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影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2017-11-16 03:16王丙珍
电影文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研究

王丙珍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作为一种艺术性、技术性与工业性现象的电影与全球化紧密关联,电影跨越了国家、民族、阶级、性别与语言的边界,达到了人类对话、思想及文化的高度,一方面,以美国好莱坞为轴心的电影文化占据着话语权;另一方面,所有国家都希望通过电影承载与传播本民族文化,建构能够被人类普遍认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可见,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应当成为传播与弘扬人类多元文化的途径。

一、电影即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霸权与视觉狂欢

电影将文化、艺术、政治与历史纳入其体系范畴之内。电影是一种属于大众的文化艺术,因此,电影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一种文化形式,成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有句名言:‘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1]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具有不确定性,就电影而言,“文化是由表达和交流、表现、影像、声音和故事构成的。它既是地区性,又是全球性的,它不断地因个人和组织的需要而流行和变化”[2]。罗伯特·考克尔的这个电影文化定义表明电影是国家、世界与宇宙相互联系的关系总和,电影与政治、法律、宗教、文学、艺术一样,是文化有机体的组织。

电影作为文化呈现出无处不在的文化霸权,如美国电影《逃离德黑兰》对伊朗文化及其宗教文化的解读,美国电影《美国往事》对中国人开鸦片烟店及中国人形象的表现等。此外,作为视觉狂欢的电影又呈现出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大众性与多元性,进而以跨文化认同的态度达成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寻求各种电影因素的融合,注重电影内容和形式的开放性,最终引向人性和文化的共性层面。因此,电影既不要美化,也不要丑化民族文化,而是要“文”化之。

当下,电影文化关联着对话、认同、想象、情感与记忆。电影文化的研究内容包括主体、客体和本体。电影文化研究按其历史发展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与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化与社会经济维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导致电影研究学者开始批判性地考虑好莱坞在海外市场的文化霸权和经济宰制,因此世界电影就可以被看作是所谓‘全球性好莱坞’这一新帝国的复杂结构的一部分了。”[3]这实质上只强调西方文化的共通性,却忽略东方文化的异质存在。因此,第三世界国家本土文化策略即为地区性审美文化建构与文化想象的民族主义。“因为媒体不仅是一个统一的网络实体,也是一个把世界拴在一起的非常有效的方式。”[4]因此,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电影导演都应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责任,对电影的民族化与全球化有所担当。起码,在文化殖民即后殖民语境中,发展中国家的导演不要主动地迎合发达国家或民族对发展中国家或民族的异样审美趣味,尤其是不要为了扬名或评奖而主动站在被殖民的立场。

二、国外电影文化研究述评

国外电影创作、实践与评论几乎是同时开始的。电影文化研究除以电影作品为对象外,还与社会思潮和人文学术思想相关联。电影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科学与艺术成就,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化现象,电影事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电影艺术身份、功能和特点逐渐被认识和明确的过程。

(一)20世纪初至30年代,以意、匈为中心的早期本体论时期

早期的本体论批评集中于电影的视听语言。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的《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光与影的交响乐”。法国埃米尔·克莱斯的《电影机的历史》(1912)是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史。美国中西部诗人瓦契尔·林赛的《活动画面的艺术》(1915)将“活动的雕塑”作为电影的基本特征。相关的著作还有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1916)、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的《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1924)、《电影的精神》(1930)及《电影文化》(1945)。事实上,巴拉兹在《电影文化》中提出的“电影文化”并没有引起关注与接受,因为其俄译本为《电影艺术》、英译本为《电影理论》、中译本与意大利译本为《电影美学》。

(二)20世纪40至60年代,以德、法为中心的转型期与成熟期

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理论研究进入转型期。40年代中后期,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艺术现象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电影学诞生。法国的G·柯亨-西特辨析了法语的电影词汇。1944年,德国“纪录”派代表人物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从卡利加里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与巴赞的理论构成二战后“写实主义”的核心知识体系,其《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1960)阐述了“电影化”概念。克拉考尔将电影理论从电影美学推向电影哲学,表明电影文化已经摆脱了现实的功利要求,走向绝对的学术性和思辨性。另外,1945年,法国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电影与新型心理学》是电影心理学的重要论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现代电影文化的成熟期,电影批评不再附属于创作与电影工业,形成了独立的哲学思想与文化领域。法国的电影文化研究成绩斐然,主要包括亨利·阿杰尔的《电影美学概论》(1957)、安德烈·巴赞的《电影是什么?》(1961)、让·米特里的《电影心理学与美学》(1963—1965)、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1967)、米特里的《问题中的符号学》(1987)等。值得关注的是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1968)、《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1977)与《无人称表述》(1991)。此外,60年代末,英国《新左派评论》采取以政治为导向的法国结构主义立场,奠定了好莱坞类型电影与结构作者论的中心地位,影响了70年代中期英美电影理论的走向。

