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提升智障儿童课堂注意力

2017-11-08 11:06巫晓丹
师道·教研 2017年10期
关键词:智障学习效果注意力

巫晓丹

“不要伤害同学!”一声尖叫声从课室传来。刚踏入教室门的我知道,班上小烨同学(自闭症)又情绪激動了。上一节课的老师看见我进来,愁眉苦脸地告诉我,“一节课上的是‘鸡飞狗跳。班上有学生吵闹,一贯喜好安静的小烨被激怒了,异常烦躁不安,接着课堂就一片混乱了,根本无法组织教学活动。”

“怎么办?”之前设计的教学流程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参与,但如果学生情绪无法平复的话,根本无法如常开展。脑海飞速转动着,我迫切需要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实施我的教学。突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家里小闺女平时哭闹时,我用和她做游戏来转移她注意力、让其停止哭闹的场面。对了,爱好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用这个方法试一试。走上讲台,我先照常喊“上课”,还在吵闹中的孩子仍未回过神,只有个别站起来了。我继续着我的计划:“同学们,今天巫老师准备了一些好玩的游戏哦,想不想玩呢?”听到“游戏”二字,一半孩子眼睛瞟了过来,我继续说:“看,超市大购物啦!”。我打开电脑,找到小游戏《超市大购物》,自己先玩了起来。漂亮的画面,好听的背景音乐一下将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吸住,浮躁的情绪安静了下来,小烨也目不转睛地瞪着一体机屏幕,随着画面的转换回答着物品的名字和数量。

游戏教学作为联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在寓学于乐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行为等课堂适应能力也会得以缓解和改善。当然游戏在智障儿童兴趣培养上的作用绝不是任其自然的,而是和教师的正确组织形式与科学指导息息相关。那么,课堂中如何巧用游戏,来提升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呢?

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游戏活动

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课堂游戏也不例外,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必须跟教学目标紧密关联。游戏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玩,而是玩中学,即通过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因此,游戏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不能单单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游戏的教学实效性。没有任何关联的游戏,仅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已,无法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样往往导致学生沉浸于游戏不可自拔,更无法回到我们想要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二、把握适当时机,服务教学流程

尽管游戏教学法在培智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大的优势,但课堂教学有相应的流程和环节,游戏环节要把握一定的时机与场合,使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笔者认为如下阶段可适时引入游戏:首先是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整其学习状态;而在课中,遇到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时,学生会出现学习倦怠,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直观呈现解析知识点,降低学习难度,舒缓学生的疲惫状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难点;而在课堂收尾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作为教学的升华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促使学生在游戏练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智障儿童由于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出现情绪波动,需要及时巧用游戏来安抚和转移注意力。

三、结合学生能力,控制游戏难度

智障儿童由于认知能力方面的缺陷,无法进行那些需要抽象思维和复杂社会认知的游戏。所以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根据学生操作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差异性,确定游戏的难易程度及挑战性与竞争性。游戏应本着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避免太难,令学生产生挫败感,也不能太容易,以免学生“吃不饱”而消减参与兴致。游戏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努力完成游戏的同时树立合作意识,体验到成功感与集体责任感。

四、加强组织引导,注重启发鼓励

教师在开展游戏之前要讲清活动规则、纪律要求等,同时事先示范,进行分解动作演示,避免学生忘乎所以出现混乱,确保有条不紊、活而不乱。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适量增加重复指导语的次数,加强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用简单易懂的词语作为指导语,适当给学生以提示与评价,启发并鼓励其在游戏中获胜。教师两句鼓励的话,一朵小小的红花,都将使学生处于兴奋之中,他们的兴奋状态会带动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智障学习效果注意力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让注意力“飞”回来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莲心宝宝有话说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