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的自省与坚持

2017-11-13 11:18陈勇钊
火花 2017年4期
关键词:纷争韩少功昆德拉

陈勇钊

韩少功的自省与坚持

陈勇钊

随手抓了一本书来看,是韩少功的《完美的假定》,集1985年至1994年期间写成的散文集。原只是随手翻阅,谁知却欲罢不能:“……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例。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式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更多地显示出生命的自然面貌。”(《文学的根》)韩的文字席涌而至,顷刻之间,我已经不知觉在韩的波涛汹涌的文字浪里前进,紧握书本有如浮木。

“‘我’是什么意思?物质的我为汉族男性,七十多公斤,由骨血皮肉组成,源于父母的精卵以及水、空气、阳光、粮食、猪肉、牛肉等等一切‘非我’的物料,‘我’就由它们暂时组合并扮演着。那么心智的‘我’呢,从儿时学会说第一个词开始,每个人都接受着先于他存在的文化的训练和塑造,脑袋里的概念来自父母、朋友、教师、邻居、领袖、学者、新闻编辑、广告制作者、黑压压的大众等一切‘非我’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从来只是历史和社会的某种代理,某种容器和包装。没有任何道理把我的心智单独注册为‘我’,并大言不惭地专权占有它。”(《多嘴多舌的沉默》)

接触韩是缘于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韩把这小说从英译本翻译了中译本(那或许是昆德拉第一次被完整地介绍到中文世界来),再后来读到韩的力作《马桥词典》,才对他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韩的作品的兴趣更浓,便多加留意哪里可以找到韩的书籍(这里提起的是网络购物以前的时代)。

《完美的假定》加上《爸爸爸》与《归去来》三册是《韩少功自选集》,199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完美》里头的文章读起来几乎都是有感而发,生活的林林总总,文学界的议论纷纷,信手拈来,就像作者坐在你对面和你喝茶聊天,认真,但不完全严肃;偶尔提到一些感伤、失望,但还是自觉、自制的:“很长时间内,我也在实利中挣扎和追逐,渐入美的忘却。平宁而富庶的我们开始习惯这样的政治:一个丛林里的‘红色高棉’,第二职业是为政府军打工。我们开始习惯这样的宗教:一个讲堂上仙风道骨的空门大师,另一项方便法门是房地产投机的盘算。我们开始习惯这样的文人多元:在北京的派别纷争可以闹到沸反喧天不共戴天的程度,但纷争双方的有些人,一旦到了深圳或香港,就完全可能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设同样的宰客骗局,打探同样的异性按摩,使人没法对他们昨日的纷争较真。”(《完美的假定》)

作者的自省与略带固执的坚持,则流露在文集的最后一篇《心想》:“不科学也罢,不能与其他语言沟通也罢,我现在更愿意用这古老而神秘的词——心想。用心血和心魂,用一生中全部怦然动心的回忆和向往。”阅毕,马上有冲动要把全书再读一遍!

猜你喜欢
纷争韩少功昆德拉
丧家的鬼魂
米兰·昆德拉(素描)
哲理漫画
《一种作家人生》:米兰·昆德拉生命中的重与轻
《探索与回望——论韩少功的“后知青”写作》文献研究综述
《青铜之恋》纷争解析
从流派纷争看对立学习法
韩少功:“挑着粪桶”写作的文联主席
请叫他“法国作家”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