(三)20世纪70至90年代,以法、美为中心的文化政治研究发展阶段

电影文化研究反映了人文科学对电影艺术的影响。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的《电影通史》构建了宏大的电影历史观。苏联谢·金兹堡的《电影理论概述》(1974)研究了观众心理。法国罗伯特·布莱松的《关于电影机的笔记》(1975)反思了电影技术及其哲学与美学的含义。

20世纪80年代,以文化、社会、政治作为批评的切入点,电影成为20世纪语言学转向之后进入文化思潮的路径。在法国,有影响的论著包括吉尔·德勒兹的《电影》(1983—1985)、米歇尔·科林的《语言、电影、话语》(1985)、米歇尔·琼的《电影的声音》(1985)、让·鲍德里亚的《假象与假象化》(1985)、帕斯卡尔·鲍尼泽尔的《电影与绘画》(1986)、乔治·迪-于贝尔曼的《在影像前》(1990)、雅克·奥蒙的《影像》(1990)等。

女性主义电影文化理论借助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深刻地阐释了电影中的性别问题。美国的劳拉·穆尔维在《银幕》杂志中发表的《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1975)、《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反思》(1981)是重要文献。进入80年代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在美国逐步走向成熟,集中于对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包括安·卡普兰的《女性主义与电影》(1983)、斯图尔特·M·卡明斯基等的《美国电视类型》(1985)、康斯坦斯·彭利的《女性主义与电影理论》(1988)等。再者, 英国桑德兰大学教授苏·索恩哈姆的《女性主义者电影理论:读本》(1999)将电影作为女权主义文化、表现形式及其身份的斗争之地。

(四)21世纪以来,以英、美为中心的多元文化批评阶段

此时,法国的理论优势被英、美取代,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到受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意识形态批评,从受新历史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影响的电影叙事学理论到文化研究,电影文化研究进入多媒体、新技术的“后电影时代”。

英国哲学家史蒂芬·马尔霍尔的《论电影:在行动中思考》(2002)、菲利普·辛普森、安德鲁·厄特森与卡伦·谢泼德森的《电影理论:媒体与文化研究的批评概念》(2003—2004)、珍妮·迈克白的《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书写电影中的女性》(2004)、罗纳德·伯根的《目击者:电影》(2006)、斯泰西·帕克斯的《独立电影分配的知情者导论》(2007)、帕梅拉·格雷斯的《宗教电影:基督教教义与圣徒文学》(2009)、《电影书》(2011)等建构了电影在文化层面的政治、文化、性别、经济与宗教功能。

美国的许多宗教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作家转向电影文化研究,如达纳学院宗教系教授约翰·莱登的《电影作为宗教:神话、道德与仪式》(2003); 哲学家托马斯·马藤贝格与安格拉·柯伦的《电影哲学:文本与读本导论》(2005)、 保罗·戈姆利的《新暴力电影: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种族与影响》(2005)、 丹尼尔·富兰克林的《政治与电影:美国电影的政治文化》(2006)、 哈里·本肖夫与肖恩·格里芬的《美国电影:电影里表现的种族、阶级、性别与性》(2009)、 里查德·富默顿与戴安·杰斯科的《通过电影介绍哲学:关键文本、讨论和电影选萃》(2009)。此外,维森学院音乐教授尼尔·威廉姆·勒内的《恐怖电影中的音乐:聆听恐惧》(2010)与自由作家马丽·斯奈德的《分析文学到电影的改编:一个小说家的探索和指南》(2011)分别阐述了电影作为音乐与文学的媒介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纵观国外电影文化研究史,其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电影学的学科研究范畴不是特别清晰,不利于学科独立发展,反而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庸,“‘电影学’是从各学科角度对电影文化和电影艺术进行的跨学科研究”[5]。第二,国外电影文化研究受宗教、哲学、历史、文学与教育影响,追求学科理论的方法性、系统性、科学性、普遍性与形式性,类型与商业电影文化研究成果丰厚。第三,英国与美国占据着文化霸权地位,强调美国好莱坞标准叙事。“一旦本真性不再适用于艺术生产,艺术的整个功能就被翻转过来。它不再建立在仪式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的基础上,这种实践便是政治。”[6]

国外电影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为:首先,关注后殖民批评、生态美学、女性主义批评、地缘政治学等多元文化研究领域;其次,全球化时代,电影文化研究将向生态文化、全球化美学与艺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方向延伸;再次,将电影理论提升到宗教与哲学的高度,关注个人的存在与情感问题,力图成为新一轮的“文化拯救者”;最后,国外学者不仅关注国家的政治权力,而且关注传媒的政治话语与霸权,将电影作为文化殖民的最佳工具。因此,国外电影文化研究史凸显了本土性与民族性问题,电影如何树立民族品性并跟上文化全球化思潮,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亟待解决的课题。

猜你喜欢
文化研究
文化与人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