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叩拜 大爱的行吟
——读柴棚诗集《叩拜雪峰山》

2017-11-13 18:47赵慧卉
文艺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雪峰诗集意象

○ 赵慧卉

灵魂的叩拜 大爱的行吟

——读柴棚诗集《叩拜雪峰山》

○ 赵慧卉

《叩拜雪峰山》这个大标题,有一种强烈的仪式感、震撼力和敬畏感。柴棚长诗集以此题命名,标志着诗集立意的高度与内容的分量。因为,雪峰山原本就是一座自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的巍巍大山,一座值得雪峰儿女仰止叩拜的神圣之山。如果说,柴棚的第一部诗集《碎碎念》,是一部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纯爱私语,是诗人步入诗坛的真情史记,那么,《叩拜雪峰山》则是诗人柴棚诗歌创作新的里程碑,是一部专属于雪峰山,抒大爱烹小情,一路行吟一路叩拜,地标式恢宏史诗。

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有“诗魔”之称谓的洛夫先生说过,诗人境界要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抒小我之情的诗人;第二层是强调社会意识的诗人;第三层是表现对社会的感悟,对人生意义追求的诗人;第四层有宗教的悲悯情怀,有宇宙的胸襟,对生命意义的不断怀疑与叩问的诗人。柴棚长篇诗集《叩拜雪峰山》的问世,是诗人诗歌创作与精神成长的一次超越和质的升华。诗人柴棚的诗歌创作境界从《碎碎念》到《叩拜雪峰山》恰恰对应了洛夫先生所言这四个层次的攀升。诗人如精灵一般,以雪峰山这个实像地标为贯穿诗集的大意象,穿越古今,游刃她的大爱与深情,在诗歌中探寻人类精神成长的历史与未来。她叩拜大山,回望雪峰山历史长河,仰望苍穹星空,终于创作出了这部可赞可叹,厚重的大诗《叩拜雪峰山》。

一、大格局构筑的一部大爱史诗

《叩拜雪峰山》诗集宛若一部以辰河高腔为基本元素的交响乐史诗,分三辑即三个大乐章,共二十组由三百二十五首(段)集成。第一辑由“叩拜雪峰山”“烽火雪峰”“一粒种子的传奇”三组六十一首诗组成,是以思想凝重和灵魂高度,以叩拜雪峰山为主旋律开篇引序,呈现的是雄浑高亢的历史回声;第二辑,是诗人持着冰心玉壶浇筑的悠悠乡愁,亦步亦叹,“按下7800年的高庙按钮”“用泥土、水、火融合的诗集正在出土”。诗人“爱上沅水的流向/爱上雪峰山的高远,爱是白陶的细……”她满满的爱已谱成一组组短调长歌,分一百一十九段,一唱三叹深情吟咏;第三辑,在二十八段余音绕梁“沅水巫歌”的“流淌节奏”里,诗人感叹“天地间快容不下小巫女对雪峰山的浓烈感情,长胡子的诗歌悄悄告诉她:其实情感可以这样折叠……”在这一辑,诗人用三十五首独白,默默解开了心灵虚像的雪峰密码。从黄昏到黎明,在如歌行板中,拿起,放下。一颗桂花般的芳心低眉俯首雪峰山,低吟回旋十三个回合,打开,合上,全由这个字决定。至此,读者可以清晰地读懂这个沉甸甸的字,这个字站在中间,左面是我,右面是你——雪峰山!

