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在小儿康复病房中的应用

2017-11-15 06:53滕佩佩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应用

滕佩佩

【摘要】 目的:探究在小儿康复病房中护理管理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12月实施护理管理之后的42例小儿康复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与实施之前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儿康复病房实施护理管理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意外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室护理管理的开展可以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同时减少意外纠纷发生率,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小儿康复; 应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104-03

伴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对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改革,人文情怀不断被融入到现代化护理工作中,近年来现代化的护理工作已经成为医院文化和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对护理更加人性化的不断重视和强调不仅是治疗的需要,同时也是医护人员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提升的需要。对于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需要每一位医护人员参与,也需要每一位患者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够保证临床护理保质保量,同时增进患者的康复。小儿康复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其中患者均是心智未成熟儿童,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化管理[2]。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12月42例在小儿康复室待康复患者资料,对其进行特殊化的护理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12月42例在小儿康复室待康复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5个月~2岁,平均(6.8±3.7)岁。在这些患者中,脑外伤后遗症患者10例,脑瘫痪患者13例,脑炎后遗症恢复期患者9例,中枢协调障碍患者10例。

1.2 方法

(1)护理风险防范。护理人员应及时反思可能发生的状况及不良后果,做好应急状况处理预备措施,使得在临时出现一些未预料情况时不至于措手不及,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风险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可以应用到风险评估手段。预先的风险评估可以了解到风险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从而有侧重点地做好风险防范工作。(2)护理负责人。由于在小儿护理康复室中突发状况较多,要快速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不但需要合理分工,还需要相互协作,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3]。设立护理工作中心责任人,或者说指定护理组长,这样可以较为系统地安排每一份护理工作保持相互不冲突,将下属医护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各司其职,这样有利于协调,指挥并组织医护人员参与日常常规护理工作及突发情况的妥善处理。同时也能进行相应技术的指导,相应程序的监管,使小儿康复室的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3)康复室安全管理。康复室患儿运动障碍和智力障碍居多,则不能进行正常生活行为,许多地方均会导致不便和安全隐患,因而对患儿需加以特殊照顾,对患儿住所及仪器使用需要特殊设计,以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在笔者所在医院实行的针对小儿康复室安全措施如下:对于症状相对较轻的患儿,生活可独立自理时仍然要求有指定的监护人陪伴,并禁止追逐玩乐[4]。康复室地面经防滑处理,沿着墙壁设置牢固的扶手并定期派人检修防止松脱,减少小物件的摆放或者放在患儿不容易触及的地方,避免室内陈列设施棱角分明,在一些尖锐部位拿泡沫塑料或者毛巾绑缚,电源插座设计在高于患儿触手可及的高度,卫生间添加坐便器等[5]。(4)康复室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环境质量,每天3次清扫,每隔1 d进行消毒,条件允许情况下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测量康复室温度及湿度,使用空调和加湿器使温度恒为23 ℃左右,湿度恒为55%左右[6]。特殊患儿如脑瘫合并呼吸道感染婴儿及易感婴儿,需要安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床位或者单独安置病房。(5)患儿饮食管理。该项主要针对脑瘫患儿,因为脑瘫患儿自主能力弱,偶见肌肉运动不受控制发生异常,若不加以谨慎对待则很容易发生进食过程呛咳甚至窒息死亡。对于脑瘫患儿以流食为主,食物尽可能富含蛋白和维生素并易于消化[7]。与此同时,每天协助患儿练习进食动作,不断重复。(6)家长管理工作。由于患儿病情反复或者严重恶化等原因,很多家长难以避免地出现焦虑、悲观、放弃,甚至轻生念头。而家长的这些消极心理很可能会对患儿的顺利康复带来阻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而及时有效地和患儿家长的沟通十分重要。与患儿家长有必要进行定期心理疏导,询问患儿家长近期观察到的患儿的康复情况、家长近期的心理活动、对患儿病情的看法,以及自身的顾虑,同时鼓励家长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有不解和困惑及难以做出选择时可以多跟医护人员交流,而医护人员也需要提前做好这方面培训,多介绍一些康复成功的案例鼓励家长积极配合治疗[8]。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小儿康复病房采取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家长满意率及意外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小儿康复病房采取了护理管理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意外发生率显著降低,家长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小儿康复的护理管理,因其实际情况的特殊性而必须制定针对这部分患儿的护理管理措施。小儿康复室中患儿年龄很小,心智不够成熟,也不够有独立自理的能力。这就使得护理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很大压力。对于小儿康复室护理工作的展开就必须认真考虑风险的发生预防、系统化管理、统筹兼顾处理突发事件等。在对小儿康复病房进行护理管理时,先要预先考虑可能会带来的所有的风险。医护人员中需要指定责任人定期查看病房设施条件,同时详细记录情况。病房的环境条件必须注意干净、整洁、通风,适宜温度和湿度。病房中的物件陈列也要严格排查,避免小物件遗落或者较尖锐的部分显露影响到患儿活动。电源插座必须设计在患儿难以碰触到的地方。需要注意患儿饮食存在一定程度困难,必须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及辅助治疗练习。最不能够忽略的就是患儿家长这一环节。患儿家长在面对患儿疾病缠身丧失正常生活行为时难免忧伤过度,同时可能担负着较为沉重的经济压力及精神压力,双重打击下,家长有可能最先难以承受而放弃,甚至做出更严重的行为,那么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不断予以精神上的鼓励,使家长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医疗业本来就是一种高风险率的服务行业,而护理工作的展开在其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儿康复室因诊疗对象的特殊性使风险变得更大[9]。在护理过程中最理想的结果是无护理并发症,不产生纠纷,突发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然而风险由于其不可预测性,给护理工作的展开以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临床上,常常因为护理管理工作混乱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或者医护人员只关注疾病而忽略患儿需要人文关怀,或者是忽视了医源性的损伤,甚至是为求结果而忽视患儿临床表现,导致不利于患儿康复的因素和威胁患儿健康安全的因素频频暴露,形成护理风险[10]。因此,要注重对医护人员的一个提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强化,护理注意事项,风险评估手段应用等,提高医护人员綜合素质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加强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敏感,考核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实施奖惩制度强化工作中的服务意识和主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改进后的康复室护理管理,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意外发生率显著降低,家长满意度显著提升。该结果提示,康复室护理管理的开展可以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同时减少意外、纠纷发生率,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邱伟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5,12(16):94-95.

[2]任志萍,李兰凤,张瑜联,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15):2387-2388.

[3]徐颖,张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9(19):1752-1753.

[4]张玉珍.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5):767-769.

[5]黄旭叶.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3):2182.

[6]王秀.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27):18.

[7]范颖.护理管理在小儿康复病房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1(32):251-252.

[8]刘娟.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3):114-116.

[9]李萌.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重要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3):231-232.

[10]周君桂,范建中.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及康复效果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71-173.

(收稿日期:2017-0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