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分析

2017-11-10 13:24孙继辉任秀娟
商业会计 2017年14期
关键词:媒体报道财务报告

孙继辉+任秀娟

摘要: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主要形式,也是投资者获得会计信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市公司對已经披露的财务报告中重大差错或重要遗漏事项等进行财务重述的现象日趋频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媒体报道着手,以新的角度研究其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即通过手工搜集相关报刊以及百度新闻搜索各种网站媒体的报道,对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找到媒体报道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以期丰富对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财务重述 媒体报道 财务报告

一、引言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即,由于上市公司在公开市场上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有会计差错的存在或者信息的遗漏,公司自发或者被外部监管机构强制要求下,通过临时公告的形式,对前期的差错进行更正,对遗漏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以此来修正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使信息使用者能及时获取可靠真实的决策信息。从根源上看,财务重述可能源于会计人员的疏忽,更可能源于舞弊。据于鹏、贺建刚和魏明海统计,我国A 股市场1999 年仅有 24 家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而 2008 年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数量上升为 113 家;从2010年到2014年,上海证劵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中457家重述公司发生了667份重述报告,整个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重述涉及的金额较大,重述的原因性质严重。许多学者从企业内外两方面对财务重述进行了研究,比如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性、盈余增长率、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以及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企业性质、监事会规模、审计意见等方面分析了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但随着市场的规范化这些因素已不能全面反映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但是有关媒体报道的实证研究却相对较少。贺建刚和魏明海在研究中指出,在财务重述公司中,媒介作用的有效报道能够对公司大股东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从而减少控制权的滥用。因此,大量学者随着“互联网+”的盛行,媒体报道的作用呈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面。媒体,通俗地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媒体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本文将媒体分为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两种形式。许多学者,研究了媒体监督对通货膨胀、企业融资、审计意见、信息披露等的影响,然而对于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从媒体报道的角度对财务重述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Joe,Louis和Robinson以因低效董事会而遭到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一事件对股价、投资者行为和公司治理的影响,指出媒体可以迫使公司进行财务重述。

Owen(2002)指出媒体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中介,指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此控制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的操纵。

Dyck和Zingales(2004)指出在媒体关注下经理人会减少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即媒体能影响管理层决策,从而影响出具的财务报告。

Dyck,Volchkova和Zingales(2008)以1999—2002年俄罗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认为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具有正面影响。媒体报道越大,公司治理越严谨,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就越小。

Miller(2006)以因会计欺诈受到美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认为媒体作为公共利益的监控器,有助于识别早期不当的会计行为,警示相关利益者对财务重述提高警惕。

Nguyen(2011)以1992—2002年间财富500强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对公司价值和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对CEO的关注越多,对公司的正面报道越多,对公司的财务重述的影响就越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

贺建刚、魏明海(2012)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财务报告重述为研究视角,将发布补充和更正公告定义为财务重述行为,釆用实证检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媒介环境下控制权治理效应和财务重述发生的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降低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反向作用;在财务重述公司中,媒介作用的有效报道能够对公司大股东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从而减少了控制权的滥用。

赵建梅、周珊和张欣越(2016)认为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减少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且媒体负面报道对那些经济后果较为严重,可能令投资者损失较大的非技术问题重述和核心指标重述的影响十分显著。

戴亦一(2011)发现媒体关注降低了大股东在股改对价支付中的私利获取,有助于遏制财务报告重述的发生。李培功、沈艺峰 (2010)选择六份报纸的具体报道事项,发现媒体报道有助于纠正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

卫金金(2012)、刘林子(2016)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选择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召开会议频率等因素作为变量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重述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公司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监事会会议召开频率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通过国内外研究可发现,媒体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是近几年开始进行研究的。媒体的报道大都为理论性研究或描述性分析,实证分析较少。学者的分析认为媒体报道有助于纠正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有效减少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同时,媒体报道对不同类型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也是不一致的。本文将以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为样本,通过手工搜集相关报刊以及百度新闻搜素各种网站媒体的报道,对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前人的研究经验,将媒体报道进一步区分,将财务重述也分为不同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以及核心会计指标重述与非核心会计指标重述,最终得出结论,提出建议。endprint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考虑到国内投资者更关注A股上市公司,本文以2014年到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样本,剔除了B股和H股上市公司,同时剔除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最终获取样本76个,并相应选取了 76个未发生财务重述的配对样本,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152个统计样本进行数据处理。