为了中间这个爱字,柴棚潜入自己“二十一克”灵魂中,一边飞翔一边施展最神秘的巫术。她用梅骨竹心,用玉品梅格,把自己塑成诗歌王国的巫女,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扎进雪峰大山历史的皱纹最深处,让心神随着历史的河流寻根到涛涛沅水文化的最源头,在雪峰山伟岸丰厚的躯体上寻脉觅络,探源雪峰山文化深厚的积淀。其实,诗人自始至终用这个公开的密码贯穿长诗。她从“烽火雪峰”历史的云烟中穿过,在雪峰山下,谦恭地与二酉山的周穆王、伏胜、诸葛亮诸多在雪峰山留下背影的历史贤圣先哲进行心灵对视。她追缅中华爱国诗人屈大夫《国殇》长吟鬼雄的悲魂。她寻觅从神农氏到现代袁隆平“一粒种子的传奇”道场,把自己缩小成一粒稻谷与神巫对话顶礼拜膜。她沿着梦的时光隧道穿行倒流到远古高庙遗址,“守望的雨滴变成水流切割出沅江和资江,再点数由江螺和鱼养大的各有姓名的城乡、码头,还有七八千年前那只飞落在白陶上的高庙小凤凰……”她找到了人类精神密码源头最原始的证据,她把那些历史长河留下的碎片,用巫歌诗线一点一点弥合,“一笔一划,一招一式”都染上神谕灵性,“一页一页,一行一行,一字一字”,把雪峰山这座英雄的父亲山峰今生前世辉煌历史文化长卷一网打尽。她要把雪峰山这独一无二的符号烙印成诗歌的符号,“用文字铺路/铺开历史的长卷/在人间接力/从青丝到白发苍苍/从冬的根部到五月的舌尖/岁月平静地叙述:大爱无言”。历史飞跃发展到今天,雪峰天堑已变通途,诗人言“二十一世纪不需要转弯的爱啊”雪峰大山的今生前世,在诗人的灵魂叩拜中,诗染雪峰,集诗成书,浓墨重彩,汇爱成海。

艾青说过:诗人是人类自我觉醒的先驱,他们以超常人对社会人文的敏感而走在最前面的探路者,并且这一切都来自于更高的热情和偏执。我认为,诗人柴棚在这部《叩拜雪峰山》诗集里,一直以觉醒和激情状态,从头至尾殚精竭虑,翻遍雪峰山的历史文化人文宝藏,用诗心“巫术”“望、闻、问、切”,在诗歌的世界遨游溯源雪峰山沧桑遒劲悠远的文脉,叩问历史,拜谒古今先哲贤圣,展望未来。她赞咏今天雪峰山的守护者与建设者在时代变迁创造的奇迹:天堑变通途的雪峰山隧道“一匹时光之马来去自如”,“七分钟就能穿越6950米”,“一撇,曾经多么渺小/添上一捺,又多么伟大”!

二、聚集着诗人的巫性、灵性、才气、大气

也许是受雪峰山下巫傩文化影响,打开诗集,便可从渗透文字中的诗气里闻到一股巫气便扑面袭来。“很多人/站成一滩卵石/我用眼睛/把它们挖开/寻找我/抚摸过的/那枚戒指”。这是怎样的一枚戒指?

自古以来,戒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也许这戒指就是柴棚赋予雪峰山这个大意象中隐形的另一个兴寄情感的意象。因为一枚戒指,她自封自己是雪峰山的猎手,在诗歌的山谷里,雪峰山和爱情都是她的猎物,她“以巫歌的方式/看透望穿每一句谶语”。她是用灵魂爱上了爱情,期待爱情,她就是爱的精灵、爱的使者,雪峰山是她用灵魂意象的爱情,这个意象时而像苏宝顶的太阳一样灿烂,时而像雪峰山的狂风一样呼啸,时而犹如穿岩山的夜色一样静谧神秘,不时如阳雀唱春般婉转缠绵。雪峰山的爱情在她的诗中散发着梅香,翠竹的清芳,那感觉如雪峰山上的雪花一样剔透,像洁白的纯棉衬衣一样自然舒适,像桂花一样暗香销魂。

《沅水巫歌10、11》这首诗是我读到柴棚爱情诗极致表达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出诗人炙热爱恋是何等饱满、热烈、霸道而执着,这种情感表达,极具穿透力,而且还携着一股子至死不移的执着和不容置疑的一厢情愿!一个“情”字被诗人拿捏得千回百转,精妙传神。柴棚的才情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小情言说得开合动宕,爱憎分明,巫气横溢,带有极富神话想象力的单纯和痴狂。她把大情铺陈得放达飘逸,驰骋历史与现实,气势如虹。她稔熟自然地让诗句中的各种意象实象虚出,幻象实出。诗句中跳跃着柴棚特有的韵味和灵性,闪烁着柴棚式的巫气。

