单位对受训学员的评判上,通过对《培训课程结束评价表》(受训学员用)与《学员工作评价表》(用人单位用)的整理、分析,形成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表,并运用专家评判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表

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工具设计与使用的具体情况,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表》进行修改与完善。

2.4评价方法

为能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需要借助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实际评价中,各单项指标往往以模糊语言的评价结果呈现比较常见,根据表2,可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 将评价因素集U={U1,U2}分为两组:U1={U1,U2,…,U6},U2={U7,U8,U9}。

2) 将评价集定义为v={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对第二级因素集U1,U2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评判,分别得到单因素评判矩阵

3 结束语

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涉及培训活动的全过程,需要相关利益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非学历教育培训效果监督与评价活动,作为培训机构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基于培训的后续信息反馈,也可以发现新的培训项目,不断创造自己的培训品牌;作为培训讲师可以发现培训中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培训业务水平;作为受训学员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作为用人单位能够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提升单位或部门的竞争力。只有通过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活动进行全程监督与评价,确保培训质量,才能使培训各方共赢。

[1] 梁常勇.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竞争与发展战略研究[D].长沙: 长沙理工大学,2005:9.

[2] BRAMLEY P. Evaluating training[R].London: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 1996.

[3] LESLIE RAE. How to measure training effectiveness[M]. 牛雅娜,吴孟胜,张金普,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 杨杰. 组织培训[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5] 郭洋. 新生代员工职前培训效果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4:36-49.

[6] KIRKPARTRICK D L. Evaluation AST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M].New York: McGraw-Hill, 1996.

[7] 郭恒源. 基于柯氏模型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有效性评价研究[J].知识经济,2011(18):136-137.

[8] 何筠,张延峰,况芬. 公共就业培训效果评价[J].江西社会科学,2015(5):214-217.

[9] 马涛.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研究[J].全国商情,2007(8):40-42.

[10] 李亚兵,胡建虹. 企业培训效果评价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10(3):253-256.

〔责任编辑: 张 敏〕

Researchonsupervisionandevaluationsystemofnon-academiceducationtrainingeffectiveness

GAO Yuna, ZHU Longjieb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Department, b.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Non-academ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Evaluation on non-academ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ffectiveness can enhance the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From the reality of non-academ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hina, based on the training preparation, monitoring,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after training in four aspects,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a training effectivenes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related to all stakeholder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training.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e final result is to form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raining effectiveness, b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raining effectiveness.

non-academic education; training effe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77

A

1008-8148(2017)04-0087-03

2017-06-04

南京财经大学继续教育研究课题(Jg2015007)

高 云(1974—), 女,安徽六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朱龙杰(1961—),男,安徽黄山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统计学研究。

猜你喜欢
非学历监督培训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中女性培训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探究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培训通知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