1.被解释变量。财务重述(Restatement)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记为Res,该变量为分类变量,即发生财务重述时记为1,未发生财务重述时记为0。

2.自变量。根据媒体报道的特点,将媒体分为报刊媒体(NEWS)和网络媒体(INTE),分别对各类媒体的类别(SORT)、报道数量(NUMB)进行统计。

3.控制变量。根据学者的分析,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本文以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性(GROWTH)、盈余增长率(EARNINGS GROWTH)、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和以及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Shrcrl0)、企业性质(SOE)、监事会规模(NS)、审计意见(Audtype) 等作为控制变量。

(二)报刊媒体分析

本文按报刊发行量、影响力以及公众熟悉程度选取六种报刊作为本文报刊数据源,分别是: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对于报刊媒体,报道相关的数据通过手工搜索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得到。见上页表1。

从报刊媒体对财务重述的相关性分析看出,报刊与财务重述相关性很小,为进一步找出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等各个报刊对于财务重述的影响,对变量进行进一步分析。见上页表2。

根据检验可以看出,報刊媒体与财务重述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各大报刊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与上述的总体检验得出的结论一致。

(三)网络媒体分析

对于网络媒体,本文根据“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网站统计所公布的数据,分别按网站总覆盖人数、总访问次数、总页面浏览量、总访问时长选取了五大财经资讯网站。具体包括:“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腾讯财经”“搜狐财经”“网易财经”。

首先,对网络媒体变量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表3。

从网络媒体对财务重述的相关性分析看出,网络报道与财务重述相关性很大,为进一步找出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腾讯财经、搜狐财经、网易财经等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对变量进行进一步分析。详见表4。

可以看出,网络媒体报道的数量与财务重述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显著性检验与上述的总体检验得出的结论一致。其中,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网易财经的报道对于财务重述的影响尤为重要。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实证分析,上述结果显示,网络媒体对于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比报刊媒体更大,且在控制公司财务特征与治理特征之后,媒体的报道确实发挥了监督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作用,媒体报道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媒体报道作为公众宏观经济信息普遍、重要的来源,各方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实证研究以及结论,我们仅就本文研究内容提出减轻财务重述发生可能性的几点建议: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与媒体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企业可以考虑与媒体进行正常程序的沟通与合作,使媒体报道的信息更加真实、透明,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尤其是知名度比较大的报刊、媒体,如:证券日报、新浪财经、网易财经等。另外,企业还可以积极利用媒体报道来适时披露企业内部的相关政策信息,使其财务报告更加贴近实际,减少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进而提高投资者的信任。

其次,对于媒体而言,由于新闻媒体掌握媒体报道内容的主动权,因而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应加以甄别,对于一些符合事实的新闻事件要进行积极的报道,让公众充分了解事实,从而有利于公众作出更为理性的预期。同时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落实工作,确保媒体舆论导向兼顾企业目标方向。

最后,对于财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来说,应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网络媒体比报刊媒体更加能影响财务重述的发生。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可以积极关注相关媒体对于企业的报道,有效利用媒体报道信息。在尽可能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增强对有用信息的筛选能力,使自己的预期更接近于理性预测。

总之,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公众对于财务报告的理解,这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宏观政策的有效实施,还需要相关媒体及公众自身的积极配合。本文深入探索了媒体报道对财务报告重述的影响,得出的相关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一些空白之处,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新时期的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参考文献:

[1]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媒介功用与市场治理效应——基于财务报告重述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12,(4).

[2]王毅辉,魏志华.财务重述研究述评[].证券市场导报,2008,(03).

[3]吴超鹏,叶小杰,吴世农,媒体监督、政治关联与高管变更——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2,(2).

[4]吴思陶.媒体不实报道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基于中联重科的案例研究[D].南京大学,2016.

[5]李明,叶勇,张瑛.媒体报道能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4,(6).

[6]胡国强,彭家生.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基于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09,(11).

[7]戴亦一,潘越,刘思超.媒体监督、政府干预与公司治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视角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1,(11).

[8]卫金金.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2 ,(5).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体报道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的媒体报道分析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不打算修改”对金融工具准则的意见
超级平衡兔
陈水扁侵占机密公文逾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