雪峰山是诗人柴棚理想王国诗意栖居的桃源,雪峰山的丰盈博大厚重给了诗人发酵爱的激素,在柴棚诗里所有的长歌短叹皆来自雪峰山自然、历史、人文多维元素。柴棚的许多诗境都是以雪峰山为大意境,以雪峰山有关的各类自然元素为抒情诗咏的意象,在寻访雪峰大山足迹里,目光所及都被她收入诗句。她给雪峰山的山水峰谷、鸟兽花草虫鱼、云雨风雾、日月星辰一股脑通通都打上了柴棚式的、爱的拟人标签。在这些标签上,把她的巫气神秘“默念藏身咒,隐进雪峰山的雾里”,用诗歌在各种自然生命景致的标签上索爱、示爱、悟爱,遇爱。她在自己营造的精神殿堂期盼高山流水,灵魂共振的爱情。在她诗歌里的爱情既是柏拉图式的真挚纯洁,又有乌托邦式“梅竹”刻记。无论是爱恨喜怒,还是弦外之音都一股脑儿地用柴棚式巫气畅快淋漓地表达出来。

令人起敬的是,柴棚诗咏的爱情,除了有女性特质的自恋和对美好爱情渴望,笔者称其为烹小情,更多的是怀着一颗感恩雪峰山的心,自然激发出的爱生命、爱家国、爱故乡、珍爱友情、爱身边的所有人的博爱情怀,这其中夹揉着浓浓的乡愁。这些情感渗透蔓延在诗集“第二辑”中《穿岩山》《阳雀坡》《山背村》《龙庄湾》《黔阳古城》等组诗中,诗心所指向的精神高度都援引雪峰元素的对应客观物,每首诗境都有故事,首首都是柴棚善良品性与真爱的密集表达。

三、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自描

柴棚的诗歌已经具有浪漫主义直抒胸臆和现实主义白描的表达,她善于用拟人化同感或夸张手法,往往是寥寥几笔,机智暗示,诗句绝妙,让人赞叹,给读者无尽美的浪漫想象。“我要在一首诗中/留下深陷的证词/在1300级梯田/繁衍稻花的爱情/我要在花瑶挑花里/缝制水从高处来的日子/我还要来到云边/种满翠竹般的路标/在溢香石的骨髓里/拽出一丝来世与你相认的气味/亲爱的,如果你忘记/听吧!必经的每个角落/都会发出稻香的呼唤(《山背村05》)诗中文字鲜活可感,字里行间散发着肌肤般温暖的气息,感性丰盈。这些诗句乍一读,便觉有很强的跳跃感,再读,自然而然呈现在读者意念中的却是一种温馨浪漫的美感。这样的句式表达散点在许多首诗的意境中,在此不足一罗列。这足矣表明诗人柴棚对诗歌语言审美张力的驾驭力。

雪峰山不仅是诗人柴棚抒情的大意境,同时又是她在诗集中运用贯穿始终的大意象。这个大意象又被她切分出许许多多的小意象,诗人在雪峰山这个大舞台上,像一只活泼的小鹿,骨子里原生着丰盈的浪漫之气、鲜活之气,即张扬又扣动心弦。她在雪峰山大森林里跳腾,撒欢,在诗歌的花海里纵情徜徉采撷,她以自己以独特的浪漫表达方式与雪峰山相关的一切美好诗意狂欢,惟妙惟肖地外化意象,不时地释放出摄人的魅惑力。

《叩拜雪峰山》诗集的每个字每句诗都是柴棚的心血倾注,每首诗是诗人用心孕育的孩子。其实,有些诗此前发表过,被许多喜欢她作品的读者当经典背诵,在很多场合反复朗诵。因为《叩拜雪峰山》诗集汇集了太多精彩迭出的经典诗眼,许多章节令读者心潮澎湃回肠荡气。不同的读者都会在这部诗集中找到与自己心灵共鸣的篇章,每个热爱熟知雪峰山的读者,都会在柴棚对雪峰山的诗意叩拜中,跟随诗人爱的涌动而脉动随想,雪峰山是值得雪峰儿女敬畏和叩拜的大山!

通读诗集《叩拜雪峰山》,掩卷而思,感觉长诗一些章节穿插烹小情若即若离段落还可以有更精炼的取舍,但瑕不掩瑜。毋庸置疑,这部大诗的创作成功,是诗人柴棚人生旅途中一次灵魂的叩拜和大爱的行吟,也是对雪峰文化复兴发展的一次推波助澜。可以断言,《叩拜雪峰山》让柴棚完成了从诗坛小巫女到大巫女的蜕变与涅槃。

(作者单位:怀化市文联)

责任编辑 白云山

猜你喜欢
雪峰诗集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诗集精选
来自林间的风
行者的歌——读田斌诗集《潜行低吟》所想
截句选
白描作品《花卉写生》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君儿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