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究

2017-11-07 09:37叶新英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素养

叶新英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丹阳师范学院,江苏 丹阳 212300)

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究

叶新英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丹阳师范学院,江苏 丹阳 212300)

介绍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描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分析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从转化教师角色、开展任务驱动教学、鼓励自主性学习等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大学生;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1 信息素养概述

1.1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或信息文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是信息时代特有的产物。究其本质而言,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素养涉及领域较广,如经济、技术、人文、法律等,与多门学科联系紧密。

一般来说,信息素养高的人能够有效地对所使用的信息进行识别、查找和评价。在确定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的检索、评价与组织应用,结合原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完成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1.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信息意识、信息伦理、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大体可分为3个层次,即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呈现动态变化的要求。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生存技能,更是一种发展型的能力素养,不仅与个人的生活、职业发展息息相关,更关系整个社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1]。

1.3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一种人才特征,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信息工具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能力。信息素养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交通路线、天气状况查询,到医疗保险、娱乐休闲信息检索,再到机票、门票、餐饮、住宿的预定,都需要人们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离不开信息素养。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空前发展的体验者。在网络平台资源不断丰富、资费不断下降、带宽不断提升、终端不断普及的形势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交流工具。网络是大学生获取新知识、提升新技能的重要课堂,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更是终身学习的本质要求。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

在计算机教育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因素,不仅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还应充分结合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教学过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框架。教师应当充分把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学生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教育质量水平。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与个性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可以获得成功[2]。

3 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3.1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教育,忽略道德伦理教育

在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下,较为重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而大多忽略了对大学生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布置的作业与课下练习,都是围绕知识与技能展开的。

在信息素养中,信息道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属于人类社会道德的范畴。网络中存在的色情、暴力等犯罪现象都源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一些教师将道德伦理教育归于思想道德课程的范畴,将其视为额外的附加任务。

3.2忽视信息意识的培养

按照大学计算机技能教学的目标,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所教的大多是简单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归纳总结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更谈不上升华为理论指导。忽视信息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纳,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计算机技能掌握得不够扎实,信息独立检索和搜集能力较弱,应用信息技术的收藏和交流能力相对不足[3]。

3.3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

随着教学硬件环境的改善,上机操作实验已经成为大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教师依旧习惯于课堂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传授新知识,导致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传统授课模式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授课效率等,有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学生无法及时反馈对所学内容的接受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3.4信息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或者即将过时,因此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懂得如何进行有效学习,至关重要。但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局限于计算机技术的常规运用,缺少信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实施的技能训练仅能满足当前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很少涉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弱,难以及时掌握社会的需求导向,进而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和信息[4]。

4 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4.1转变教师角色,创新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信息意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教学模式缺乏研究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及创新。基于某个给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采用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设备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商讨论、合作交流。此时,教师的职能和角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启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具备了信息意识,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关注、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

4.2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大学生信息素养取决于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授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不懂得如何去应用,可能会逐渐失去对计算机的兴趣。任务驱动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图1所示,任务驱动教学包括任务设计、任务解决、任务评价3个环节。

设计任务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解决任务时,要先分析任务,收集有效信息,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任务评价要全面、及时、客观,既要有学生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又要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知识。

图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4.3鼓励自主性学习,培养信息创新能力

自主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检索、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索,不仅有助于他们掌握知识、提升技能,还能够促进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首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激发参与创新的热情。

其次,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最后,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培养。在寻找问题解决办法的同时进行比较、归纳,以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5]。

5 结束语

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应当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体、全面与个性发展,使他们具备未来所要求的品质和能力。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参与,教师要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在传授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等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以“爱与美”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6]127。通过必要的信息道德修养教育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全面提高素养。

[1] 魏娟丽,张民朝.以信息素养培养为驱动的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究[J].价值工程,2011(2):255-256.

[2] 韩文峰,盛明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3):3191-3192.

[3] 丛波.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科技信息,2011(3):168,202.

[4] 范瑞英,李冰.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4):123-126.

[5] 卫绪义.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0):4938-4940.

[6] 丁钢,徐铭,王桂龙,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驱动: 吕凤子“崇爱尚美”文化育人思想的传承与实践[M].镇江: 江苏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卢 蕊〕

Researchoncollegecomputerteachingmodebasedoncollege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cultivation

YE Xinying

(Danyang Normal School, Zhenjiang College, Danyang 212300,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and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omputer teach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under the traditional computer teaching mode is analyzed to point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Finall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a new model of computer teaching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forming teachers’ role, carrying out task-driven teaching,encouraging autonomous learning.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 mode

G642.0

C

1008-8148(2017)04-0097-03

2017-06-02

叶新英(1977—),女,陕西西安人,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计算机技能素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